所以,還是老話──該么做就怎么做,高走的我們高看,低走的我們低看。該用功的教材要用功,不必用功的教材不必用功,我們功夫與教材的價值兩相對應,這也是科學精神啊!這樣你就安排出你教材的順序了。一個兩歲半的孩子,你要教他讀書,第一句話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沒有別的了。從別的教起,通通都是胡涂,通通都是自我障礙。至于教學的方法更要順乎自然,就是只能聽的時候就只給他聽,能跟著念的時候就帶他念,能看字讀的時候讓他看著書讀,盡量反復的聽,反復的念,反復的讀,叫做“讀經”。到了“看字讀經”,要用耳朵聽,要用眼睛看,要用手指,要用心認識字形,想到字音,還要用嘴念出來,這叫“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五種心靈的能力一把抓,真是最具效能的教育了。而在兒童期,人類的精神力氣正是蓬勃發展的時候,所以,你這五種的官能,一起訓練,他反而興致高昂,愈學愈想學。如果已經二三十歲,四五十歲了,精力日漸衰退了,要叫你這樣做,你就精力不繼疲憊不堪了,所以一定要把握時機。兒童正是模仿的時候,正是語文發展的時候,兒童正是全盤吸收的時候,兒童正是儲藏記憶的時候,也是準備長期蘊釀的時候。所以他能夠吸收就給他吸收,讓他儲藏,放著就好。他生命在運轉,他所收進來的東西,會在生命深處自我蘊釀,這種蘊釀是老天的力量在運作,現實上的生命是不必費力的,所以人是不會疲倦的。不論白天晚上,時時刻刻都在運作,什么時候運作好了,遇到恰當的狀況,忽然間融會貫通,從心里自然流露出來,那就是功力,那就是智慧!你不要煩惱功力和智慧在什么時候可以表現,你只要給他含有智慧的文章,反復地讀,就可以了,其他都不要管,也不是你管得著的。因為他現在的重要能力就是吸收,他吸收了自然會儲藏,如果反復誦讀,便儲藏得非常鞏固,叫做記憶,而記熟了,便終生不忘。千萬不要認為記憶是死的。記憶如果真是死的,但只要人的生命是活的,記憶下去的東西,自然會有來自天地宇宙人性的力量天天在運作,終有一天,它活出來給你看。從五四以來,很多名人告訴我們:讀經,都不懂,是死讀書,背多了,會變成書呆子。告訴各位,你只煩惱他肚子里沒有學問,你不要煩惱他不懂。就好像你應該煩惱他的銀行里面沒有存款,不要煩惱他不會花錢。(鼓掌)你不給孩子存款,天天問:我讓他存了那么多錢,將來這些錢他會用嗎?你天天問這個干什么呢?有人舉證說,你看,不是有些古人小時讀了經,長大以后,只會背書,也不會用,變成一個書呆子!告訴各位,這一種人是很少的,一萬個讀書人里面,沒有幾個是書呆子。而他為什么會變成書呆子?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本來資質就不夠。這種資質不夠的人,還好背了幾本經,還可以成個“書呆子”,如果這種人沒背過書,就變成只有兩個字――“呆子”!(眾笑,鼓掌)書呆子已經不錯啦!(笑)我們國民都是呆子啊,你還笑書呆子嗎?另一個成為書呆子的理由是:古人常常一輩子不出門的,安土重遷的觀念,加上交通不發達,也沒有電視,也沒有報紙,也沒有計算機,甚至買一本書都難得,鄉下人想看一本書,都要借書來抄的,所以他們只抄要背的書,其他什么書都沒有,你知道嗎?我們現在信息這么發達,飽讀詩書的人,還會有書呆子嗎?所以各位,不要再被胡適之所騙了,不要再被魯迅所騙了!(鼓掌)你就勇敢地教吧,你不要煩惱他什么時候懂那一句,什么時候會懂這一句,你會突然間發現,咦?他怎么好像懂得一些了,再過一陣子,咦?懂得越來越多了,而且突然間會冒出一句幾乎不可能從這個小孩子出口的話,這就是生命!生命是個秘密,你不可以把生命拿來安排,瞎安排!
《讀經教育全程規劃》片段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