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蘇檠空
大二的暑假,比以往的任何一個暑假都要安靜。
兩個星期內出去了五次,都是見同一個朋友。
QQ與微信的消息一天不看不會超過99。除了宿舍群和班級群,其他群全部設置消息免打擾。
QQ與微信的常用聯系人只有兩個人。
這就是我放假的生活狀態,把圈子越過越小,最終一個人聽著反復定時睡眠的電臺,整夜的失眠。
-01-
夏天,在街角的奶茶店,我與朋友聊聊不參與彼此生活的那兩年。
“自從上了大學,我的朋友越來越少了。過去的朋友不再聯系了,現在的朋友再不深交了。”
“現在我更愿意把心事說給陌生人,而不是朋友。”
“你說我怪不怪,談戀愛后才發現一個人挺好。”
……
午后烈日炎炎,我們就著燥熱的空氣,各自的生活,聊了四個小時。
后來我們也反復被人說道:“才發現,你話原來挺多的”。
其實我們并不是安靜、話少,而是愿意傾聽的耳朵越來越少,我們想要分享的唇齒也就漸漸閉合了。
-02-
進入大學后,我才開始使用微信,剛開始也只是投票時才會使用。再后來,身邊使用微信的人漸漸變多了,朋友圈的內容變豐富了。
當身邊的人發朋友圈而不再發空間說說時,我知道,我們都變得安靜了。
我們不再是那個把所有心事都寫在空間里,讓任何人來點贊和評論,以獲得滿足感和存在感。而是寫在朋友圈里,不同的內容,設有不同的分組可見。
后來,微信里的聯系人越來越多了,朋友圈五分鐘刷一次都趕不上它更新的速度。我們在朋友圈里窺視了很多人的生活,卻能真正進入他生活里的人確是少之又少。
通訊工具從QQ到微信,從空間到朋友圈,從尋找存在感到朋友圈內容三天可見。我們把曾經的過往鎖在記憶里,不會再像從前對每個新的朋友掏心掏肺。
成年的我們,列表好友更多了。我們會去參加很多聚會,與一群人在KTV唱到天亮。可天亮之后,人群散盡,孤獨籠罩全身。
其實我們不想去認識那么多人,我們不想要去ktv嗨到很久。我們想要有那些與你放下手機坐下聊天的朋友。
后來才懂得,當我們越靠近人群,努力擺出很快樂的模樣,我們會感到更孤獨。
這時我們會無比想念那些會相互調侃的朋友。
可是我們很難再交到那些肯聽你說廢話的朋友了。
時間一直走,遇見很多人,接觸的圈子越來越大。其實只有我們知道,那些可以稱為真正朋友圈子里的已經寥寥無幾了。
-03-
上個星期看完同學推薦的《請回答1988》后,我終于知道了這部劇火爆的原因。劇里胡同里的鄰里關系、孩子們的友情都是這個時代渴望卻求之不得的。
《請回答1988》里德善、正煥、善于、阿澤、東龍是胡同里一同長大的五老鐵。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嘲笑對方,也會一起做惡作劇,會特別照顧圍棋大師阿澤。阿澤的生日,大家一起聚在房間里聊天吃東西唱歌跳舞,以及偷偷喝酒。
那會沒有手機,沒有可以一起開黑的王者榮耀。他們用一顆真心去對待朋友,說了無數的廢話和玩笑,在多年后依然是可以聚在桌子前互相調侃的朋友。
忽然想到我小時候夏天一起在巷口玩的朋友們,我們在巷口跳繩、跳房子,在飯點被父母催著回家吃飯,像極了《請回答1988》。
可大多數人的巷口胡同里的小伙伴們都在搬家時說了那句“再見”后真的是再也不見了。
以致后來我們遇到了很多人,成為知己的卻很少。因為在年少時我們已經有了很好很好的朋友,因為他們,使得后來那些朋友圈里僅限于點贊之交的人,我們很難稱之為朋友。
其實,主動把圈子縮小的是我們。我們不愿用虛假的面具去維持一段三觀不合的感情或友情。以前我們總怕成為被集體孤立的人,所以會去迎合大多數。但現在,我們有了選擇權,寧愿一個人發呆,也不會在不合群的集體中行尸走肉。
倘若你問我孤獨嗎?
孤獨
第一句是假的
第二句也是假的
雖然圈子變小了,可里面的每個人都是我想守護的。
經營更小的圈子,會更加真誠且長久。
圈子里的每個人,我是我,他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