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讀《麥田里的守望者》時,我不知道這是在講什么,外國人長長的名字總是令我記不住,文章里全是TMD臟話。主人公霍爾頓是個十足的壞孩子。他,一個16歲的男孩,連續(xù)被三家學校開除。他總是從周遭事物中挑刺,不喜歡讀書,不喜歡老師,不喜歡校長,不喜歡舍友,愛抽煙,愛喝加上蘇打水的威士忌,甚至找妓女。可以說格林賽用了90%的筆墨來塑造了一個不合格的孩子,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剩下10%的善良和純真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嘗。
霍爾頓,一個純潔無遐的少年。
霍爾頓一開始吸引我時是因為他特別想知道琴迦拉格還會不會在下棋的時候把所有的國王排成一排。當室友斯特拉萊德塔想進辦法要去和琴發(fā)生什么的時侯,真正喜歡琴的霍爾頓則想要去了解琴。這是個多么單純可愛的孩子啊!他找了妓女,但只是跟她聊天。這個看似老氣橫秋、無惡不作的少年,其實對自己的欲望有著很好的把控。
他特別善良,出生在中產階級的他,很容易對底層人產生同情,會為人著想,也愿意慷慨解囊去幫助別人。當他看到修女把面包片和咖啡當做早點時,他就非常沮喪,他說他討厭自己能吃著咸肉和鴨蛋什么的,而別人卻只能吃烤面包片和咖啡。于是即使修女們不需要接受募捐,霍爾頓還是拿出了10元錢給他們,讓她們在日后募捐的時候用上。他在愛爾敦希爾斯念書時,注意到自己多的室友狄克 斯萊格爾不愿把自己廉價的箱子同自己真皮的箱子并列放在架子上,而是放在床底下,為此他心很煩。他怕舍友自卑。他甚至想過把自己的箱子丟出去或者送給室友。后來他干脆把自己的箱子收起來放在自己的床底下。
霍爾頓,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
霍爾頓在告訴妹妹自己將來想要做什么時說道:不管怎么樣,我老是想象,有那么一群孩子在大麥田里做游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人沒有一個大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在混賬的懸崖邊。我的職務就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再往哪兒跑,我得從什么地方出來把她們捉住。我整天只想干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里的守望者。
整本書讀到這里,終于接近主題了。我不禁在思考什么是麥田。麥田是一個干凈潔白,一塵不染的虛擬世界,是霍爾頓向往的沒有假模假式的世界,是孩子純真的世界。
我現(xiàn)在可以理解霍爾頓為什么常常懷念弟弟艾里,臨走前為什么一定要去見一下自己的妹妹菲苾了。因為他們是孩子,他們是干凈,沒有蒙上成年世界各種污穢,骯臟,虛偽的灰塵。他們會靜靜地聽霍爾頓講話,會理解霍爾頓,而不是像身邊人一樣假模假式,像大人一樣告訴霍爾頓,你應該怎么怎么做。
霍爾頓之所以想做麥田里的守望者,是因為他想堅持自己的想法和維護自己的世界。每個孩子都會長大,他希望守護這些單純可愛的孩子,讓他們在長大的時候,能夠守住本心,不會變成假模假式的成年人。
每個想著出逃的少年都要回歸現(xiàn)實
霍爾頓從安多里尼先生家出來,就做好獨自一人去西部的準備。不過他最終沒有去,因為妹妹想跟著他一起去。為了不讓妹妹一起跟著去,霍爾頓選擇答應妹妹哪兒都不去,回家里去。
霍爾頓在游樂場答應妹妹回家是真的。在游樂場的時,天下起了雨,霍爾頓看著木馬上開心的妹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開心。我想除了看見因為妹妹而開心,霍爾頓也因為自己做出回家的決定而開心。
在書的末尾,霍爾頓依然很煩去上學,很煩別人讓他干嘛干嘛,但是他開始懷念他之前所討厭的人和事。沒錯,霍爾頓已經慢慢接受和回歸現(xiàn)實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霍爾頓,我們也一樣討厭周遭事物,我們都渴望逃離現(xiàn)在,奔赴一個更美好的地方。我們都做過掙扎,歇斯底里,但終究還是回到自己的崗位做著自己該做的工作,回到自己的家庭承擔該承擔的責任。
你看,那些坐在辦公室加班到深夜的人,他們愿意嗎?那些天天洗碗做飯、帶孩子的全職婦女,她們沒有夢想嗎?那些夜晚在寒風中推著小吃車回家的人,他們就沒有想過就此停下來嗎?誰都想要詩和遠方,但是保持成熟和理智,活好現(xiàn)在比什么都重要。正如安多里尼先生所說,“一個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yè)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yè)卑賤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