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慢行錄(一)

序:曾經走過了很多地方,看見了很多世界,也一直有個夢想,等有閑暇了一定要把那些去過的地方從記憶深處挖掘出來,重溫那時那刻的心緒并記錄下來,待自己七老八十無所事事的時候可以回味解悶。但似乎借口很多,遲遲沒有動筆。

西部,一個充滿神秘的地方。遼闊的地域,豐富的文化,悠久的歷史,多彩的人文。曾經多次去過西部,每次都會在它的寬廣胸懷中沉醉,以至于回到江南還是夢牽魂繞,仿佛西部是我的至親。那么,我的筆就從遙遠的西部開始。

于是,看著照片回憶,跟著回憶記錄,斷斷續續碼字,終成這篇名副其實的《大西北慢游錄》。希望能為家中年邁的親人們帶來閱讀的享受,讓他們跟著我的文字,來一場身臨其境的西部暢游吧!

本文初稿完成于2019年冬,修改于2021年春。


每年的七八月,是國人的休假季節。一為學校法定假期,舉家出游成為很多家庭的必備節目。二為避暑,逃離城市逃離高溫。于是炎熱的夏天反倒成為了旅游旺季,交通熱、住宿熱、景點熱、購物熱,旅游的熱情從國內蔓延至全球,世界人民都為中國旅游者的旺季而振奮并獲益。

我一般不喜歡在暑期休假擠熱鬧。幾年前的某個夏天,為了幫助家人圓上青海湖的夢,決定在西部最美好的季節重返西部,于是便有了又一次西部旅行。

經過一個月的功課策劃,在萬能的網絡幫助下,我們從上海直飛西安古城,領略中華悠久歷史后轉至西寧,從西寧沿祁連山南側西向進,經青海湖和茶卡鹽湖后向北翻越祁連山脈至北側,從張掖沿著肥美的祁連東北大草原回到西寧飛回上海。整個旅行耗時十多天,我們欣賞了青海湖和鹽湖的美景,翻越了多個海拔四千多米的山口,穿越了高山大峽谷、祁連大草原和著名的達坂山隧道,環繞祁連山脈的東部劃了一個三角形,從歷史人文到自然景觀一應俱全,度過了一個非常養眼但也非常辛苦的假期。

第一章 中華文明的洗禮

古都西安,名副其實的千年帝都,十三個皇朝曾先后在這里建都。作為中華歷史的見證,西安城跟著歷代皇帝們飽經風霜地經歷著發展、輝煌、衰落的跌宕起伏。潮起潮落的歷史,讓西安城變身成布滿典故、藏滿古跡的文化典范。觀中國歷史,非西安莫屬。

(一) 歷史博物館

抵達咸陽國際機場已是深夜,下得飛機,導游小秦已經笑容滿面地等候在出口。汽車一路飛奔向西安城駛去,與十多年前留下的漆黑一片的記憶截然不同,高速路兩旁是亮閃閃的路燈,進城后也是燈光閃爍,儼然已是一個絢麗多彩的不夜城。抵達賓館,同行者們迫不及待地下樓去夜排檔品嘗羊肉泡饃,而我一來不喜羊肉,二來不在深夜吃夜宵,三來不好落座路邊排檔,便決定上床休息為第二天養精蓄銳。

來西安就是觀史。我們旅行的首站便選擇了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坐落在市區的大雁塔附近,規模要比上海博物館大很多。博物館的建筑外形為仿唐風格,布局為"軸線對稱,主從有序; 中央殿堂,四隅崇樓",是由中國建筑界的泰斗梁思成先生的關門弟子張錦秋女士主持設計。在這個建筑中,中國古代宮殿與庭院建筑風格被巧妙地融合一體,博物館的現代化功能也在唐代古典建筑風格中得以充分體現。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四十萬余件展品中,國家級珍寶有近百件。展品上至遠古時代的石器,下至1800年前的壁畫器物,時間跨度一百多萬年。

盡管我們早早地在開館前就已到達博物館,但預約換票和安檢,還是讓我們頂著大太陽在廣場上辛苦地等了一個多小時,總算幸運地在上午11點之前進了展館。從飲毛茹血的原始人到一代代帝王將相,從神秘的出土文物到精美的壁畫珍寶,展館的內容非常豐富,但幾小時的參觀根本不能滿足我的欣賞欲望。況且展館實在太擁擠太喧囂,我們跟著人流機械地走在,既停不下腳步也快不了腳步,在那些珍品前,只能粗略瀏覽,無法細細品嘗,非常可惜。

在那輛舉世聞名的國寶級文物“秦陵一號銅車馬”前,幽暗的燈光已被觀眾手上閃爍的拍攝光源打破,千年的沉寂也因觀眾們的喧嘩失去了神秘,但我依然受到了震撼,并且這種震撼不亞于站在希臘神廟廢墟前的感受。

這是一輛縮小版的青銅車,單轅雙輪,車廂為橫長方形,車門在車廂的后面,車上有圓形的銅傘,傘下站著御官,雙手馭車,前駕四匹馬。銅車馬上繪有大型彩繪,連接的零部件大多為金銀制品,人和馬神態逼真,表情自然到能讓你感受它們的思維和呼吸;車體制作精美,鏤空的窗戶設計巧妙開關自如;蓬蓋面積龐大,用以支撐的銅骨架和銅條精巧細致,遮陽避雨功能齊全,最完美的是蓬蓋傘柄的機械設計,角度可以隨光線隨意控制變化。銅車馬在制作上運用了鑄造、焊接、鑲嵌、粘接以及子母扣、紐環扣、錐度配合、銷釘連接等多種工藝,最小鉆孔直徑為1毫米,最薄的銅片僅0.12厘米,銅絲則細如發絲。真是感嘆勞動人民智慧的偉大,在沒有現代工藝設備的二千多年前,工匠們用手工將極端復雜的制作工藝和精準的寫實主義完美結合,不可思議,銅車馬作為“青銅之冠”,當之無愧!

地下一層的壁畫館,作為館藏精品的額外收費阻擋了很多旅游者,但卻讓我們真正享受了“寧靜莊重、淵博典雅”的博物館氛圍。一幅幅唐代壁畫被保護在高科技配置的玻璃展柜內,與大英博物館敞開展覽的埃及壁畫不同,這里的畫作艷色如新貌美似像,驚艷得讓人幾乎要停止呼吸,仿佛絲絲空氣的流動會驚擾畫的安寧。畫上的人物肖像衣著亮麗栩栩如生,景色建筑風格獨特逼真細膩,千年的高齡并沒有因為歲月流淌而褪色,真不可想象它們都是古墓的出土文物。為祖先們的藝術水準和工藝技術點贊!為燦爛的歷史文化喝彩!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家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完工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作為國家文化傳播的對外窗口,博物館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近百萬。在熙熙攘攘的參觀人流中,瓷器、青銅罐、陶俑、金銀器皿、玉器等珍品讓我們眼花繚亂,可惜因為人流太多而無法逐一細品,留下了遺憾。

然而更大的遺憾則是我們特聘的美女導游在行程的最后將我們帶到了出口處的禮品銷售店,那是一個鬧哄哄的大堂,與所有的旅游品銷售模式類似,主要銷售價格不菲的玉器珠寶,顧客們受到狂轟濫炸般地推銷和游說。看來再有歷史和底蘊的文化人也脫不了俗。

(二)碑林博物館

出得展館,外面熱得天昏地暗,37度的高溫炙烤著三秦大地,。為躲避正午的熱辣陽光,我們在大雁塔廣場附近的一個民俗小吃店過了一個長長的午餐休息。頂著逐漸西下的太陽,我們開始了下午的游覽。

位于老城區的碑林博物館,是我們這次西安行的必游目的地之一。碑林集中了國內最多的古代碑石,因收藏的碑石如林而命名,是一座聞名天下的知識與藝術寶庫。它創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經歷代收集,已收藏碑石、墓志、石刻等各類文物11000余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34件。碑林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點之一,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

現在的碑林博物館是在原來的古碑林基礎上,利用西安孔廟古建筑群擴建而成,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三部分組成。綠蔭下的園林,清凈卻散發著文化的氣味,因為它的專業性強,一般的旅游團隊很少會組織參觀,游客基本都是散客,三三二二地靜悄悄地拜謁著歷史。

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步入展室,有幸經歷了一次偉大的文化洗禮。佇立在歐陽詢、虞世南、柳公權、王羲之、顏真卿等名家的千年大作前,欣賞著眼花繚亂的書法名碑真跡,聆聽著導游對碑文經書的誦頌和演繹,我突然感到一種強烈的自卑,在這個文化寶庫面前,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實在是才疏識淺,或者根本就是個文盲。

我們這一代都是現代速成教育的產物,對歷史文化大多是應試知識,對中華古文的知識匱乏,對書法藝術的認識幾近空白。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讓我汗顏,中華文化的燦爛讓我跪拜。快節奏與碎片化的現代生活已經消滅了朗朗上口的四書五經研讀,日新月異的電腦刷屏完全替代了筆墨飄香的文房四寶,中華古文的傳承岌岌可危!幸好近年來國學開始盛行,初高中教育的古文水準已大幅提高,才子雖然沒有輩出但也算有不少。

從展室出來,坐在臺階上休息,不由得羨慕起那個文弱的導游。小姑娘從旅游專科畢業,已經在這里擔任解說工作五年。她每天都徜徉在大師們的不朽之作中,被大師們的筆墨氣息所環繞,誦讀著富有哲理的經文碑帖。多好的職業,相信她早晚都會沾染了上古人們的仙氣和雅致,或許將來也會成為一個國學專家或書法家。

(三)西安城墻

走出碑林博物館,已是傍晚時分。夏日的夕陽要比正午時分弱了很多,涼風中不再感覺燥熱。乘著夕陽西下,我們決定去登城墻。

西安城墻又稱明城墻,是國內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而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根據考古專家的研究,古城墻在1500年間歷經了隋唐期、唐末五代期、宋元期、明清期和現代維護期等五大修建期,見證了中國歷代朝代更迭,飽受了戰火蹂躪,從古時的王位爭奪、安史之亂、李自成起義,到近代的抗日戰爭和文化大革命,古城墻歷經坎坷,飽受磨難,現在它已成為西安城標志,更是中華民族千年歷史的史證。

古城墻現有18個城門,但都幾經損毀和修復。最古老的長樂門、安定門、永寧門和安遠門等四個城門都設有閘樓、箭樓、正樓等三重防御工事。逐漸地,為了交通的方便和文物保護,各朝后人陸續在城墻上開啟了朱雀門、含光門、中山門、和平門等多個城門。從前一天駛入西安城起,我們就已經在城內城外來回穿梭,數次從不同的城門下穿行。

城墻呈梯形,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層層疊疊的墻磚展現著堅不可摧的力量,相信它的防御功能一定堅如磐石,穩固如山。面對高聳的城墻,發現自己是如此渺小;貼著城墻側耳細聽,風中隱約傳來幽幽的千年嘆息。

我們從南門登上了18米高的城墻,立刻心胸開朗。習習微風中,腦海里閃現的是孔明先生搖著鵝毛扇彈撥琴弦的淡定,耳邊回響的是著名的京劇唱腔:“我站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驚訝于古代工匠們的聰明才智,在沒有吊車、沒有現代施工設備的幾千年前,靠人力手工和智慧就能建造如此宏偉的城墻,真難以想象。

城墻是個封閉的長方形,周長13.74公里,繞行一圈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據介紹,被城墻圈住的古城面積超過11平方公里,站在城墻上遠眺,城內建筑低矮陳舊,有些是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筑和仿古建筑,很多是綠蔭覆蓋穿插,而城外則是高樓林立,一個拔地而筑的現代化西安。

城墻上至少有四個車道,非常寬闊。陽光照耀下的城墻,游人不多,只有幾個老外和年輕的學生騎著租用的雙人自行車從身邊駛過。夕陽下乘著涼風在寬闊的城墻中間懶散漫步,雖然沒有諸葛丞相的自信,但還有頗有點登高遠眺秦川大地一馬平川的豪爽。

閑聊閑逛中,突然發現墻內不遠處的一圈平房上掛著一個橫匾“XX古玩市場”。因為已近黃昏,市場似乎已經下班,很多店鋪都關著門,也鮮有行人路過。看著悄無聲息的市場,我突發奇想,陜西遍地文物,除了正常交易,應該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不知有多少驚心動魄的故事曾在這個市場演繹,也不知還有多少驚濤駭浪在那些店鋪中悄悄涌動,大概只有借用馬未都先生的慧眼和膽略才能識別了。

下了城墻,已近黃昏。回到賓館稍事休息,我們便出門覓食。作為在西安城的第一頓晚餐,我們沒有按照導游推薦的旅游餐館,而是在網上選擇了一個人氣很旺的窄巷子陜菜館。

飯店門面很小,坐落在鬧市區附近一條小路上,進門后穿過一條長長的小走廊才能見到大堂,真是名副其實的窄巷子。里面的裝潢粗狂,富有地方特色,四面擺放了一些石雕石像和酒壇,八仙大桌和條凳將大堂擠得滿滿的。好在我們提前預訂了座位,在小小的角落中爭得了一個半封閉的小包房。

對于已經習慣看圖點菜的南方人而言,西北樸實的菜名已經可以很好地表達出內容,沒有圖像并不困難。然而當菜肴上桌時,我們才發現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忽略了西北人的實在。葫蘆雞,陜西涼皮……,每個大盤子都結結實實地裝滿了菜肴。最令人瞠目的是服務員推薦的特色花饃,一個直徑約20厘米的大饅頭笑容可掬地端坐在盤子里,太驚人了!吃慣清淡飲食的我,實在消受不起陜菜的重口味和淀粉與肉食的重量級,好在同行者都是入鄉隨俗的吃貨,受他們感染,再想想西部山區的貧困,浪費是最大的罪過,我努力地將自己吃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19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382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038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5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16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12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192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5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69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2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28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67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6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7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13評論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585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892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四) 兵馬俑博物館 一大早太陽剛露頭,我們便出城疾駛,直奔本次西部行的重頭目標之一——臨潼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參...
    無窮碧影閱讀 467評論 0 4
  •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當醒醒同學附在我耳邊,認真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突然明白此次大西北之行的意義。你需要的時候,我伴...
    橙陽閱讀 913評論 4 3
  • 上一集介紹了為避開學生暑期旅游高峰期,我們選擇了8月的中下旬出行大西北,考慮到新疆季節和氣候,我們直接先去了...
    大頭蠶閱讀 2,055評論 13 18
  • 去年十一假期,我一個人帶著兩個包,完成了7天的大西北自由行,算是給自己的成年禮物吧。今年十一,因為很多原因,我選擇...
    五一公子閱讀 873評論 0 2
  • 大西北之旅1(8月13號重回西安) 今天是8月13日,坐上了煙臺到西安的高鐵,開啟了旅行第一天。談到西安,...
    大海丫頭閱讀 691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