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是我們的書法老師,瘦瘦的、高高的,需仰視才見。
和李老師結緣于工作,他工作于稅務部門,有一次我們的老鄉稅務填表需要分類,借助于學生的力量簡單化便捷化。李老師一同前來,高高的個子,花白的頭發,帶一副眼鏡,不多言語,始終面帶笑容。
來到新的小學,老鄉好像又來填過一次表,結伴而來的還是李老師,面部慈祥,和藹可親,之前關系,僅此而已。
今年因為書法比賽的關系,和城里的郭校長聯系較多,又想聘任一位書法老師,結果郭校長談到了李老師,是我們縣城的書協副主席,目前在我們鄉鎮一個部門工作,可能會幫上我們的忙。
“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心里想著,便開始實施,知道李老師在這個單位工作,但并不知道那個就是,只是在潛意識中想象:也許高高瘦瘦、帶著眼鏡的就是他了。給老鄉打電話,確認李老師便是此人,此人便是李老師。心中高興尤甚,“一回生,兩回熟”,我們也算是熟人了,是熟人就好辦事了!
在一個明媚晴朗的天氣里,我和學校常主任慕名前往,在空曠的大院內連喊幾聲“有人嗎?”,高高瘦瘦的李老師便應聲而出,急切的邁步而上,自報家門說明來意,雙手相握,談興頓歡,開水倒上,書法意趣,娓娓動聽,侃侃而談,如數家珍,書案之上,筆墨紙硯,練習之功,持之以恒,傳承文明,國家指令,文化使者,我之責任,直人快語,敞開心胸,請示領導,談妥時間,書法開班,橫戈馬上。
書法開班的日子,我正好有事,匆匆忙忙和李老師說了幾句話,抱以無限的歉意。一個下午的時間在匆匆忙忙中一晃而過,回到學校的時候,李老師已絕塵而去。由于有的老師上課,講述書法的歷史,李老師一個下午三節課講了三遍,激情高漲,誨人不倦,渾身充滿正能量,對書法文化的熱愛,孜孜以求的精神,積極負責的態度,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李老師不是老師,但是他“學高為師、身高為范”,從某種意義上講,在我的心里,他是一名真正的教師,他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期間,學校劉主任給我發過來一個鏈接,是李老師參加老家東崗萬寶山登山活動時的照片,精神矍鑠,姿勢優雅,瀟瀟灑灑奔跑在故鄉的山路上,跑出了一種精神:難而不懼、自強不已、奮斗不息,精彩了一方天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獨領風騷。子在川上曰:風流如斯夫。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在隨后的交往中才知道:李老師每天都在踐行著“生命在于運動”的理念,迎著微微的晨曦,黎明即起,輕裝上陣,繞城奔跑十公里,寒來暑往,秋去冬來,身體健壯了,身心樂觀了,一箭雙雕,一箭多雕的事情,何樂而不為之?
在書法練習課堂上,李老師以身示范,耐心講解,即使只有三五個人,他也是按照自己的安排,一字一句,一板一眼,講得聲情并茂,講得細致柔和,講得酣暢淋漓,講的心服口服,表揚鼓勵的話語如春雨潤澤的每一個學習書法的老師,和書法結緣和李老師結緣,當是今春的一大幸事。
邀至學校藝術館,想讓李老師給寫一幅字,他連連擺手,直呼登不得大雅之堂,當在夜深人靜之時,獨處一方斗室,一個人安安的靜靜的,方可寫出自己的心境,寫出自己的神韻。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李老師就是我們學習的謙謙君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