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文/亭玉子
01
最近忙碌的農耕生活,讓我感覺精疲力盡,每天早上從6點半一直忙到傍晚,連續三天都是這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我也無形中加快了與別人的說話速度,以及做事的節奏。
和鄰居交談,總想一口氣把話說完,吃飯也變得狼吞虎咽,做著當前的事,心里卻想著另外一件事,看著電視,刷著手機,看著書,卻想著未讀的信息……
我很討厭現在的狀態,因為我缺少了以往的專注力,我不再好好地享受當下,專注于當下的感受以及內心。
或許是科技的不斷發達,讓我們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里漸漸喪失了專注的能力。
記得在上小學那會兒,沒有電腦和手機,有的只是一臺老式電視機,但那時的我們對每一個當下,都100%地奉獻給一件事、一個人、一樣東西。
學校組織的跑步晨練,大家都能關注自身,感知當下的身體和情緒。肩膀、小腿是否酸痛?呼吸是否困難?心跳是否在加速?
和同學玩彈珠游戲時,總是能集中注意力在游戲當中。觀察對手玻璃珠的位置,考量自己彈玻璃珠的方向和力度,謀劃著怎樣才能順利的進去洞口,贏得勝利。
每次的課間游戲“踩高蹺”,都能專注于自己的平衡力。會不會跌倒?還是能堅持站在高蹺上行走?如何讓自己掌握好平衡度?
我們在兒童時期反而更具有專注的能力,那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我想找到久違的專注力,更想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和諧,所以,我想到了“冥想”。
02
我之前在別人的文章里看到過“冥想”這個詞,但其實并不真正的了解它。我原以為冥想就是讓自己大膽的想象,看了資料才知道,冥想究竟是什么?
冥想(meditation)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認知和良好狀態。在冥想期間,人們也許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并調節呼吸,采取某些身體姿勢(盤坐、或瑜伽姿勢),使外部刺激減至最小,產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么都不想。
簡單的說就是停止意識對外的一切活動,而達到「忘我之境」的一種心靈自律行為。
冥想的效果:
冥想至少可以起到減少焦慮的作用,特別是對那些環境中充滿應激的個體。
有規律地練習某些形式的冥想會增強意識,有助于使個體獲得啟迪,并以新的方式看待那些熟悉的事情,把知覺和思維從自發的已學會的模式中解放出來。
冥想的方式:
有坐禪的冥想,也有站立姿勢的冥想,甚或舞蹈式的冥想。還有,祈禱也是冥想、讀經或念誦題目也是冥想的一種。如果采用不合乎自己的冥想法時,不但有痛苦,而且更是白費心力,最后只有帶來身心的疲勞。
我覺得坐禪式的冥想更適合我,因為我喜歡那樣的姿勢和狀態。
03
好的,現在我要開始我的第一次冥想了。
我將時間設定為五分鐘,坐在臥室的床上,打開手機,播放著舒緩幽靜的輕音樂,帶上耳機調置為全景環繞模式。
我盤腿而坐,身體正直,眼睛輕輕的閉上,下顎微收,雙手放在膝蓋上,全身放松。
當我開始冥想的時候,在那一刻,我的腦海里涌現出最近發生的很多事情。
鄰居家阿姨給我介紹對象的事兒,昨天和老同學談論的話題,陪女兒騎自行車的情景,擔心地里莊稼今年的收成,等等。
當出現這些的時候,我并沒有排斥它,而是接納它,并且慢慢的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呼吸上。
我想象氣流從鼻孔中吸入,進到肺中,1、2、3、我聞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那是殘留在我衣服上的洗衣粉味道。
然后慢慢呼出,1、2、3、呼出的氣體暖暖的,和空氣融為一體,一呼一吸,這樣來回反復。
此時,我感覺到自己的眼睛有些干澀和脹痛,肩膀酸痛,我本能的想去揉捏它,可是我忍住了,因為我意識到自己的思想又開始游離了。
我慢慢定住神,回歸到呼吸本身,告訴自己,我沒有離開,我沒有游離。
然后,我將手掌重疊放在腹部,隨著我呼吸的節奏,小腹上下起伏,我感覺好柔軟。
漸漸的從耳機傳來的旋律越來越清晰,我聽到了鋼琴聲的主旋律,伴隨著它的還有風吹樹葉的沙沙聲,潺潺的流水聲。
此刻的我,仿佛置身于山谷之間,我看到了溪水從山頭緩緩流入谷底,溪水兩旁的蔥郁樹木,隨著風搖擺。
04
聽到這樣的旋律,我不由得想要感恩,我懷著虔誠的心,感恩我身體的每一部分。
感謝大腦讓我思考,感謝眼睛讓我看到世界,感謝鼻子讓我能呼吸,感謝嘴讓我能進食和說話,感謝雙手讓我勞作,感謝雙腿讓我行走,感謝我的心,我的胃…
感謝你們每天為我辛苦的運作,感謝你們不離不棄的陪伴我,你們辛苦了!
當我這樣感恩以后,我覺察到眼睛里有淚水想要涌現出來,然后我做了一個長長的深呼吸,淚水從眼角滑落了下來。
我享受這樣的時刻,我喜歡這種感恩的淚水。
第一次嘗試冥想,還不夠成熟,因為在冥想的過程中,我的思想常常會游離,會忍不住想亂七八糟的事兒,但我也沒有責怪自己,也不評判自己回憶的那些事兒。
冥想就是讓我們學會真正的接納自己的一切,在繁華世界之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凈土。
真正進入到狀態是在冥想的十分鐘以后,像我這樣的初學者,需要循序漸進慢慢來,才可能真正學會冥想。不對自己期望過高,不強迫自己,慢慢練習和學習,慢慢適應,我想,會越來越進入狀態的。
心靈專注師 —— 安迪·普迪科姆在TED演講中談論自己學習冥想的感受,他是這樣說的:學習冥想,使得我更能感悟“現在”,對于“現在”這個時刻的有了更深的理解。不被分心,不被各種復雜的感情弄的不知所措,相反的,我學會了如何感悟此地與此時,如何變得專心,如何活在“現在”。
每天抽出十分鐘,讓我們的大腦從焦慮中抽離,獲得平靜和有效的思考,找到最好的自己,更深的感受當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