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點半左右,總會有位頭戴探照燈、手提編織袋的老爺爺來翻找垃圾箱。
今天下了小雨,也風雨無阻的來了
我不知道他的來歷,也不知道他為什么來小區撿垃圾。曾一度猜想,他的家人呢?沒有家人嗎?如果有家人,為什么會讓這么大年紀的人來撿垃圾。
每一個底層者,都有著他們自己的故事。而我卻不敢去問他。
真實的故事,往往更加殘忍。
有一次我買完水果,正好遇見拾荒爺爺。
站在他附近,看著他翻完一個垃圾箱之后,猶豫了好一會,內心不停在斗爭,拿在手里的橘子都要被我捂熱了。
最后還是走近老爺爺跟他說:“爺爺,給你橘子。”
爺爺看了下我,說:“不要,我有,你吃吧。”
然后提著編織袋朝前面走去。
我不知道有多少拾荒者是這樣的,拒絕你的好意。但我知道,街上很多要飯的或者求助的,即使你給他們物資,他們也不會要,他們要錢。
他們早已經丟掉了自己的尊嚴,用尊嚴輕而易舉的換取了人們的同情和善良。
在我的記憶里,對拾荒者最深刻的印象來源于在一座橋下,看見兩個拾荒老頭,依著橋底的遮擋,搭建簡易的小灶,煮著食物,拿著舊時代的那種鐵杯子喝酒。
累了,就睡在旁邊鋪在地上的被子。餓了,就搭伙做飯。
每次都是歡聲笑話,把酒言歡。
這是我見過最灑脫的人。不因形式,不因外表,不因眼光,坦蕩的活著。
每次走過那里,從沒有看見他們有過一次的乞討行為。
也曾想,走過去跟他們打招呼。也曾想去聽屬于他們的故事。
但最終因為心里的顧慮從沒實踐過。
人和人的距離,豈止是那幾十米。
很多人會放棄尊嚴去得到自己想要的,過更好的生活。人的選擇,無權干涉。
但就像街頭的乞討者一樣,消耗掉了人的同情和善良,再沒有人去相信。大家都只是利用者和被利用者。
像碰瓷老人一樣,不是人不愿意幫,而是人們怕了。即使幫,也要留下證據去證明自己。
人們都在過度的消耗情感,消耗彼此,消耗在這個社會上最珍貴的東西。
生活從來不易,命運沒有公平。
就像知乎里的一個問題:不好的運氣可以多大程度上毀掉一個人的努力?
誰愿意有艱辛的生活,多數人那么努力也過不好一生。
銀魂里說:光是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了。
而總有些人,那些不起眼的甚至是卑微的人,卻常常能給我們最常見的可貴的東西。也因為有他們,在這個膨脹的世界,才有一絲清明。
推薦電影:《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有資源)《狗鎮》(無資源)。
推薦與以上無關。兩部電影探尋人性,風格壓抑,寓意深刻,反殺極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