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到某牌手機的廣告語: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我頓時腦袋里冒出一個悲觀的念頭:還有人能陪我通話兩小時么?
這種感覺就像,終于買得起自己兒時一直想要的洋娃娃,卻發現自己已經不喜歡了。
國慶假期回家,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過節,順道迎接我的到來。我和媽媽還有小姨在張羅晚飯,其他人圍坐在客廳里嘮嗑,電視放著小侄女愛看的動畫片。
我還記得很早以前我媽跟我說過,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過于同時聽到四種聲音:廚房的炒菜聲,電視里的咿呀聲,客廳里的談笑聲,孩子的打鬧聲。
端菜出來的間隙,二嬸突然把我拽進房間,一臉嚴肅地說要問我個事。先問我一個月話費多少錢,我回答了以后她一拍大腿說:“不得了,這死丫頭的話費都是你的兩倍!準是談戀愛了!”
二嬸口中的“死丫頭”,是她女兒也是我家最小的表妹,今年高三。她是在幫表妹交話費的時候無意查到“高額”的話費單的。
我不由得想起我上學時候的戀情,也是被我媽查話費逮個正著。
那時候班上有手機的同學還很少,媽媽為了方便聯系我早早為我備好了手機,藍屏的諾基亞,還沒有內存的概念,能打電話發短信和貪吃蛇的游戲就是全部。
戀愛以后和對象沒日沒夜的發信息,像是有說不完的話。一條短信一毛錢,生活費一月四百的年紀,我的話費一度飆到近三百。省吃儉用就為多回復一句“晚安”。
收信箱只能存五十條短信,每次都是挑來挑去,把一些珍貴的話語留下來,后來五十條實在不夠用,還專門買了個漂亮的小本子抄在上面。一邊沾沾自喜,這都是我們閃閃發光的愛情。
還會躲在被窩里和喜歡的人通電話,反反覆覆一句“我想你”可以說上半個小時。對方每說一遍我就會臉紅一次,大冬天的自己像個傻缺一樣激動得滿臉通紅。
后來那個男孩子不知道去了哪里,那個諾基亞也不知道被丟在了哪里。
遠在異鄉求學的時候,吃喝拉撒各種不習慣,每每難過的時候都會給家鄉的閨蜜打電話,一次打一個小時。從哭著說到大笑,從天黑說到天亮。
“我剛剛坐公交的時候看到一姑娘好像你,因為和你一樣矮哈哈哈……”
諸如此類的段子,可以笑上一天。我們互損對方的時候最愜意,互道想念的時候最惹淚。
她性格大大咧咧記不住事情,每逢她爸媽的生日都是我先提醒。我心思細膩容易感時傷懷,再大的事情說給她聽都會變成沒有什么過不去。
有段時間我感覺我匯集了出生以來所有的霉運,考試失利,好好的兼職工作也被炒魷魚。饑腸轆轆擠地鐵回家的時候還被推倒在地。一撥通她的電話我就嚎啕大哭,含糊不清地說了自己遭遇。
沒想到她在電話那頭居然也哭了,嘴里還不忘記萬般鼓勵,給我加油打氣。后來我一個人窮游玩遍祖國大江南北,一個人遠赴異國他鄉,很少再掉眼淚的時候,她還會那這事來打趣:“哎喲當初被地鐵擠哭了的小貓,現在變成大獅子了。”
如今這個閨蜜已經嫁做人妻,奔波忙碌于自己的家庭,有了可愛的baby。上一次見面是她結婚的時候,上一次通話好像是半年前。
現在市場上各種各樣的高檔手機數不勝數,實用性可以比得上一臺小型電腦。
各種支付軟件、網購平臺的興起,幾乎一個手機就可以解決所有生活所需。內存是當初的上千上萬倍,可以存下無數的信息,可以錄下無數的通話。視頻語音,隨時隨地想見就見,也再無需高昂的話費。
可好像收件箱除了銀行和10086就再也沒有別的信息,通話記錄基本都是關于工作再無其他。
每次聚會好像大家都在玩手機,但其實大家都清楚并沒有什么要緊聯系的人。
朋友圈從來都那么熱鬧,每個人都看起來那么美,過得那么好,但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孤獨。
看似恩愛羨煞旁人的老夫老妻,平時的日常對話除了“我回來了”、“給我一杯水”再沒有其他。
那天看到某牌手機的廣告語: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我頓時腦袋里冒出一個悲觀的念頭:還有人能陪我通話兩小時么?
這種感覺就像,終于買得起自己兒時一直想要的洋娃娃,卻發現自己已經不喜歡了。
而那個曾陪你通話兩小時的人,ta現在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