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鐵回家的路上,感覺肚子一直在嘰里咕嚕地跟我抗議:“請問你為什么還不趕緊投喂我?
剛出地鐵站,就被一陣撲面而來的香氣吸引了過去,順著香味一路追尋,竟走到了烤面筋的攤位。只見老板熟練的翻轉著手中十多個面筋,任炭火燒烤散發出勾人的香氣。
一塊錢一串的烤面筋,可謂街邊“臟串兒”的霸主!像火腿腸一樣的灰色面筋被割成螺旋狀串在竹簽上,烤至上色后再刷上醬料。烤好的面筋帶著撲鼻的醬香,撒上神奇的調味料——孜然、辣椒粉,趁熱大咬一口,“嗯~”好吃又帶勁!
轉念一想,頭一回見面筋的時候,它還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現在涼皮里的。可不是像現在這樣,能作為獨立的風味小吃呈現在食客面前。
當年的涼皮攤,那可是炎炎烈日下最炙手可熱的攤位。每次點涼皮的時候,一定要讓師傅往里面多加面筋,直到惹得師傅翻白眼才肯罷休。
喜歡它筋道清爽的口感,多孔有趣的造型使它吸收了足量清爽的配料汁,瞬間飽滿充盈。當面筋落入口中,與牙齒相互接觸的一剎那,富有嚼勁的口感和爆汁的清涼一并襲來,刺激著舌苔上的味蕾,給予你最直接地觸覺體驗。
當時我特別好奇這個神奇多孔的小方塊是怎么做出來的,特意跑去問媽媽,媽媽回答我“面筋和涼皮一樣——都是‘洗’出來的。”
具體怎么“洗”嘞?就是用面粉、水、鹽和成面團,將面團發酵好后放在粗布上用水揉洗三到五次,留下的小面團就是含有高蛋白的“濕面筋”。把濕面筋進行二次發酵,再給它們‘蒸個桑拿’——上鍋蒸制20分鐘,晾涼后切塊,就是我們在涼皮里見到的面筋了。而面團的‘洗澡水’,沉淀后可做成涼皮。
做面筋用的面粉,蛋白質含量越高,做出來的面筋也越筋道,口感更好,追求品質的師傅一般會選用高筋面粉來制作面筋。(了解面粉傳送門:學會區分這些面粉,才是你邁向面點師的第一步)
據史料記載,南北朝時期,面筋是素齋園中的一朵“奇葩”。相傳南梁皇帝蕭衍愛出家,大臣們每次都得花大價錢把他從寺廟里贖回來。做回皇帝的蕭衍也不安分,寫了篇《斷酒肉文》號召大家一起吃素。天天吃草估計也有嘴饞的時候,這位皇帝苦思冥想,終于發明了面筋這么神奇的素食。
因含有大量可媲美動物蛋白的谷物蛋白,所以水面筋的口感更有嚼勁、富有韌性。其制法和面筋的區別在于面團成為濕面筋的時候,直接丟進沸水中煮制而成。烤面筋所使用的就是水面筋,所以具有肉質般的嚼勁,只不過,吃的是“素肉”。
水面筋的形態可謂千奇百怪,有手撕的,有做成“素腸”的,還有的被做成了全民零食——“辣條”。
過水的濕面筋被稱之為“水面筋”,那過油的是不是就是“油面筋”了??
沒錯!就是那個倍受歡迎的金黃圓球油面筋!
相傳乾隆年間,無錫有座大德橋,橋畔有座尼姑庵,庵里有個燒飯師太,燒的素齋有些名氣。有一次,她被原本預定來庵堂吃齋念佛的幾十個老太太放了鴿子。
可師太已經備好了素齋要用的生麩,今夜吃不完,就要餿掉了。她本想著把生麩切成小塊煎熟,不料鍋里的油倒多了,只見生麩膨脹成一個個金黃澄亮的空心圓球,在油鍋里漂浮起來。于是就有了"油面筋"。
到了現在,油面筋早已不單單是素菜美味,人們將它發展成火鍋中的“配菜”、各類食材的“容器”,變著花樣地吃它。最喜歡看它在沸騰的紅油里上下翻浮的樣子,引得眾人垂涎欲滴。
很多人都搞不懂生麩、烤麩和面筋的關系。其實,之前提到的生麩就是用帶皮的麥子磨成麥麩面粉做成的濕面筋,烤麩則是在生麩的基礎上加以制作而成的,現在的面筋多用去皮麥子磨成的面粉,其制法與面筋相同,只是所用面粉的精細程度不同罷了。將它們統稱為“面筋”也不為過。
雖然現在人們基本都用面粉來代替生麩制作面筋,不過,在江浙滬地區,烤麩依舊是當地常見的傳統食品。吃烤麩在當地寓意著“在新的一年里富(麩的諧音)起來”,四喜烤麩在上海人的年夜飯餐桌上必不可少,花生寓意多子多福,生麩寓意一生富貴,香菇、金針(黃花菜)取黃金為貴之意。大家熱熱鬧鬧地吃著團圓飯,就著好寓意,開啟新的一年。
不論經過蒸、煮、烹、炸,面筋都可成為一道美味佳肴。它這一生可謂“千姿百態”,但不管它們如何變化,都無法逃脫被人類吃掉的大結局!畢竟它是我們所有人的“心頭好”。
抖抖面筋球??食材:牛肉粒適量 蝦滑1份 油面筋球1份 雞蛋1個 蔥花適量
步驟
①將雞蛋打入杯中,用筷子攪打均勻后加入半勺蔥花、半勺牛肉粒,攪拌均勻,備用
②用筷子在油面筋球上鉆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孔,并將內部全部挖空,備用
③將步驟①的蛋液灌入油面筋球內,7-8分滿為宜,再用蝦滑封口,下鍋煮制8-10分鐘即可
(鍋底推薦三鮮鍋,菌湯鍋,清水鍋)?
油面筋塞肉?食材?油面筋球1份?肉餡300g? ?香菇50g 生抽適量 ?老抽適量 ?白砂糖少許 蔥花適量?姜末適量?鹽少許
步驟
①將香菇切成丁,與蔥花、姜末及肉餡,加入少量鹽混勻,備用
②在油面筋上開一個指甲蓋大小的洞,將內部掏空,備用
③用拌好的肉餡將油面筋填滿
④冷鍋熱油,爆香蔥花,加入生抽、老抽、白砂糖調味
⑤將面筋肉丸放入鍋內添適量的水,蓋蓋煮沸,收汁出鍋即可
紅燒素肉?食材?水面筋1份? 生姜少許? 八角少許? 醬油適量? 鹵水汁適量? 白糖少許
步驟
①將水面筋切塊,備用
②將生姜和八角放入鍋中翻炒出香味,加入步驟①的面筋翻炒片刻
③加入醬油翻炒上色,加入適量鹵水汁,再加水沒過面筋
④大火煮開后轉中火燉20分鐘
⑤收汁時加半勺白糖即可出鍋
四喜烤麩
食材
烤麩100g ?木耳40g ?黃花菜20g
花生30g ?香菇4朵 ?老抽15ml
生抽10ml ?糖10g ?香菇水160ml
芝麻油少許
圖片來自于ins
步驟
①所有材料泡發后擠干水分備用
②烤麩撕成小塊,香菇一切四,黃花菜一切二,木耳撕小朵
③燒開水,花生煮10分鐘撈出備用,烤麩煮3分鐘撈出擠水備用
④鍋中倒油,稍微多一些,放入烤麩煸炒至表面微黃
⑤放入木耳,香菇和黃花菜翻炒
⑥倒入所有調料后加水,中火煮至入味
⑦最后大火收汁,出鍋前淋芝麻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