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我目睹了我家三花貓生娃的全過程——一個小時內,5只花色各異的小貓在胎膜的包裹下接連來到了這個世界。我看著母貓一口口的吃掉了每只小貓的胎盤、咬斷了臍帶,舔舐著小貓那濕漉漉的毛。經過幾秒鐘的不適后,我心中更多涌現的是感嘆,這是多么精密而又合理的一種設定啊!對于一只剛剛生產完、無法捕獵的母貓來說,胎盤絕對是極具營養且又極度容易獲得的食物。
看著幾個圓滾滾、毛茸茸,一生下來就在媽媽身上拱來拱去、撅著小嘴找奶吃的小東西,我又開始迷惑,它們怎么一出生就知道找吃的?這到底是造物主的初始設定,還是多年進化的結果?
如果造物主真的存在,Ta到底是高級文明的生物,還是神?但不管是什么,不容置疑的是,Ta一定是個出色的工程師,創造了這個神奇的宇宙。
小貓貓大賞:
我家三花這次一共生了5只小貓:一只全黑的小玄貓,一只灰色小貍花,三只黑色小貍花,四公一母。
忘記說了,這幾只小貓都是大福的崽。不過讓我沒想到的是,竟然生出來了一只灰色的小貍花,還是個小母貓,超好看的:
還有一只全黑的小玄貓我特別喜歡。因為我之前曾經養過一只全黑的貓,智商極高,每天都會跟著我在小區方圓兩公里內散步,仿佛狗子一般,我給它起名叫黑夜,可惜它前年生病回喵星了。當這只小玄貓出生的時候,我忍不住驚呼——我的小黑夜又回來了!它從喵星回來看我了!
來,讓小黑夜給大家打個招呼,耶!
“快放下來,你這個魚唇的人類,我要叫我媽啦!”搖人中……
“賣個萌吧~陽光真溫暖~”
有網友關心小貓崽的爹大福怎么樣了,這里有必要匯報一下。它很好,還像以前那么能吃,快把我吃窮了。它還天天欺負狗子,狗子見了它嚇得不敢動。這是昨晚在我家地下室拍的照片:
“就問你感不感動?” “不敢動。”
今天上午,我把剛剛收到的西紅柿種子用溫水浸泡,準備過幾天發芽后播種到小花盆里。這讓我想起《三體》中遇到惡劣紀元就脫水,遇到適宜環境就泡水恢復原樣的三體人。
種子不就是另外一種形式存在于地球上的三體人嗎?它們在旱季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打籽,種子被人類收集存放或者掉落到土壤里休眠,待到溫濕度適合的時候再重新生根發芽,一代代生生不息,傳承至今。
不知是大劉從種子的生長中獲取了靈感,還是單純的認為這是生物進化必然的結果。同樣,我不知道這個宇宙中是不是真的存在那樣一個偉大的工程師,造就了這個精密運行的世界。
但我很清楚的知道的是——生命就是一場奇跡。
我育的西紅柿苗子們大賞~
甜開胃酒,葉片明顯比別的品種偏圓(大家在買苗的時候可以根據這個來判斷苗子是否對版):
根系已經很長,從盆底伸了出來:
我為了讓植物更好的生長,專門采用了7寸的小方盆,沒想到還是不夠用。其實這時候陽臺種植的同學,就可以把小苗假植或者移栽到大花盆里了。
綠肩的鐵皮西紅柿(成熟后肩會變黃,然后消失):
我育的苗子還是很壯的,主要是我懶,直接用的基質。剛剛才發現,我常買基質的那家換配方了,減少了珍珠巖的用料,添加了發酵的稻殼。我覺得這樣蠻好的,不會給環境造成負擔。
播種了17天的甜千禧小番茄(不要擔心太小,后期會生長的超快):
陽臺種滿了我的小苗苗們,好幾百棵:
直接播種的辣椒和青椒苗(因為我偷懶,用了最簡單的育苗方式。不過辣椒很容易養活,所以不用擔心成活率):
第一棵發芽的綠色牛心甘藍小苗(據說牛心甘藍比普通的圓甘藍好吃,今年種點試試):
后來種的小番茄,品種是無限黃,賣家送的種子:
一棵畸形的番茄苗,我在等待它長出真葉,如果兩周內它長不出來真葉,只能拔掉了:
播種相差20天的番茄苗:
我的驕傲,哈哈:
已經有三片真葉了:
最近幾天,北方一改往日的寒冷,最低溫度從-8℃一下子跳到了-1℃,白天氣溫雖然是八九度的樣子,但因為陽光溫暖,風都變得溫和起來。估計再過不了幾天,就要進入羽絨服和短袖T恤齊飛、大棉褲共超短裙長天一色的日子……
我呆呆的看著眼前幾株10厘米高的西紅柿小苗,恍如隔世。
你相信嗎,它們在25天前還是一粒小小的種子,直到19天前它們中的佼佼者才剛剛從土壤里冒出一點點小頭來……再看現在,它們一個個的挺直著身子,像一棵小樹一般沐浴著陽光。我的陽臺也變成了一片郁郁蔥蔥的小森林。
我如此的熱愛植物,它們能讓我從頭到尾的目睹整個生命奇跡的發生,一如我們未見證過的20億年前的一個單細胞變成了人類現在的樣子。
奇跡的存在讓我忽略了那些丑惡,愿意在此刻真心的贊美世界。
I love this world.
好吧,抒完情開始閑扯,并且夾雜干貨。
我從1月21日開始到現在,瘋狂的買了三五十個品種的蔬菜種子,包括十幾種番茄、十幾種西瓜、七八種甜瓜、各種黃瓜、西蘭花、菜花、甘藍、茄子等等。大有這日子不過了,我要在世界末日前種菜的架式~
實際上我今年不打算育苗的,總覺得還是買苗子簡單。但最后一合計,我目前租種的菜地是有史以來最大的(230平方米),而我還搭建了兩個蔬菜大棚,不多種點西紅柿、西瓜、甜瓜啥的有點太浪費了。而自己育苗是最省錢的一種方式,沒有之一。
其實有,就是厚著臉皮白要鄰居的苗。不過我最近社恐的厲害,見了鄰居都恨不得繞著走,所以還是算了。
這是我最近買的種子:
裝滿了整整一大鞋盒子:
我最喜歡的杯子們也被我拿來浸種了:
在這里很有必要和種菜新手普及一下——西紅柿、西瓜、甜瓜要想種好,必須得搞棚,否則產量無法保證。頂不濟了也要在根部覆膜、上部搭建簡易避雨小棚(想省錢可以用竹片,想用久點可以用鍍鋅管)。因為在長時間缺水后,遇到強降雨,以上這些瓜果會裂開給你看。
即使你逃過了裂果,也逃不了蟲子的肆虐。去年我種在露天的西紅柿幾乎絕收,全都被蝴蝶的幼蟲——青蟲們啃了個遍。西瓜更是悲慘,第一茬小雌瓜剛剛坐果時,就被蟲子啃了個亂七八糟,害得我不得不手忙腳亂的抓蟲子,但損失已經無法挽回,只好重新留瓜。但此時氣溫已經上來了,80棵西瓜最后只收了大概不到50個瓜的樣子,而且因為留瓜太晚,個頭都不大,最大的也只有8斤多。
最后我心一橫,花了2000出頭從網上定制了一個100平的鍍鋅鋼管大棚,再加上從老菜地搬過來的一個70平的老大棚,我的蔬菜大棚的面積擴大到了170平方米。至此,我確信我可以高枕無憂了……突發降雨?不怕,我有大棚。蟲子?不怕,我有帶防蟲網的大棚。倒春寒?不怕,我有大棚……
不過需要提醒一下,大棚的投資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大的,適合家庭小面積搞來玩,畢竟花幾千塊搞個幾百平米沒啥壓力。但如果想大規模搞,還是要多考慮了。
我這次育苗和網友育苗又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很有必要寫點簡單的干貨提醒大家:
1、浸種后催芽的適宜溫度是15-25度,溫度低,發芽相對就會慢一些。不同的種子,發芽的時間也不盡相同,還是要耐心等待。
2、催芽時記得保持容器內的濕度,看到偏干的時候就要加點水。程度以衛生紙吸飽水但不滴下來為準。
容器一定要有蓋,否則水份特別容易蒸發掉。
當然也可以直接在透明的塑料袋里催芽,墊一塊打濕的衛生紙就可以。
不推薦使用堅韌耐撕的紙巾,那種扔到水里就化掉的廁紙最好。(廁紙一臉懵:我還能在這里派上用場?)
不建議用一次性洗臉巾,因為一旦沒有及時發現根已經發出來,第二天根就會長到洗臉巾里面,播種的時候很容易把根弄斷。尤其是一些價格很貴的種子,弄斷了很心疼……衛生紙就沒這個煩惱,大不了連著紙一起種下去。
3、不要把容器放在暖氣上催芽。
我前幾天嫌氣溫低,就把裝種子的盒子放到暖氣上了,想著暖氣燒的不熱,最多也就40度的樣子,結果第二天種子就被烤干了……嚇的我趕快拿下來重新浸水、重新催芽,至少把播種的時間延后了三天……
有人把種子放到路由器上催芽,這是可以的。但那種大功率、溫度高的取暖設備就不建議,因為容易烤干……
看到一個熱愛植物的南方女生在電腦機箱上催芽,因為溫度不夠,愣是逼著男友打了兩天的大型游戲,也算是真愛了。
我指的是對植物是真愛。
4、不建議直接播種。
我的辣椒是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直接播種的,結果用了將近10天才發芽。另外一個網友也用西紅柿做了實驗,直播的種子約8-10天才會發芽,比催芽慢了4-6天左右。
5、甜開胃酒遇到氣溫略高的時候會卷葉、溫差大也會卷葉、水份不足也會卷。反正甜開特別喜歡卷,望廣大網友知悉。
(唐寶兒原創,為啥我要加這句,因為小紅書和抖音上搬運剽竊狗太多,防盜)
6、西紅柿苗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30天就能長到4片真葉,就可以下地種了。不用擔心苗子太小。古話說的好——有小不愁大,只要溫度升上來了,它就開始瘋長。
不過能種到45-60天最好,這樣苗子更壯一些。
7、西紅柿臥倒是為了控旺,如果你的苗子很弱,別臥倒……這就像有人吃的太胖要減肥,你身高一米八才100斤,減啥減啊,再減小命都沒了。
8、現在網絡信息發達,天天能看到一群人教你怎么種這個,怎么種那個。我建議持謹慎態度,因為真正專業的人不多,網上充斥著太多的二手信息。有空大家自己去看書,或者關注農業專家,更科學。
那些一上來就讓你用醋、用小蘇打的博主直接可以取關了……
前幾天鄰居大姐說她在陽臺種的幾棵根達菜長了蚜蟲,問我噴什么好,是噴醋還是辣椒水,還是小蘇打。我告訴她,你用濕紙巾擦一擦葉片,把蟲子擦下來就行,就那么幾棵菜,別瞎折騰。
9、買種子買苗水太深,一定要找好賣家。
鎮上的農資店適合買大路貨,就是農民都種的產量高的、廣泛種植的品種,口感是其次的。新手怕失敗可以搞~
想買口感好的、相對比較稀有的品種,適合老手,或者新手少量試著種。但想買種子或苗子,只能去網上買,而且大多是進口的種子,價格不便宜。具體店家就不說了,免得有做廣告的嫌疑。反正就那幾家,一問便知。有的店家還是很負責的,催過芽后確認了發芽率再賣。
去農科院的店(實體或網店)買種子比較保險,但價格不便宜。昨天鄰居去北京玩,專門跑了趟北京農科院,發現種子都比較貴,5克10元左右。估計人家是賣給農戶的,像我們這種就種幾棵玩的,要么合買,要么別買。
鄰居在北京農科院的門市拍的照片:
有些瓜果是可以自留種子的,比如黑美人西瓜。我前年在別的地方租了個100平的大棚,種的黑美人結了不少,個頭也蠻大,用的就是自家買的西瓜,吃完瓜后留的種子。
有些不能留,比如標有F1字樣的,這是雜交的種子,下一代變異或返祖的可能性比較大,當然,也可能種出來的沒啥變化。
傳家寶的品種都可以自留。
10、生長環境很影響果瓜的口感
經常在網上看到大家對同一個品種的番茄的口感評價不一,除去個人主觀因素外,環境對口感的影響也很大。比如一到夏天高溫的時候,草莓和西紅柿的口感都會變的很差,酸味占上風。但同時高溫又能促進成熟速度……而雨水多的時候,西瓜就會變得不甜,西紅柿的口感也會變淡……所以在很多瓜果成前是要控水的。
11、澆水
很多瓜果類的蔬菜澆水都是小水勤澆比較好,維持土壤濕度一直在植物喜歡的范圍內(70%左右,視植物不同有所變化),所以小水勤澆是最好的方式。
有條件的就上滴灌,省水,還不會降低土壤溫度。我因為是租的地,面積又不大,做滴灌不值得,所以就沒搞。
12、套種
鄰居說他的土地面積太小,很多想種的菜都種不下了,問我怎么辦?簡單啊,套種。
比如草莓和芹菜都怕曬,很難度夏,直接和西紅柿種在一起不就得了,既節省了土地,還是共生。
有些菜收的早,也可以和別的蔬菜套種。比如生菜,天一熱就抽苔不長了,要拔掉,不如早早的在生菜里套種幾棵茄子。需要提醒的是,茄子大了能長成一棵樹,所以株距要留夠,至少半米。
另外,像無盡夏這種怕曬的花也可以種在葡萄架、絲瓜架、月季架下,吃果又看花,相得益彰。
13、見縫插針
我今年育了120多棵西蘭花、菜花、甘藍,如果種在地里要占很大一塊地方,于是我決定把它們沿著大棚的四周種一圈,不僅好看,還能節省很大一塊地方。同理,我還會在大棚外圍的種一圈玉米、秋葵啥的,不僅能當樹籬笆,還不占地。
如果你的地不夠,可以學學我這種見縫插針的種法。
14、北方露臺種植建議
我家有個30多平的露臺,但北方夏季干旱少雨,所以一直種不好。后來我發現把大礦泉水瓶打孔后埋到種植箱里保水效果比較好,所以今年會繼續延用這種方式。等種的時候我會拍照記錄、寫文更新,歡迎大家關注我后續閱讀。
另外,北方露臺可以種一些耐熱的植物,如朱頂紅,因為人家本來就原產非洲,不怕熱不怕旱。我去年種的露臺的阿弗雷幾乎不怎么管,就長的超好。
15、解決無聊和抑郁的方法
如果你覺得活得無聊,或者感覺自己已經有了抑郁的傾向,我建議你種幾棵西紅柿或者茄子辣椒,能夠租地種菜最好。實在不行在陽臺上種也可以,保持每天6小時以上的光照。它們在生長的同時也帶給你成就感和希望,讓你從無助中重新站起來。
我就是這樣走出那段黑暗的日子的,希望也能幫到你。
等你吃到自己親手種的果實的那一天,相信你會露出開心的微笑。
加油!種菜永遠都不算晚,更何況現在正當時。
5000字了,閑扯完畢,感謝各位精神股東的支持,你們可以點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