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陜西省鳳翔縣有一位30出頭的小伙子在網絡上堪稱“剪紙達人”,都說鳳翔有三絕“東湖柳、西鳳酒、姑娘手”現如今他可是例外之外的一位剪紙巧手。何偉(墨文)這個名字不止在藝術圈里,就是在學校、流行網絡上也是“響當當”,在他剪紙步驟教學的分享下,他的粉絲遍及全國,大多來自學校教師和學生及家長,真可謂“以教傳教”。 偶然的機會采訪到了何偉本人。當我們走進何偉的工作室,他正在為自己的剪紙新作《大圣歸來》精心修裁裝框,雖然尚未完工,但能從剪紙作品上看到孫大圣那種機智勇敢的氣魄和逼真的形象讓人愛不釋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精湛的藝術造詣來源于他的勤奮好學和對生活的理解。童年時,因受外婆家剪紙窗花的吸引,何偉便開始嘗試著學習描摹和涂畫。他回憶時談到曾上初中有一次由于上課不專心聽講被老師責令到門外罰站時都不忘偷拿本子和筆去涂畫。后來隨著進入師范院校學習更是對繪畫及手工藝類感興趣,直到現在他都很少出門一有時間就呆在工作室拿出本子畫草圖、捋構思、改畫面。有好幾次入了迷,一剪就是一個通宵。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何偉對民間藝術甚是喜歡,更值得他慶幸的是生活在這具有濃厚文化氣息的“民間工藝美術之鄉”大美鳳翔,當他談及無論是鳳翔的泥塑、皮影、馬勺臉譜、刺繡、木版年畫還是剪紙、面花、草編等,他都能滔滔不絕贊賞有加。 受到這些民間藝術的熏陶和影響他對剪紙更是情有獨鐘, 他的剪紙揉合了傳統剪紙的粗獷簡練、概括渾厚,和現代剪紙的細膩精巧、玲瓏剔透,形成了鮮明的特色。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生活上粗茶淡飯的他不太追求迎合的生活,將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藝術上,他一直有個心愿, 是有一個寬敞的工作室通過網絡和線下教學讓更多的人把剪紙的技藝傳承下去。 他計劃在今年將聯合公益組織搞一系列關于“復興傳統文化,非遺進校園”的公益性活動,將為更多的學生講授剪紙技藝。
文字:劉苗? ? 圖片:朱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