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閱讀漸進尾聲,我也越來越多地反省自己以前在家庭生活的一些行為以及為何有些家庭總是能讓人感覺很溫馨,以及我以后可以如何將書中的理念運用真正運用到家庭生活中。這本書與其說是教給我們如何建設高效能家庭,不如說是教我們如何與人相處,處理好人際關系。光讀完這本書是遠遠不夠的,關鍵還是在于日常的實踐。
家人的關系會漸漸疏遠嗎?
正如“熵”的原理,任何事物自身最終都會分解,直至達到最基本的形態。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關愛和呵護,婚姻和家庭也不例外。家人雖然是我們最重要的人,但如果平時疏于聯絡感情,也是會疏遠的。這些年一直都不在爸媽身邊,我也能明顯感覺我跟家人的疏遠。在外面的時候,我常常很想回家,想跟家人待在一起,但一回到家,卻常常無所適從,不知道該聊什么該做什么。而雙方有時候又繼續各自做著自己的事,刷自己的手機,看自己的電視,忙自己的活。有時候剛回到家就覺得還不如不回家,甚至有種后悔回家的感覺。而離開之后又會內疚。現在想想,其實這都是因為平時疏于聯絡,導致感情疏遠,于是大家剛一見面都還是待在各自的舒適區里,沒有有意識地去加強這種聯絡。當然感情也得慢慢地升溫,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多聊聊,多聽聽對方的想法。
熱情洋溢的問候
特別喜歡作者家中的一個簡單傳統,在人們回家或離開時表現出熱情。當孩子們放學回家時,花幾分鐘跟他們打打招呼,問問當天的情況。當他們放下書包、脫下外套放松時,作者都會從自己的事務中抽身出來,把重點放在他們身上——問候他們,感覺他們的情緒和精神,一邊談話一邊幫他們準備一些水果、飲料或小吃。這個過程相當好。在他們回來以前你很容易全神貫注于自己的事情,而當他們回來以后把焦點放在他們身上會大大充實你們的關系。
很出人意料地,在這一點上,小KK做得出奇得好。每一次新見面,雖然可能就隔了一小會,她都會很熱情地跟我們打招呼。她的熱情也很容易感染我們,我們感覺自己很受重視,自然感覺非常地好,因此對她也是非常熱情。以前常覺得老外非常友善,現在想想其實也是他們對陌生人或者剛到來的人都非常地熱情。
人們容易感覺自己受到了忽視,因此如果回家時有一個熱情洋溢的問候,那會讓你感覺自己真的是家庭重要的一份子。如果有人愿意傾聽你的想法、詢問你關心的事情、感覺你的情緒,而且愿意跟你待在一起,那會讓你感覺滿足。而這只需要付出一點點努力,但是回報卻很大,那溫暖的問候其實就是在表達愛。誰不愿意自己被愛和被關注呢?如果每天收到好多這種熱情洋溢的問候,那自然應該是感覺很好的吧。以后可以把這也作為我們家的一個傳統——回家時熱情洋溢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