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玖絳紫
最近看了一本關于女性,工作及領導意志的書:《向前一步》。作者是謝麗爾.桑德伯格(女)。
看過后,對作者文中所闡述的許多觀點印象深刻,我很受啟發(fā)。
和我們大多數女性一樣,作者遭遇過職場領域的性別不平等現象,也經歷過生完孩子后產生了如何努力平衡工作與育兒的焦慮,她對于如何處理和克服這些問題,以及對于職業(yè)發(fā)展“方格架”上出現的挑戰(zhàn),都給出的非常實際的建議,令我十分贊同并欣賞。她倡議廣大男性也要對身邊的女性用行動來予以支持和鼓勵,倡議男性要在家里貢獻得更多。
我們?yōu)g覽網絡文章或聊天,常常發(fā)現已婚女人們在吐槽這些現象:
一些職場女人在下了班,甚至是一個在職場天天加班的女人,回到家里,還要面對丈夫的抱怨和指責:衣服為什么沒有疊收好?鞋柜為什么都不見整理?我的衣服為什么沒有及時洗?......
一些全職媽媽,孩子生病了,一邊焦頭爛額地照顧生病的孩子,一邊還要忍受丈夫的指責:孩子怎么又生病了,你是怎么看孩子的?!孩子的成績怎么又下降了,你是怎么教孩子的?!
一些孩子向正在玩手機的爸爸反映需求時,經常聽到的回應是:叫媽媽去......去找你媽媽......
這本書中寫到一句讓我印象頗深的話:男性認為洗衣服這件事情是女人做的。
類似洗衣服,采購食物,打掃和做飯這些平凡瑣事,是每個家庭都不得不去做的事,而且做這些事情的通常是女人。
我們身邊仍有不少男性一直被母親當成孩子來照顧,成年以后仍是如此,被父母溺愛長大的男人自理能力較差,他們習慣了接受家人的單向付出,很少思考應該怎樣主動用行動去為家人付出。
而這些男人結婚后仍存在這樣的現象,對于他們而言,妻子就應該是接過他母親的接力棒,承擔起大部分的家務,照料丈夫和孩子。即使職場女人下了班仍然也是家庭事務的主要承擔者。
在我們身邊,有不少女人也默許接納了這樣的做法。
她們甚至會將這樣的觀念傳遞給她們的女兒,傳遞給年輕甚至年幼的女孩這樣的觀念。
潛臺詞是:“你將來長大成家了,要做一個賢惠持家相夫教子的女人,如果做不好,你的丈夫就會不滿意,也會傷害夫妻的感情,甚至可能會出軌?!?/p>
我不禁想起我身邊的一個例子:一個五十多歲的女人因和丈夫感情破裂離婚,男人出軌外遇已成常態(tài),離婚前就已經常常不回家的了。
有一次我親耳聽到這個女人的女鄰居對別人談起她說:“她這個做老婆的,已經很長時間都不給她家男人洗衣服了,老婆做得這么絕,不是把男人往外推又是什么呢?”
我當時也在場,聽了這番話,內心并不認可,甚至覺得從女性的口中說出這樣的觀點很可悲。
而這個女鄰居,我了解到在她曾經遭遇丈夫外遇時,丈夫的父親和妹妹們也曾指責她:“家里沒收拾整潔,男人回到家里面對一個不整潔的家,肯定呆不住要往外面跑啦?!?/p>
當時年幼的我無法理解,為什么在一段感情破裂的婚姻關系中,在女人內心極度不滿丈夫的情況下,做出不洗衣服和無心整理屋子這種無聲的反抗時,別人還要苛責她沒有盡到照顧好丈夫的義務呢?為什么這些女性長輩會認為女人幫男人洗衣服是義務,男人為什么不能參與進來一起承擔家事呢?
因為她們沒有操持好家務,所以她們的男人才會外遇。首先,我認為這兩者真的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出軌的男人追求的是女人的數量,是一種背棄婚姻契約,自控力表現差的人格。我認為將這兩者作為關聯(lián)并批評她們的人,無疑是輕視女性本身。
另外,我發(fā)現身邊許多的生活例子中,女人也不肯輕易放過其他女人。這樣的批評絕對是一個女人對另一個女人的道德審判。
當女人已經從內心接受了女性地位低下的現狀。女性不僅是性別歧視的受害者,更是實施者。
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受到良好的教育,她們當中有不少人對尋求性別平等的意識在覺醒,她們有權為自己追求的理想生活狀態(tài)而努力,包括選擇單身或丁克。
這幾年我發(fā)現由于來自社會的壓力,使許多年輕的未婚女人對婚姻產生了困惑,有著許多擔憂和恐懼,害怕進入婚姻后,無法平衡自己和家庭的需求,顧此失彼,大大降低了單身或未婚時原有的生活質量。這里的生活質量當然不僅是指物質,還包括了時間,體力,健康和心情等等。
于是,有一些女性作者開始給出建議:結婚就是尋找合伙人。
作者艾小羊在她的文章中提到:對于覺得單身能過得很好,又沒有對于基因延續(xù)的執(zhí)念的這類女性,建議你們轉變思路,把結婚當成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創(chuàng)業(yè)。你不是找飯票,也不是給你的孩子找爹,而是尋找人生的合伙人,進行資產合并,降低財務風險,豐富人生閱歷,提高生活質量。當你以創(chuàng)業(yè)的心態(tài)審視自己的相親對象,結婚對象,把他們當成創(chuàng)業(yè)合伙人,一眼就能看出他適不適合發(fā)展,適不適合結婚。結婚這場創(chuàng)業(yè)對你來說,最大的意義是獲得一個支持你夢想的后盾。
《向前一步》的作者謝麗爾.桑德伯格在書中提到了一個數據:根據最近的一項分析,在美國,當丈夫和妻子都有全職工作時,母親對孩子的照顧,所做的家務分別比父親多出40%和30%。2009年的一項調查發(fā)現,雙薪家庭里只有9%的夫妻表示會共同分擔家務勞動,一同承擔照看孩子,養(yǎng)家糊口的責任。在中國,女性的家務工作量平均是男性的兩倍,其中包括在照顧孩子上花費的時間。所以,盡管男性也在慢慢承擔起更多的家務勞動,但這種變化非常暖慢,遠遠達不到平等分擔的狀態(tài)。(這并不奇怪,同姓夫婦在分擔家務時要平等很多)
她在分享如何平衡事業(yè)與家庭的經歷中描述:我和丈夫在孩子出生后,即使相當幸運地能夠負擔額外的育兒費用,雇用了一位保姆,但仍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情感上的支持和生活點滴的分享是無法用金錢換來的。我們仍然需要想辦法協(xié)調彼此的工作安排。我倆每個周末都會坐下來討論誰每天送孩子去上學,并保證盡可能多地回家吃晚餐。如果誰當天有安排不能按時回家,另一個人就得調整日程先趕回家。周末的時候,我會努力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無休無止的討論后,我們在行動安排和責任分擔方面成了不錯的搭檔。
對于全職母親,她強烈提議全職母親的勞動也應該被看做是真正的工作,事實也的確如此,養(yǎng)育孩子給人的壓力和要求并不亞于一份有償的工作。人們常常期待家庭主婦忙碌到深夜,在外工作的丈夫回家則需要放松,這其實并不公平。當父親回家后,他應該一起照顧孩子,分擔家務。而且,大多數有工作的父親白天都在和其他成年人打交道,而在家里的全職母親會迫切希望能在晚上與丈夫進行成年人之間的交流。
由于新時代的女性期待男性參與家事的現象越來越多,因此與我們的前輩人相比,其實我們身邊有許多年輕一代的男性正在參與部分家庭事務,也愿意做其伴侶真正的人生搭檔。我們應該給他們機會去證明這一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