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今日閱讀第二章P36--P92
主題|高手戰略
(在高價值區做正確的事兒)
一、經典抄錄:
001.今天是一個機會更多,但概率更小的世界,處處有機會,就是處處有競爭。
002.當資源豐富時,選擇的能力比執行更重要。讀書、識人、修煉,不是重點,關鍵是讀哪些書,認識什么人,修煉什么能力,抓住哪個機會。
003.如果僅憑努力,已經不可窮盡,需要我們有一種深思熟慮后做選擇的戰略能力,需要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兒。
004.“如果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擊球手,你必須等待一個好球,如果我總是去打甜蜜區以外的球,那我根本不可能入選棒球名人堂”——泰德
005.高手就是在高價值領域持續做正確動作的人。高價值區往往反直覺,隨著時代在改變。
6.專注,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圈子,搭在這個圈子里,完全不管圈子以外的事兒。
8.躍遷step1:與其用100%的精力學習一個領域的80%,不如用80%的精力,學習每個領域20%的精華。
? 躍遷step2:利用系統平臺,放大名氣。
? 躍遷step3:與優秀大腦互聯。
二、我們需要明白幾個“名詞”
001.冪律分布(二八法則/馬太效應/長尾理論):
(1)高度不平均。20%的客戶帶來80%的生意,20%的人占有80%的財富,20%的詞匯表達了80%的信息。
(2)分形。一個圖形細分后,每個部分都是整體縮小后的狀態。
002.正太分布
一條倒U形的曲線。大部分人都是差不多的,杰出和特差的都是少數。
003.杠桿效應
以利小的投入撬動更大收益的工具。冪律告訴我們,每個系統都有杠桿點的,找到這個點,能迅速放大一個人的努力,事半功倍。(找到核心的20%,并持續專注)
三、我們需要接受這樣的事實:
001.沒有絕對的公平。不公平,是大自然的一種常態。而且不均衡是可預見的,在這個過程中,“頭部效應”越來越嚴重。
002.正太分布顯示大多數人智商、精力等都是差不多的,但為什么會形成財富的巨大差距,以及名氣的巨大差距?
003.命運是不公平的,資源正在高度集中。階層是固化的,但個體的命運卻不是,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學習,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四、我們需要理解并踐行這樣的認知:
001.互聯網時代,頭部效應越來越嚴重。占位頭部,使得效益更高,加速更快。
002.我們需要識別一個系統的頭部。獲得系統巨大的推動力,專注高價值的頭部。
003.專注于做那些高價值高優勢的事。
五、有幾個坑需要我們注意:
誤區一:從當前優勢出發。
(1)我們需要的是競爭優勢。即這個領域內參與比賽,你能夠脫穎而出的優勢。
比如你在朋友做中唱歌非常好聽。但當你真正去參與唱歌比賽,與他人同臺競技時,唱歌還能體現出你的優勢嗎?
(2)過去的優勢不等于未來的優勢。
曾經你最看重的學科優勢,在工作中也許根本不算什么。相反,我們的一些思考方式,為人處事方法的綜合素質,會是我們真正的優勢。
誤區二:著急入場不想優勢。
想一下你所在賽道的游戲規則,優勝選手的特點和自己的競爭策略,思考差異化優勢,永遠不要在熱門領域隨大流。
誤區三:關注不屬于你的機會,眼高手低。要把注意力放到你能夠影響到,能操作的賽場,盡快到你視野里最近的頭部。我們不妨從身邊的頭部做起,較小的系統,頭部都有巨大的效應,從雞頭變成鳳頭(冪律的分形)。
總結:頭部效應就是,通過觀察,和判斷,搶占高價值有優勢的頭部,然后從小頭部走向大頭部。
六、我們可以這樣做:
001.停止抱怨,世界就是不公平的。接受它,階層分化是開放社會的必然趨勢。
002.持續學習=擴大視野、提高效能=擴大移動能力
003.持續關注,觀察驗證高價值區。向正確方向移動,爬上冪律頂部。
通過二八法則的三次方(杠桿效應),找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持續放大自我效能
004.專注于做那些高價值、高優勢的事。
找到自己可以進入的頭部領域。即你所在的賽道里,高價值,并且有優勢的領域。
首先確定高價值,不要因為容易去做一件事。要因為有價值才做;不要因為便宜而買一件衣服,要因為值得才買;不要因為彼此習慣了就結婚,要因為相愛才結。
因為我們不怕苦,怕苦得沒有價值;不怕累,怕累的沒有意義。
高手會暫時放下自己的優勢,思考價值,他相信只要方向正確,資源技能優勢都是可以積累的。
優勢,要在正確的賽道上,有價值的領域,才能成倍發揮它的效應。
七、問自己
1.認同作者觀念嗎?
作者強調在高價值區做正確的事,能助力自己的成功之路。類似改變汽車裝備,瞬間提高性能。
高價值很好理解。
關于正確的事,我想一是事情要適合自己(認真、思維、能力、興趣)。
二是方法要正確。成功沒有捷徑,但可以“出奇制勝”。
此為躍遷之道。
2.這些理念和認知怎樣指導自己?
前提是我認同作者說的。
一問自己,目前的事是有意義的嗎?指導你的理念是什么?
是的,從少兒教育轉為早教幼兒領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想從源頭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做些事。許多心理靈修在強調“原生家庭創傷”、“童年陰影”,許多家長花高價把孩子送進補習班,有的卻收獲不大。這樣需要在未來“吃力不討好”、“還高利貸”的事情,我們能否避免或減少呢?
答案是肯定的。一個人早起的成長經歷會引導ta之后的言行價值觀。
所以,我選定早教。
二問自己,你有什么競爭優勢?
1.理論儲備還算完備
2.發自內心喜歡孩子,能和孩子打成一片
3.善于溝通交流,發現問題并提供方法。
我如果想在這個領域成為頂尖,我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是什么?
不會引導家長的上課老師不是“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