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酒缸啰,賣酒缸了,賣釀酒的酒缸了!……”沒幾天前的一天,我中午下班回家時聽到賣酒缸的吆喝聲。尋聲一看,一輛拖拉機大小的電動三輪車,車上平平的挨放著六個大酒缸。那酒缸紅褐色,陶瓷表面油光發亮。電動三輪車可以自由穿梭在大街小巷里。酒缸是龐然大物,對于買家來說省了往家里搬送的麻煩。有的人家不小心酒缸碰了砸了要置辦新的;有的人家要多釀酒則要添買;有的人家往年在鄉下生活新到城里也要添辦;有的人家往年鄉下的父母姊妹家釀好送來忽然有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念頭也要置辦。
在我上下班時,還要經過早菜市場。一兩個月前就看到米店里多了幾蛇皮袋的紅曲米在賣。暗紅色的紅曲米,是釀紅酒必備的。
有時看到有人背著一捆的搗酒棒站在那兒賣。簡簡單單的搗酒棒,一個十五厘米左右的小方木塊,正中穩穩結實的連接著一根一米多長的圓木棒。
有時看到有人拎著幾個竹篾制作的酒簍,像熱水瓶般大小。細細密密的竹簍子,等酒清時將竹簍子往酒缸中一放,酒糟被濾在酒簍外,用個竹節酒勺舀出便是清澈無雜質的紅酒可以裝瓶儲存了!
賣酒缸、賣紅曲米、賣搗酒棒、賣酒簍子,看到街上熱鬧的買賣這些東西,就知道又是一年釀酒時。
前幾年,在我家附近元帥公廟的旁邊就有一個簡易房,專門給住商品房無大灶臺的城里人蒸糯米飯的。時常看到一輛輛的小三輪車,拉著一個大大圓圓的木飯甑,從蓋子的縫隙處冒出熱氣拉回家釀酒。去年,那一片地征了要建縣圖書館和會議中心。因此蒸糯米飯的簡易房也拆了。上個星期的慶元新聞上看到,在縣濛洲街道洋墩村村民吳通仁的作坊里,來蒸糯米釀紅酒的村民絡繹不絕,作坊里熱汽騰騰,米香四溢。
往年我家里也年年會釀紅酒,我沒有幫過老媽,又很少時間呆在家里,釀酒時如何釀制,釀酒到酒清要半個多月到二十來天的全過程,我也沒有看過。
每年小雪過后,釀酒時老媽提前跟我商量出一個日子即是釀酒的好日子,又是我和孩子們有時間去她家吃飯的日子。老媽蒸好釀酒的糯米飯,炒上碎肉和香菇,均勻攪拌在一起,香氣撲鼻,因為好吃貪嘴總要吃撐了。
我們平時不喝酒,燒魚燒肉時紅酒不僅去腥,加了紅酒燜過的菜肴更加香甜可口。超市買來的料酒味淡如水沒有家釀的紅酒濃郁醇厚,燒起菜來也是差之千里。
我只吃過糯米飯和用過紅酒,要想寫一篇釀酒的文章,沒有親眼目睹,真是難以下手。大姐今年開餐館,她要親自釀酒燒出香噴噴的飯菜吸引人。我也想釀制一次酒,每天早晚觀察,看那糯米如何變身成為芳香醉人的酒。我說出了我的想法,大姐說用小玻璃瓶代替大酒缸,因為量少,根本看不到大缸酒發酵“嘀啵嘀啵”沸騰的情景。我對孩子她爸說:“今年我們也去買個大酒缸,我釀一大缸紅酒,以后天天溫一杯紅酒或做蛋絲酒給你喝好嗎?”他一聽,滿眼放光:“真的嗎?不過,我不想麻煩老婆子,怕你累著了!”大酒缸和大木飯甑糯米飯搬到家里都是體力活,沒有他的支持只好作罷。
上次黃伯母和老媽告訴我,釀酒很講究。每年家里釀酒是一件大事,釀得好美酒飄香,釀不好白白糟蹋了糯米和紅曲。釀酒時要選好日子,不能在過庚日釀,說那一天釀會變成羹湯。慶元話的米湯就叫“羹”,為了討個吉利而避開“庚”吧!老爸拿出通書指點給我看,老媽說其實釀酒釀成“羹”是由于糯米飯沒蒸熟引起的,甚至發霉!糯米飯蒸得越熟越好紅酒越香呢!老媽每年都在鍋灶里,火燒得旺旺,一木桶飯蒸上一整天熟透透。
老媽說釀酒時酒缸底下放洗干凈的紅曲,加入水,一斤糯米一斤半的水。放入晾涼的糯米,搓散放入,攪拌。千萬千萬注意了,此時此刻酒缸里的糯米和水,不能與酒缸嘴齊平。沒有經驗的人,裝得滿滿的!過幾日,一發酵沸騰溢出酒缸滿地都是。美酒流到地上,那多可惜,還滿地紅紅的米酒,估計也要費九牛二虎之力來搞衛生。一舉而兩失,也是釀酒人不愿意的吧!酒缸放在越陰暗的地方釀制的酒越香甜越紅艷。老媽的酒缸就放置在樓梯下的儲物間里,又陰暗又冰冷的地方。
第二天,糯米和紅曲都浮了上來。每天都要搗酒棒去攪拌。天氣暖和時只能早晚攪拌,否則會變酸。我辦公室附近的人家也釀酒,阿姨聽說我想看,每日來叫我。小小的房間里放置好幾缸。一進門,酒的芳香已經溢滿整個房間。我彎腰靠近一看,懸浮在酒缸里的鮮紅色糯米和黑紅色的紅曲米中冒著氣泡呢!濃郁的酒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我是在用鼻子喝酒吧,一直這樣聞著也要醉吧!阿姨說:“天氣較冷,否則一進門就聽到沸騰嘀啵嘀啵的聲音,你仔細聽可以聽到的!”嗯!確實聽到了一點點“窸嗦窸嗦”聲。阿姨遞過搗酒棒給我,我將那浮著的米往下搗,搗幾下,感覺到酒缸里熱鬧起來了!站著也聽到聲音了,醞釀時也不是靜悄悄而是暗流涌動,只是沒有參與其中的人,不知道,它們也活動得很,甚至會汩汩沸騰呢!
糯米在紅曲的作用下,不斷發酵,一天比一天空,一天比一天輕,半個多月后只剩下一點酒糟沉淀到底下。此時,愛喝紅酒的人就可以溫一碗酒,喝著香又可以暖身活血補血了!要準備生娃娃的人家就要多釀酒了。紅酒裝入深色的玻璃瓶中,放陰暗的地方。否則,經陽光一照,鮮紅的顏色變淺,酒還會變酸呢!我們慶元的產婦,自古以來都在月子里喝放紅糖的蛋絲酒。那用純紅酒燉出的雞湯,加點紅糖,加點薄如蟬翼一下就熟、一放嘴里就化的農家自制皮面,再打個蛋漂在上面如絲如絮。據說產婦吃了易消化又補血又易出奶呢!
在慶元的飯桌上,烹制各種各樣的菜肴讓人流連忘返少不了紅米酒的功勞。剩下的酒糟也是寶,可以做酒糟肉、酒糟豬腸、酒糟蛋、酒糟蘿卜條……在慶元冬天的飯桌上,還司空見慣那道油菜火鍋,也需要一點點的酒糟,大家百吃不厭,人人稱道。
家釀紅酒,是慶元人生活里的一道風景。紅酒和酒糟伴隨著我們慶元老百姓的餐桌,無紅酒菜不香,酒糟的特色菜又成為一種游子的鄉愁,家鄉的味道潛藏在心底里,一觸即發,有一品為快的沖動吧!
美酒飄香,又是一年釀酒時,你家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