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就是你怎么對待你自己,你喜不喜歡你眼中的自己構成自尊的三個支柱:自愛,自信和自我觀。
一、認知你自己的自尊水平
1. 構成自尊的三大支柱
自愛
自愛,是無條件的。無論你表現得好、表現得糟,內心深處都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你值得愛和尊重。自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兒童時期從家庭中獲得的愛及情感的滋養。
自信
自信,是認為自己有能力在重要場合采取恰當行動。自信主要來自我們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模式和學校教育模式——通過具體的行動,我們得到反饋,得出“自己有能力勝任此事”或相反的結論。所以說自信需要行動來維持和發展,平日里的小小成功對于維護自信是必需的。
自我觀
自我觀,是我們看待自己的眼光,對自己優缺點的評估——無論是否有根有據。每個人對自己的評價中,主觀性都占了絕對優勢,比如在旁人看來十分優秀的一個人,可能在他自己心里卻是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和期待是積極的,它會成為一種內在的力量,讓人經受住挫折考驗,達成最高目標。
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主要來自家庭環境,特別是父母為他制定的發展目標。如果父母的期望過高,孩子的壓力過大,疑慮和不安將使他日后在自尊心方面受到打擊。
如何判斷自己的自尊水平是高還是低?
首先回答三個問題:
1.我是否能全面、無條件地接受自己,不管是好是壞?(自愛)
2.我是否認為自己有能力采取恰當行動?(自信)
3.我是如何評價自己的?(自我觀)
根據回答,你就能有一定的結論。
高自尊者自愛與自信的程度更高,他們對自己的認知很清楚,會用肯定且明確的方式談論自己,用積極的方式描述自己,對自己的說法基本前后一致,他們對自己的評判也比較穩定,一般不受環境和談話對象的影響。
低自尊者自愛與自信的程度較低,他們評價自己時會使用更為謹慎的方式和措辭,他們的說法有時會前后矛盾,使他們看起來總是不太有說服力。他們常使用比較中性的方式談論自己,使用模糊的描述來形容自己,對自己的評判不太穩定,常常受到環境和談話對象的影響。
還有其他一些問題也可以用來輔助你了解自己的自尊水平:
1.你是否習慣性貶低自我
2.你易于做出決策并行動,還是相反?
3.你易受周圍人的影響,還是相反?
4.你易于堅持自己的選擇,還是相反?
5.你對失敗和批評特別敏感,還是相反?
6.當被人說到痛處時,你受到的打擊是嚴重還是輕微?
7.你有沒有“假冒者綜合征”?(“假冒者綜合征”是指擔心自己并不真正匹配工作崗位,是個假冒者。)
8.你是否有幸福焦慮?
9.當你被稱贊時,會覺得尷尬還是輕松?
這些從書中總結出來的問題都頗有代表性,根據你的答案,對自己的整體自尊水平是高還是低,你應該有大致的結論了吧?
二、全面了解自尊是怎么回事
1.自尊從哪里來?
自尊的起源與自我意識的起源有關,一般兒童在8歲左右開始具有一種整體的自我意識。來自父母的愛、肯定和鼓勵,來自同輩的認可與歡迎,來自社會的認同與稱贊(包括但不限于老師、親戚等)以及來自親密朋友的評價都是構成一個人自尊的力量源泉。
2.影響孩子自尊的其他因素
① 習得父母的自尊類型,父母是什么類型的自尊,孩子很容易有樣學樣。
② 別人的評判眼光(父母、老師、同輩等),別人如何評價他,會影響他對自己的看法
③ 出生次序,一般長子的自尊水平較高,幼子的自尊水平較穩定。
④ 學校的教育環境,競爭性的學校體制會提升高自尊孩子的自尊,而破壞非高自尊孩子的自尊。
⑤ 父母是否平衡好孩子的“安全感”與“規則”,是否給予適度的愛(無條件的支持)和教育(有條件的支持與要求)。
3.給父母們的建議
兒童與青少年自尊形成的五個方面:外貌、運動能力、在同輩中的受歡迎程度、行為是否符合規范(禮貌、自律等)、學習成績。
當孩子評判自己并表現出懷疑和抱怨時,一定要認真對待,這樣他們長大成人后才會習慣于尋求這種社會支持:與身邊親近的人探討自己的困難,獲得有用的信息或積極的情緒反饋。
4.成年后,影響自尊的因素還有哪些?
伴侶關系
伴侶關系和諧,被崇拜、被理解,成年人的自尊會得到提升;反之,失戀或覺得自己沒有吸引力則自尊水平下降。
孩子
孩子是否出色,會影響父母的自尊水平。
朋友
朋友之間的相似、互相理解可提升自尊水平,自吹自擂(高自尊者)或整天怨聲載道(低自尊者)則會讓朋友遠離你。
工作
工作是影響成年人自尊水平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它在整體自尊中占比過重,則令人過于依賴工作。工作成就會提升自尊,工作中的人際往來,也會影響自尊,失業則令未來變得不確定,自尊會受到較大打擊。
外貌
外貌或自我形象對自尊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例如自戀的那喀索斯和自卑的弗蘭肯斯坦,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權勢
大權在握的人有這樣四個特征:他們相信自己的命運、高瞻遠矚、他們接受失敗并且永遠愿意付諸行動,這都指向高自尊的傾向。所以,手握權力也易使人的自尊水平向高處靠攏,得到鞏固與提升。
三、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尊
認真傾聽孩子的話語,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和有條件的教育方法。
愛是無條件的,給予孩子安全感和歸屬感,不管你做的怎么樣成功或者失敗,我都愛你只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教育確實有條件的,幫助孩子提升能力,找到價值感,進而更自信。舉例:只有你做對了題目才有可能得到100分,只有你努力嘗試,你才有可能進步。而這些體驗和價值感單純的愛你是無法給予到你的,所以我愿意放手讓你一次次試錯,一次次提升能力, 進而獲得自己的對事情的掌控,對自己能力的認可,甚至你對自己的熱愛。
親愛的孩子,我會給予你無條件的愛,讓你知道你值得被愛。我會給予你有條件的教育,用一定的方法,讓你提升能力,獲得價值感, 更自信,更自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