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你們能欣賞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蘊藏的熱情被忽視了;你們能欣賞我文字的樸實,照例那作品背后隱伏的悲痛也忽視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沈從文
? ? ? 我總覺得美與憂這些概念,總是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只有當它們附著在獨特的載體上才真正能渲染出藝術價值。
? ? ? ? 邊城的情節很淡,正如沈先生的文字,淡的讓你不必去留意情節的波瀾,只剩下全身心地陶醉在如茶香般清幽的意境中。你好像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卻又心滿意足。
? ? “水中游魚來去,全如浮在空氣里。兩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紙的細竹,長年作深翠顏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秋冬來時,房屋在懸崖上的,濱水的,無不朗然入目。黃泥的墻,烏黑的瓦,位置則永遠那么妥貼,且與四圍環境極其調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實在非常愉快。”
? ?
? 讀罷,浮現眼前的便是唐詩宋詞勾勒的水墨山水畫。沈老用傳統的,帶著詩歌韻味的文字,早早就將我們帶入了茶峒那個無與世爭的山城。每個人都莫名其妙地感覺到似乎那里的人也應該這么美好吧?
? ? ? “翠翠在風日里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和山頭黃麂一樣..”
? ? 是啊,又是在開頭,又是一段簡單的文字,卻一下幫你定了心——沒錯,是我想象的那個美好。人性的美尚未開始勾勒,卻開始在讀者心中發芽。
? ? ? 茶峒里的人僅僅用“善良”概括,好像還欠點火候。過路人不用付船費,老船夫還主動倒貼茶葉和煙草;城里的人們一見老船夫進城便熱情地塞肉塞粽子;他們可以為了愛人唱三百六十五天的山歌,可以放棄磨坊去要渡船,甚至連娼妓也由于民情的淳樸而更可信任。沈從文說“眼淚與歡樂,在一種愛憎得失間,揉進了這些人的生活里,忘了一切。”
? ? ? ? 每個人是在為自己生活,是在享受這份簡單而淳樸的人情世故。茶峒里的人們,意外地具備著當代最熱火的思想——尊重個體的獨特性。他們不用擔心閑言碎語,不用擔心橫眉冷對;不需要考慮身家背景,不需要茍且的見風使舵。故事里主角配角的界限早已模糊,情感與道德博弈也在恍惚間也只需自己做決定。人性的美早已沒有局限在人,局限在景,局限在善良的性格與樸實的個性,而是在生活中所爆發的生命力——我是在生活,我是在為了自己生活,我是在是為了幸福在生活。人性中最寶貴的生命力,才是人最美的存在。
? ?
? 而沈老卻仍未局限于此。在結尾的勾勒收篇中,一切戛然而止。善良溫順的人出乎意料地沒有一個幸福美滿的結局。
? ? ?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也許明天回來。”看著好悲好悲的結局,卻沒有讓人心碎于此。你總覺得一定存在那一份希望支撐著翠翠,站在重修的白塔旁,望著奔流不息的江河,守望著故人的歸來。
? ? ? ? 生命之憂在我看來絕不僅是悲傷的戲劇沖突,更不僅是人的生老病死,而是小人物無論何時何地,對于未知命運的無計可施。哪怕在如此美好的環境,也許是上天注定,人們還是無法走向自己向往的未來。沒人能真正完全決定自己命運的無奈與憂愁。
? ? ? ? 茶峒的一點點的小悲劇映射出的是人們最真實的生活。但也正因如此,人生才有了多姿多彩的可能。人生的獨特便是在于命運的不確定性,你可能無法一次性決定你的未來,但你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去嘗試抓住上天留給你的那數不勝數的希望與機遇。每個人在未知的牽絆下,滿懷對命運的期望,對美好的向往,對現實的不屈,對幸福的渴望,去努力地為自己生活。
? ? ? ? 在人性之美的渲染下,命運與希望在現實中互相博弈詮釋著真實的社會,小人物即使生活在最美好的世界里,在未知的牽絆下仍有太多無法掌握的悲傷。可茶峒的人性之美卻讓每個人抓到了希望的尾巴,擁抱了幸福的愿景。
? ? ? ? 去接受人生中的“生命之憂”,去擁抱人生中的“人性之美”,在未知的命運下去熱愛生活中的美好,或許才是茶峒存在最有價值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