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一
“老公,你看看我閨蜜家那位,他穿衣服多有品味,真是帥呆了。要不,改天你也試試那種風格吧?”
“老婆,我不喜歡那種風格,穿起來渾身不自在,不符合我的氣質呀!”
“哼,每次和你去街上都穿那種又老又丑的衣服,我在閨蜜們面前都快抬不起頭來了。你就依我一次吧。好不好呀?”
“那好吧,老婆。明兒,咱們一起去商場買唄!”
“Yeah!謝謝老公,你真是太好啦。愛你么么噠!”
場景二
夜晚十點,小輝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此刻,老婆小芳正躺在沙發上看《人民的名義》。
“老公,你回來啦。怎么最近老是這么晚才回來呀?!?/p>
“嗯,最近公司剛接到一個新項目,任命我為主要負責人,工期比較緊,同事們都在趕工,我得和大家一起同甘苦,早日完成任務?!?/p>
“天天就知道工作,你看看隔壁家老王大哥,每天朝九晚五,準點回家,連買菜做飯都包干了。那個小青可真是有福氣啊,找了個這么顧家的男人。”
“我這不也是為了養家嘛,等我忙完這一陣,咱們去夏威夷玩一圈,好不好?”
“鬼才信呢,你們男人說的話要是真的,母豬都能上樹。”
“……今天太累了,我洗漱睡去了??赐暝琰c睡啊!”
場景三
“兒子,我今天去開家長會,你老師說這次考試成績下滑很大。你可要給媽爭口氣啊,好好努力。你看看你爸,就是當年沒努力,混成這個樣子了。”
“爸爸挺好的呀,會疊紙飛機,玩陀螺,他的97格斗比我玩得好多了,我要向他學習?!?/p>
“好我的個小子呀。你咋天天不鉆書本,竟著迷這些。等你爸回來,我要好好說說他,斷了你的念想?!?/p>
兒子他爸回來后……
“我說孩子他爸啊,你就不能好好教教兒子,一天竟玩些啥嘛,還折起飛機來了。你看看兒子成績都成啥樣哩!”
“沒事的,兒子還小呢,童年時光這么短暫,就讓他好好玩一下吧?!?/p>
“還玩呢?我們辦公室李姐的兒子才大他兩歲,現在都能背完新概念英語一了,去年在市里面的英語演講比賽中拿了冠軍,今年年底要去省里面參加比賽呢?,F在,我們在李姐面前一聊起孩子,都只有她發言的份兒?!?/p>
“我說老婆啊,咱們的兒子已經夠累了。白天上那么久的課,晚上做作業做到那么晚,唯一的周末,終于能玩了。咱們不能再剝奪孩子的自由時間了,讓他好好玩玩吧?!?/p>
“玩玩玩,你們玩去吧!明天我就去給兒子找家教,這學期兒子的成績必須進入年級前十。”
“你……”
婚姻生活中,攀比別人家的老公、老婆、孩子等,是完美主義者容易掉入的陷阱。
什么是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者永遠處于攀比狀態,永不停息。
比如場景一,老公這次滿足她的要求換了一種穿衣風格,下一次當她看到另一個閨蜜的老公是另外一種風格時,她可能又會讓老公換那種風格,這將會是一個無限循環的過程。
完美主義者,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只在意和別人的差距,不會享受過程,看到進步的地方,無論自己已經做出多大努力、付出多少心血,只要結果比別人差,他們甚至更變本加厲。
比如場景三,孩子他媽對孩子的要求可能會越來越高,假如請了家教以后孩子成績有所增長,但仍然沒有李姐兒子那么厲害,按照她那么愛攀比的心理,她可能會更多地干涉孩子的時間,孩子的童年將會在無止境的補課中度過,感受不到母愛的溫暖。
完美主義者可能在婚后更容易成為出軌者。
場景二中,老婆只想著滿足自己被陪伴的意愿,而不考慮老公加班有多累,甚至都不能好好說句話,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容易猜到的,即使不是隔壁老王大哥,也有可能是單位某某某,網友某某某……
但需要強調的是,攀比和比較是兩回事。攀比是完美主義者的特征,比較是取得進步的一種方法。
比較是一種取得進步的方法,動物界和人類都一樣,它將促進自身發展或者自然的進化。比如,一個部落在某次捕食中發現另外一個部落使用毒標可以很快殺死獵物,比自己獵殺動物干脆利索。這個部落就會想,這樣下去,他們的食物會被另外一個部落搶走。所以,他們自然就會產生要造這種武器的想法,從而適應歷史的發展趨勢。動物界中,經常會看到兩只雄鳥為了獲得交配機會,使勁渾身力氣又蹦又跳,張開美麗的羽毛,直到雌鳥做出選擇,才肯罷休。但其實,這就自然規律,優勝劣汰。雌鳥自然愿意選擇精力充沛的雄鳥繁殖后代,才能保證后代的質量。
完美主義者更在意外人怎么看,如果外人覺得好,或者在外人的標準中這個值得認可,那么完美主義者就會很高興。但我們都知道:
永遠也無法滿足所有人的要求。
所以,完美主義者通常會很累,一直處于忙的狀態,隨時觀察著周圍人對ta的看法。
既然完美主義者的情懷對婚后生活影響這么大,那我們要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呢?
1.多問幾遍為什么我要和ta一樣呢?假如我得到和ta一樣的東西,那我又會怎樣?進一步,問自己追求的到底什么樣的生活?
問題可以引導思考,避免情緒帶入意識,控制我們的行為。多問幾個問題,當然不用限于以上這些,這些問題將幫助我們反思自己的問題所在。經常去問,直到我們將這些問題和答案記在心中,等到哪一次再想爆發攀比情緒時,這些功課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2.婚姻生活中,多想想對方的好,少拿短板比別人的長板。
很多時候,焦慮來源于錯誤比較。用短板去比長板,就是一種典型的錯誤比較,也是一種惡性循環。但如果短板已經影響到家庭生活了,就需要共同解決問題咯。比如,男人愛賭博,已經影響到家庭經濟了,那就需要想辦法解決了。關于這個的解決辦法,我想起大學老師講過的一件事情。
有一天,一位母親找到他,情況和上面一樣,希望他能幫她想個辦法,讓他老公不要再去賭博了。老師給的辦法是,讓她的孩子在本子上寫對爸爸的思念,希望爸爸能戒掉賭博,回到他和媽媽身邊。你猜,后來怎么著?當那個爸爸回家看到兒子寫的信后,嚎啕大哭,從此再也不去賭博。朋友再叫賭博,他都會以這個作為理由,拒賭。
當然,最穩妥的做法是,遠離完美主義者!在選擇擇偶對象時,睜大眼睛,好好判斷,不要被身體控制大腦,要用大腦控制身體。
有一個靈通的判斷方法:
你就觀察,對方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不會經常說這句話,“哎呀,我要是做不到會被別人笑話的”。
觀點偏頗之處,還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