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還是少說話,克制住自己的表達欲,平靜溫和就行。
人到中年,其實也沒什么好值得對外說的。
開心的事,幾個人聽了會真心為你慶賀?倒是你落入谷底了,別人嘴上和你推心置腹,內心卻巴不得落井下石。當然這不是我內心陰暗,而是人性如此,嫉妒是常態,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你的情緒。
你要知道,這一輩子極少有人能深度共情你的悲喜,很多內心的掙扎與痛苦,多數時候也只能自己消解。
一個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藏得住心事,不為情緒所困,很多時候情緒之所以惱人,讓你內心焦躁,其實本質上就是你投射了期待。
而對方回不回報、知不知恩,那就全憑對方的良心了。你幫過別人,別人不一定幫回來,甚至還要踩你一腳,這都屬實正常,所以你每給出去一次善意,都應該當成贈予,不指望能收回來。
否則你心里一定是不安的,指望回報,就是把平靜的主動權交給別人。
這個世界之所以有那么多故事,就是因一些人永遠藏不住心事,總把自己的人生往事拿出來大說特說,親手給別人送上談資。
所以你如果學不會心里設防,受傷就是遲早的事。
不要告訴任何人你的底牌每個人心里都有兩把標尺,一把測量自己,一把衡量別人。
當你流露出的狀態過于頹喪,缺乏實力的時候,別人就會適當收回對你的尊重了。
“看人下菜碟”這5個字,任何時候都在暗戳戳發揮它的現實作用。所以盡量不要讓別人知道你的狀態,因為你當下的現狀,就是過往決策和認知的總和,把這種底牌告知別人,你在別人眼里就幾乎透明,你的任何行為也都不會有溢價。
你要知道,那些真正懂得為自己謀發展的人,都是在一次又一次未知博弈中生存下來的。
你越懂得隱藏自己的真實信息,別人就越看不透你,覺得你神秘。而當信息越不透明的時候,人就越拿不準到底該如何談判,這時候你就可以大膽出手為自己謀利了。
一言以蔽之:你實際上水平如何不重要,你在別人眼里是什么實力,才最重要。
你去看職場上那些專業技能平平無奇的草包主管,他們做事不行,但精通向上社交、會管理老板的預期,所以深得老板喜愛。
但在那些深耕一線的下屬眼里,他們對主管的水平門清,知道自己的直屬上司到底幾斤幾兩。
不過這也不妨礙人家上位和掙錢,說白了,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信息不對稱,不同崗位之間的信息差,導致了待遇的天差地別。
所以請管理好自己的嘴,嚴格把控你對外展示的信息量,這些都是你這個人的底牌。
你說的每一句話都在塑造你人在失態的時候,最容易滿盤皆輸。仔細想想,你哪次滔滔不絕后,帶來的不是悔恨?自己的真心,不由分說一股腦交出去,沒幾個人能承接,你大可不必真心待人,合理待人就可以了,話不說滿,三分留白,真心就不會被辜負。
人這輩子,向來都是三歲學說話,一生學閉嘴,你每一句過度的表達,都可能被小人抓住把柄,反過來倒打一耙。
同事說老板壞話的時候,你不需要插嘴,微笑看別人表演就可以了。朋友在背后詆毀你的時候,你不需要憤怒,更不用撕逼,斷絕聯系就好了,吃一塹長一智,未來交友反而懂得識人。
強者從來都學得會迅速認栽,且翻篇能力強,不會過多和兩面三刀的人糾纏,同時也懂得沉默,不過多言語。
時刻記住,脫口而出的話,除了當下說出口得到的那點爽感外,不會再有半點收獲,反而可能在將來后患無窮。
我向來都不相信這世界上有密不透風的墻,別人的每一句“我絕對不會說出去”,其實真正的意思是“我已經想好了怎么添油加醋之后和誰說了”。
所以人不要去賭別人的修養,你只能是嚴于律己,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越的界別越。
人與人之間,還是少說話,克制住自己的表達欲,平靜溫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