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仗,是上個學期跟孩子們的約定。因為,有幾次下課,幾個男孩子用飲料瓶戳洞,雙方互噴,玩起來經常殃及無辜。有幾個女生用于忍不住打起了報告。于是,我制止了孩子們的行為,并跟他們說,如果喜歡,我就帶他們玩一次打水仗。
約定后,一次性雨衣都為孩子們買好了,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玩成功。沒想到這個學期的開學初,孩子們在自由寫作中寫了出來,并表示如果再不玩,天氣又要轉涼了。當我改到孩子的自由作文時就定第二天帶他們玩打水仗,因為我還要將家里的雨衣帶過來。那么,在打水仗前,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當然是跟孩子們商定活動注意事項和活動規則。
這次,我把主動權交給了孩子們,為了讓游戲順利、安全、規則、有趣,我們確定了以下主題:需要帶什么?安全方面我們得注意什么?可以怎么玩?當我們確定了這三方面的討論方向后,我委任了兩位主持人,就這樣孩子們就產生火熱的討論,而且孩子們的集體智慧相當精密。
我們確定了要帶水槍、一套短袖換洗衣物(雨衣我來帶)、拖鞋;玩的時候不能打脆弱部位(眼鏡、耳朵等),不能故意傷害一個人,注意滑倒,不能吵架(友誼第一);還規定了范圍只能是操場籃球框內部,不能到主席臺上,不能到器材室;還想出了10人間諜玩法和自由組隊水槍大逃殺。
把主權交給孩子們,才能體現他們的主人翁意識,這樣商量出來的規則,他們更熟悉而且更容易遵守。通過分析,孩子們也潛移默化地了解到了游戲后面隱藏的風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