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大概前后經歷過三場戀愛。前兩場都很短,只有第三場還一直在談。
在朋友圈子里,她是一個比較優秀又善良的女孩,無論與誰相處,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但是善良在戀愛里,并不一定是最大的優點。
她說還記得她第一次賺到2000元薪水,想送男朋友一雙耐克鞋。那時耐克也就300多塊,她在專賣店挑選了半天,最后選了自己最喜歡的一雙帶回公司,送給了對方。
她原本以為那個男孩會微笑著說:謝謝你,有你真好。但是他沒有如她所想像一樣,他說的是:怎么這么丑?
第二天的時候,她發現辦公室小張穿著自己買的鞋子。小張與她的男朋友租住在一起,男朋友沒有穿,但是小張覺得好看,于是男朋友將她送的鞋子賣給了小張,接著他沾沾自喜地跑過來說,要拿賣掉鞋子的錢,請她吃飯。
再后來他們還是會出現類似的,她一味付出,他并不在意的畫面,久而久之,她累了,就放棄了。
大概兩年后,她認識了新男友。那一天她第一次下廚做飯,為他炒了一個土豆絲,他吃的很干凈,她以為這個就是對的人,是可以一起搭伙生活的人。
她凡事喜歡做到極致,給男友買禮物也從不含糊。在她心里,心愛的人多么高貴,意味著自己多么有品位。所以她賺到了錢,就喜歡為對方買一塊品牌手表、一個高檔背包,或者花幾千塊買一件皮衣。
記得那次她實在看不下去對方每天重復穿著的衣服,于是就拉他去逛街。他不喜歡逛街,也不喜歡買貴的衣服。于是她就說,你只負責看,我負責掏錢。
她以為窮山村出生的男孩,應該都是很懂珍惜的才對。但事實上,他并不領情,他沒有讓她買什么,只是轉了一圈就走了。
他走后,她回到了店里,把他很喜歡的那件皮衣買了回來。結果他臭罵了她一頓,好幾天都不搭理她。
他說:你這么會花錢,誰還敢娶你回家?
他說的沒錯呀,她愿意很努力賺錢,去為家人投資,去為愛人投資。她認為這就是生活意義所在。
可是他并不這么認為,他寧可把所有的錢都攢著去投資做事業,做其它。所以他們兩個人后來也分手了。
她一直覺得自己很拜金,很沒有計劃,直到遇到了他。那一次她賺了一筆稿費,他又很喜歡寫作。她心想,我要鼓勵他寫下去,于是她選了一款不錯的筆記本送給他,當做禮物。
其實他完全可以臭罵她亂花錢,也可以罵她不會過日子。可是他沒有,他說:電腦收到了,很好,謝謝你。
那一次他們一起去給電腦做系統,順便配鼠標。一路上他像抱著一個寶貝似的將電腦抱在懷里。她說,你太累了,我幫你拿一會兒吧。
他搖了搖頭,不同意。他說你穿高跟鞋,萬一摔倒了,電腦就摔壞了。
她笑了一下,沒有說話。
到了電腦專門店,他開始看著裝系統,配包,她就在旁邊注視觀察他。他滿心歡喜,像是得到了心愛之物。
之后他們一起去看電影,他坐下來以后,依舊會像寶貝一樣抱著電腦,她說:累不累呀,放地上一會兒吧。
他搖了搖頭說:不行,這是你送給我的第一份禮物,我得看好了,萬一丟了怎么辦?
那個時候她很開心。不知道為什么,她如此看重這個。但的確她覺得通過送別人禮物,能看出自己在對方心里的分量。
她變得不再亂花錢了。原因是她遇到了一個比她更會花錢的男人。他們在一起吃飯的時候,他非要點三個、四個菜。她說:兩個就夠了。他說:不行,你原本就那么忙,不注意飲食,難得我能看著你多吃一點。
所以不自覺的,她學會去替一個男人節約,也變得開始規劃生活。她發現,每次打電話的時候,他都在湊合著對付,可能是吃盒飯,可能是一個人吃一碗面,但跟她在一起時,他非常舍得。
情感是非常微妙的東西,它會把相愛的兩個人都變成“土豪”,面對對方的時候,都很大方,對待自己的時候都很小氣。
但是,好的情感就是遇到了珍惜你、懂你的人。他把愛的機會留給了你,他把愛的精力也給了你。
你可以填補他心里的空缺,他也在努力在你心里為你遮風擋雨。
這是世間難能可貴的愛,一生只會遇見一次,人們將這樣的情感稱為: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