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風語咒》最勇敢機智的地方就在于,各個方面都摒棄了國外的好萊塢、日漫式風格,找到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感覺。中國3d動畫,特效能做到這樣的品質,真的讓人很欣慰。
上次按照流程來夸了暑期檔上映的動畫電影《風語咒》,這一次來淺談該片的不足以及當下國漫的發展。
接下來走流程吐槽
槽點一
套路簡單,依舊是故事的問題,所有的少年英雄故事的內核無非就是:成長。但依舊會出現這類影視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原因在于不同故事中,少年、少女們成長的歷程不同,大家的名字不同,成長的契機不同,樹立世界背景不同,以及導演敘事能力的上下,大家的大套路都一樣,就在于會不會在形式上創造出讓人意想不到的點。
《風語咒》的套路如何:
主角叫瞎仔,從小是個拿著竹棍的小盲孩,被父親的有意無意的勾起當俠嵐的決心,長大后在尋母的歷程中,從一個恢復視力的騙子到用風語咒封印饕餮的盲人英雄。
影片表現他想當俠嵐的動機,主要體現其父在他兒童時期對他吹的牛,這一點使瞎仔最后真正成為風語咒持有者就顯得有點蒼白了。當然,有人說憑什么不行,一個孩子對父親的憧憬足夠作為動力了。表示否認,片中其父主要是用風語咒這個東西忽悠瞎仔,騙他手里的印記是俠嵐印,風語咒也從未在瞎仔和他母親面前用過,雖然瞎仔或多或少有點信,可是指望一個本來就很虛的東西要成為主角變成俠嵐的堅定決心,不能夠啊?!痘鹩啊?、《海賊》這些都是有真實且明確目標的,當上村長,當上最大的海盜頭子。而學會都不一定存在的“風語咒”作為動機那可能要走自創“太極”的張三豐的故事線。
好些電影中都有一段主角旅行路程的快放(不談蒙太奇),同時配上一段音樂。目的在于展示主角在這段快放中能力得到了提升,是做了一系列什么事情得到了進步,或者是幫助表達主角團的情感有很大的提高。這樣做可以縮短主角們不必要贅述的成長事件,同時可以給觀眾轉換一下觀影的感覺,讓影片不至于一直平穩緩慢且缺少節奏。
例子:《瘋狂動物城》里的兔子警官,進入警校訓練的片段,清晰快速的告訴觀眾主角如何克服弱勢,利用優勢通過訓練的。
《大圣歸來》小和尚,猴子和豬在旅行的片段,放了一首汪峰的歌,明顯表達了主角團在趕路中感情的升溫。
《風語咒》中的快放,則是主角瞎仔與女主小妖孽真的在趕路。
而且主角沒有任何鍛煉到最后直接擁有風語咒,當中沒有任何情節是在練功學技能的。結局也是和《大圣歸來》一個樣,直接秒殺(封?。┐竽?,都略顯的尬,但比猴子一棒秒殺boss來的稍微能感覺好點,至少《風語咒》是封印秒殺(滑稽)。
槽點二
網上搜索《風語咒》時,說的是想表達中國式的情親 ,但是片中主線的主次有些不分,以至于最后技術的時候都沒察覺到講的是親戚,倒是讓我覺得最后俠嵐老大邀請主角加入,被拒絕的片段,在給我傳達,有能力才有拒絕的資本以及做人要灑脫(手動dog)。
90分鐘的動畫片,講好一個主線是足夠的,但是布線過多,就容易主題不明。
梅姐這個母親本身沒出現多久,同時又是推動主角的主要原因,在觀看時總是存在感單薄。問題就出在,導演埋了愛情線進去,瞎仔與女主小妖精的愛情線,強勢沖淡了救母親的點。
尤其是結局時變成羅剎的梅姐跌落深淵成為饕餮的養料,彰顯母愛的宏大場景結束后,馬上轉到瞎仔與小妖孽的生死間的愛情戲份里,盡管我們都不知道他們兩好上的動機是什么,轉眼就把要表達的母愛顯得不這么深刻了。
而且梅姐為了幫助瞎仔能看到光明才自愿變成的羅剎,瞎仔最后因為其父在小時候對他說的,“瞎子更能練好風語咒”,就自毀雙目,縱身跳崖,這里的邏輯不通,也給人感覺梅姐做這些事情都沒什么意義,全片的作用只是為了讓兒子得到風語咒。
槽點三
因為是動畫《俠嵐》的劇場版,本人也從來沒看過《俠嵐》的動畫片,對“俠嵐宇宙”的設定人物都不清楚。
片中的主角瞎仔是專門啟用的新角色,那么之前《俠嵐》的主角團就不能搶戲了,導演做到了,但是存在感是極其的低,出影院們就記住了主角團的一個“游不動”。剛出場時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村民就開始高呼,像看到了歐巴一樣。導演企圖用這個片段側面描述一下《俠嵐》動畫的主角團,但顯然有更好的方法。隔壁的《功夫熊貓一》介紹主角外的老虎、螳螂...時就比較清晰。
槽點四
由于看電影遲到了,所以后來聽人說起有這樣一個情節:主角在街頭向小孩賣金瓶和蒲團等書籍。盡管導演有表達過想讓全國的成年人也能愛上國漫的想法,但暑期檔的動畫片也會面向全國的兒童,所以這樣玩葷梗是極為不妥的。
全片大部分的臺詞,可以說是過于接地氣,“屎屁尿”都不少,盡管在影院這種氣氛下是容易發笑的,但顯得有些生硬。大俗即大雅,但用的不恰當會適得其反,所以在做劇本時,臺詞也要打磨好,要有責任感向年紀輕的人群輸入好的觀念。
槽點五
該條吐槽較為主觀:1.反派臉譜化,誰好誰壞定義的很絕對,反派的配音聲音好聽,但就是沒有代入感。反派取名也十分刻意的凸顯編劇的文化水平,接受無力。2.槽點一中講到了快放,其中配上了一段說唱十分不適合。說唱的歌詞我有看,和畫面內容銜接的很糟糕,歌詞里表達了主角成長,然而畫面里主角只是在旅行。3.最后一段梅姐變得羅剎掉入深淵時的女聲配樂bgm,悲壯的感情是有的,但依舊是代入感不強,加的太突然了,在影院里沒有起雞皮疙瘩的感覺。4.影院3D效果很差,可能是去的影院不好。(本條吐槽不爽的就無視)
《風語咒》導演劉闊有這樣一句話:
國漫崛起不是一部電影能扛起來的,必須是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文化自信建立起來后才能實現的。風語咒可以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個小高峰,但是只有更多的高峰出現,國漫才談的上真正的崛起。
這句話很對,在《大圣歸來》、《大魚海棠》這些被按上“國漫崛起”,“良心國漫”稱呼的時候,大家也確實看到了所謂崛起的勢頭,但是誠意依然不夠,《大圣歸來》的劇情不連貫,倉促的結尾,《大魚海棠》稀里糊涂的講莫名其妙缺乏邏輯的故事?,F在不是每年出一部作品就是所謂的“崛起之作”。國漫早就是巔峰,《哪吒鬧海》,《大鬧天庭》哪一部不是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如今依舊還在談崛起,因為根本沒有一肩之力扛起國漫的作品,扛起的只是一個時間段。只有一部部的好作品涌現,回歸巔峰的質量且不斷發展,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崛起。
精美的畫面不是難題,講好故事,講好的故事才是有誠意的表現,《風語咒》的故事至少是講的比較完整,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國漫在進步,而不是說崛起就崛起的泛泛之談。
雖然槽點不少,但是《風語咒》可以算是中上游的好作品了,國漫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