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深夜,在法國尼斯英國人漫步大道上人群擁擠,正歡欣鼓舞地慶祝著國慶日,一輛長四米的白色卡車突然闖入,在兩公里內肆意亂撞并掃射人群,民眾驚慌失措,死傷一片。據事后統計,總共傷亡84人,其中15名為兒童。
16日凌晨土耳其突然傳出政變的消息,凌晨四點多,發動政變的軍人在首都安卡拉先后控制國家電視臺、交通要沖以及議會大廈前的空地,他們在議會大廈前部署坦克,并開上街道。緊接著他們單方面通知接管政權,要求民眾聽從指揮,實行宵禁。
當時土耳其總統正在地中海度假勝地度假,獲悉這一消息,他通過CNN在當地的新聞中心視頻講話,聲稱政變是非法行為,政府有信心有能力盡快解決這一問題,并呼吁民眾走上街頭抵抗政變。
在總統的發言被播出后,有不少民眾走上街頭,爬到坦克上抗議政變,狗急跳墻的政變軍人進入CNN在安卡拉的新聞中心,命令中止報道當地消息。
政變發生6小時后,據權威人士宣布局勢已得到控制,共有103名軍人參與了政變,主要來自空軍和憲兵隊。
法國恐怖襲擊和土耳其軍隊政變爆發的時間間隔不超過24小時,均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它們以暴力流血的野蠻形式出現,說明在處理文化沖突和階級利益沖突時,仍有不少人會輕率地采取不文明的手段解決矛盾,以損害無辜群眾的人身財產利益為代價也在所不惜,結果只會讓矛盾升級激化,得不償失,兩敗俱傷。
比如尼斯的恐怖襲擊活動,雖仍沒組織出面宣稱為此負責,但明顯是一起仇恨西方文明與文化霸權的暴力報復行為,期望以此方式解決在應對西方文明文化入侵時的無能和失敗,演一出殺雞儆猴的戲碼,讓文明世界擴張的腳步望而卻步,顧慮重重,這便是恐怖活動策劃者的真實目的。
再看土耳其的軍人政變,這很可能是利益劃分上的不滿讓部分人耿耿于懷,也許是曾寄希望于走正規途徑解決,但未果,不得已預謀了這一一勞永逸的法子,即發動軍事政變,逼迫民選政府徹底交出分配利益的權利,為己所用。天不遂人愿,政變倒行逆施,違背了廣大國民的根本意愿,在暴風驟雨的6小時候后匆匆拉上結束的帷幕,其戲劇效果堪比小丑。
文化沖突不可避免,所以在文明世界的主流態度是博愛,接受文化多樣性的存在。武力奪取政權讓人民生靈涂炭,生活中水生火熱之中,因此,民選政府成為當今更為提倡的政權形成模式。
然而,總有那么一些人,在全球化大潮席卷而來時,他們裹足不前,閉關自守,一旦自認為己方利益受到侵害或遭遇潛在威脅,便揮舞起手中的長刀,見人就砍,沿用著幾百年前我們祖先使用的問題解決辦法,實際上落后而愚昧。
現如今,和平穩定是全世界人民期望并為之付出奮斗努力的目標,面對矛盾沖突時,采取公開公平和開放的態度應對,以對話、協商和合作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任何違背這一主流模式的人或行為都會為世人所擯棄,并最終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