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的時代總是浮躁的。
科技進步帶來了生活方式的巨大變遷,吊詭的是,在地球已經成為一個村落時,人類的生活方式并未完全一致地進入高科技時代,相反,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依舊存在。
在現代社會與原始社會迥異的生活方式落差之間,并不是時間構成的歷史,而是空間距離和差異的社會文化。
先進的社會并未帶給所有人幸福感,原始部落里本真自然的方式卻讓厭世的現代人心生向往。
人類求生的方式變得簡易,有些人不用勞動或拼殺,就可以生存。失去奮斗和拼搏的人生出現各種乏味,衍生出了多種多樣的欲望和需求,進而生活方式多樣化。
很多時候,多數人在經歷了一定的人生歷程之后,都會有人生如戲的感覺,每個人都是一個角色,演得好壞都是一場游戲。
蕓蕓眾生,皆為利來;熙熙攘攘,皆為利往。
利是什么?權?錢?自由自在?為所欲為?……
一切有利于自己滿足的都可以稱為利,可是人會滿足嗎?人心不足如蛇想吞象啊!
人生從生到死固定的旅程里,命運卻無法預測,欲望無邊無際,人生因為欲望的重負總是生出煩惱和痛苦,可是,如果一切只是一場游戲,終點在那里,可否開心走過。
某時代的國君說,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雖然倍受時代及后來的時代譴罵,可是他并未背叛自我。他只是受了命運的差遣,是權力的游戲中一個角色。
一個平常人能如何呢?隨波逐流的人生有自己的起起伏伏,不爭者也許到達的境界更高;奮斗改變命運的人,自然地成為人群中“英雄”或是“成功者”,也同樣具備了自我肯定的資歷。但無論如何,都要求在我們有限的一生中不要過度地關注他人的成就而真正地關心自己生命的長度、厚度。
人生活得是個過程,所謂“日出東海落西山,苦也一天,樂也一天”。如果你在一個俯視的高度或是局外的身份看這世界和自己,不就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嗎?
李銀河的心智高,寫了《人間采蜜記》,忘我而成我,人間歷程,若夢若戲,游戲人間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