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萬物復蘇、生機勃勃,大地一片綠色,讓整個世界都充滿了希望和活力,也吸引著孩子們走出教室、走近自然。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但是,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童年困境縈繞,由于自身存在某種缺陷、沒有舒適的生活環境、沒有優越的學習條件、缺少監護人照料等種種因素,人身安全時常受到威脅,生存發展無法得到保障。
在他們小小的世界里,渴望著關愛與溫暖……
他們是一群特殊的群體,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困境兒童。
讓我們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指引,在“十四五”新征程中,凝心聚力,進一步完善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聚焦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讓更多孩子幸福“起跑”,持續推動社會向上向善。
01
生存現狀直擊
幫扶救助困境兒童重要且緊迫
近年來,關于困境兒童受到傷害的報道頻頻出現,如因父母外出務工留下兒童一人在家無人照看,因家庭無力承擔病殘兒童的治療而被迫遺棄孩子,因生活環境及營養不良等問題導致體弱多病、健康狀況不佳,因缺少監護人的照料而容易受到同齡人欺凌、毆打等不法侵害,因學業教育幫扶不足導致學習困難、學習動力不足而成績不佳,等等。
截至2018年,全國共有孤兒32.2萬人,其中機構集中供養孤兒8.1萬人。截至2018年,全國共有兒童福利機構1422家,其中獨立的兒童福利機構469家,集中收養和妥善安置了孤兒、棄嬰及打拐解救兒童。
2020年,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超過四成的流浪兒童獨自生活,而一半以上的流浪兒童有過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不良遭遇。在309個流浪兒童中,有11.3%遭遇過性侵;在295個流浪兒童中,有11.9%甚至面臨過被人故意致殘的危險。
截至2019年末,在校殘障學生總數為79.46萬人,其中近40萬殘障兒童以隨班就讀的形式就讀于普通學校。今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理事長張寶艷指出,我國目前有自閉癥、腦癱、智障、失能、肢體殘疾等殘疾兒童過百萬,而且這一數據每天都在不斷增長。
有數據顯示,截至“十三五”末,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43.6萬名。這些事例和數據都反映了困境兒童的生存現狀需要幫扶救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02
國家政策應勢出臺
讓困境兒童享受更多暖福利
面對層出不窮的困境兒童問題,國家和政府相繼出臺了大量的法律政策,對困境兒童這一群體實施各種救助和保護。
2013年《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健全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分類精準保障困境兒童。
2016年《國務院關于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將我國兒童福利的保障范圍由棄嬰、孤兒向困境兒童拓展,保障內容由基本生活、基本生存向教育、醫療、救護、康復、服務拓展。
按照《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有關規定,困境兒童包括因家庭貧困導致生活、就醫、就學等困難的兒童,因自身殘疾導致康復、照料、護理和社會融入等困難的兒童,因家庭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遭受虐待、遺棄、意外傷害、不法侵害等導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侵害的兒童。
國家還發出“讓困境兒童共享陽光與溫暖”的號召,在《意見》中強調要從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基本醫療、強化教育保障、落實監護責任、加強殘疾兒童福利服務等方面著手,為困境兒童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2020年《2020年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發布,明確提出“兒童關愛服務”即資助農村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特殊兒童群體教育、醫療衛生、文化活動以及監護評估、心理疏導等個性化幫扶,資助孤兒、棄兒以及由兒童福利機構撫養的兒童的收養、治療、康復教育、心理輔導、綜合評估等活動,資助對流浪兒童和特殊困難的殘疾兒童的援助保護活動,資助改善兒童成長環境,資助對散居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家庭的幫扶和評估。
2021年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于6月1日實施,其中多處提到民政部門和兒童福利機構,足以印證國家隊兒童福利工作的重視,兒童福利保障及覆蓋的范圍將會延伸至更多有需求的困境兒童群體。
03
各地持續發力
推動兒童福利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隨著《意見》的出臺,困境兒童保障成為各級政府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內容,各地、各部門陸續出臺政策,在分類保障、機制建立、部門協同、社會參與、殘疾康復等方面發力,全力保障困境兒童生存、發展、安全權益。
其中,江蘇省為排查解決重病重殘兒童保障不到位問題,率先創建困境兒童“主動發現”機制,試點市困境兒童總數提升71.4%,全省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病重殘兒童數量增長三分之一,漏保風險大幅降低。
廣東省民政廳以兒童為原則,密集出臺一系列事關兒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讓全省1.7萬余名孤兒、9萬余名困境兒童(含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近16萬名農村留守兒童共享新時代的陽光與溫暖,推動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走向體系化、專業化。
廣西各級民政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和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多措并舉、綜合施策,著力織密兜牢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網,確保全區近70萬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在脫貧攻堅戰中不掉隊,與其他兒童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共享發展成果。
04
用心守護成長
呼吁全社會關注困境兒童
少年強則國強,兒童的健康成長應該得到國家、社會、學校、社區的共同關注和關心。
一是建議完善涉及困境兒童的法律,重點解決困境兒童因監護人缺乏或監護不力等問題,更好地保護困境兒童的合法權益。
二是重視對困境兒童家庭的幫助,為困境兒童提供更具建設性和針對性的救助,將福利保障重點擴大至困境兒童的家庭環境而非困境兒童個人,幫助困境兒童家庭提高對兒童的照顧與監護能力,更好地幫助困境兒童良性發展和擺脫困境。
三是完善困境兒童臨時救助系統,確保困境兒童能獲得短時期的關懷,以便幫助其渡過因家庭遭遇重大不變故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兒童家庭照顧和臨時托管等相關機制。
四是重視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的關系,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困境兒童抗逆力培養、更好融入群體等內容,聯同專業社工一起,幫助困境兒童建立和維持一個積極有利的成長環境。
五是建議社會參與,政府與學校、學校與社會工作機構、政府與社會工作機構等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讓專業的社會工作者參與其中,借助其專業技巧,為困境兒童提供更具專業性的幫助和關愛。
關愛困境兒童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一起攜手,宣傳公益愛心理念,傳播公益力量,通過關愛兒童、公益幫扶、身心健康科普教育、助力兒童心愿等多方面,在困境兒童的學習、生活上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用愛心點亮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路上的心燈,用行動帶動全社會對困境兒童群體的關注,幫助困境兒童實現夢想!
“光愛中國 陽光行動”公益慈善項目發起人于宏程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攝圖網
“用光溫暖生活 用愛教育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