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綠羅家親子情感引導訓練營,是源于想要學會更好地和孩子相處之道,改變只會用吼、罵來解決問題的困境。
經過這10天的學習之旅,我的收獲遠不止這些。
不僅學會了情感引導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經歷了一次自我成長,
學會了放下,接受、感恩,也懂得肯定自己。
現在的我堅信可以用更好的姿態(tài)去擁抱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
以下是我的收獲:
1.回望曾經
從埋怨到感恩,從束縛到釋懷。
最近幾年關于原生家庭的過度解讀,導致一些人把自己的問題都歸咎于原生家庭。
自己雖然不贊同,但有時候想起童年缺少的愛,對父母還是有一些抱怨的。
可是非非7月30號的靈魂一問:關于父母的童年以及他們的成長經歷。第一次讓我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并有了徹底的扭轉。
父母小時候物質極度貧瘠,兄弟姐妹眾多,能活下來就是一種幸運。
結婚后為了生下弟弟,他們成了超生游擊隊,陪伴的時間可想而知。
在吃飯都有問題的情況下,堅持要供我們姐弟4個讀書,而那時我們那里十幾歲的女孩子基本都輟學外出打工補貼家用了。上學真的是奢侈品。
那是他們所能給予的最好的:讓我們上學。
就在那一天,我的想法徹底改變了。
對父母只有遲來的愧疚和感恩,于自己也像是解開了捆綁已久的繩索。
把內心的委屈移除,剩下滿滿的溫暖。
這溫暖把原來的不滿鑄成了由內向外生發(fā)的力量。
2.正視現在
在育兒過程隨著孩子長大,時常覺得力不從心。
在這次的親子訓練營之旅中,了解了情感引導的做法,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看到了自己的重要性。
001.看到教育孩子的問題
訓練營后面幾天的每日一問,包括書中的內容,還有非非的解讀讓我們知道了情感引導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把它用起來。
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個性。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情緒,讓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出情緒。
就像我們小時候,覺得委屈或難過時,如果父母看到了自己的心情,就覺得他們理解自己,會好受很多,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的。
前天,我女兒和好朋友妮妮約好,去妮妮家玩半小時,我做好飯去接她回來。
我準時去接她時,她玩得開心不想回。
我跟她說要遵守我們的約定,她是知道、但又很想留下,這樣僵持了5分鐘,她還是
不愿離開。
我真的很想發(fā)火,說好的約定不遵守,以后怎么辦呢?
后來想到最近學的情感引導及非非提醒我們一定要用起來,我冷靜了幾秒鐘后蹲在她跟前,說:媽媽知道你很喜歡在妮妮家玩,你們是好朋友對吧?要是我也不舍得走。
她沖著我點點頭。
我們以后可以經常像今天這樣約著玩,或是約好一起去外面公園玩,你覺得呢?
好哇,我們以后去旁邊的公園玩。
女兒開心起來。
好的,約好了就可以。就像今天這樣。
好,那我們回家吧。
那一刻我內心的激動和開心都似乎滿得要溢出來了....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去體會她的感受,她們也就更配合我們。
更重要的是把情感引導當做日常習慣去用,雖然現在有點難,但親密的親子關系和孩子輕松自由地表達情緒值得我們去努力。
002.正視自己的重要性,接受自己,悅納自己
還記得非非在7月29號的發(fā)人深省的一問。
自己、孩子和愛人的順序。
其實自己知道,應把當自己放在第1位。
和愛人的關系,要優(yōu)于親子關系。
可是實際上做的時候就會孩子為主,忽略了老公,把自己放在最后。
只埋頭想著如何照顧好孩子,收拾好家務,忙好工作,而自己的難過等都統統先放進心里。
時間久了,自己的情緒不斷發(fā)酵,最終會引起大爆發(fā)。
而且如果自己每天帶著不好的心情來做事,對孩子,愛人也是一種壓力。
只有先愛自己,自己開心,情緒穩(wěn)定了,才能以平和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和愛人。
雖然自己有時做不夠好,比如對孩子忍不住發(fā)了脾氣,對愛人不夠寬容,但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會發(fā)自內心地愛自己,才能更寬容地對待身邊人。
謝謝非非,讓我第一次從認知和心里都認識到自己的重要,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3.對未來有期待,也有信心
放下過去,收獲了釋懷與感恩,就像重新擁有了父母的深藏愛,內心充滿了力量。
正視現在,意識并真正地理解了情感引導的重要,對于孩子,對于家人。
也看到自己的重要。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對未來,希望把情感引導實踐下去。它能給我們和孩子帶來的好處是受益終身的。
特別感謝,在非非的一次分享中,還意外突破了自己長久的一個疑惑。
知道了報了那么多線上課,為什么覺得沒有效果。
因為知識和技能是不同的。
知識是聽過就知道了。
而技能,比如情感引導,寫作,讀書等,通過學習知道的是方法,要想掌握是要不斷練習的。
而要想熟能生巧,不是一次兩次就把長久的習慣思維給改正,它是需要持續(xù)的行動,改變。
看到改變帶來的好處,把它作為正反饋激勵自己繼續(xù)踐行,時間會給你答案的。
感謝情感引導親子訓練營,感謝非非,感恩遇見。
讓我現在內心充滿了力量,頭腦了有了情感引導的方法,更有信心地陪孩子開心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