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義工所在的旅店叫做青海湖奇石旅社。
老板一家姓馬,是一個回族家庭。老板是一個神秘的人,至今也未現身,店里由漂亮可愛的老板娘駐守,除了老板娘,店里還有老板的兩個小兒子,十七歲的凱莉,以及凱莉的媽媽。
一到店就問我有沒有吃飯的那個裹著頭巾的阿媽便是凱麗的媽媽。
凱麗的媽媽是一個很可愛的人。剛來的時候,我問怎么稱呼她。
她說,你要叫我姐姐。
拉莫是在這里幫工的藏族姑娘,有一次拉莫和凱麗媽媽在一起拌嘴,原因是拉莫一邊干活一邊玩手機,被凱麗的媽媽看到,結果拉莫的手機被凱麗媽媽沒收了。
凱麗媽媽也不允許我們吃辣條,凱麗和老板娘偷吃辣條的時候要安排一個人放風,只要隔壁的孩子一喊凱麗媽媽來了,一群人就趕緊把辣條藏起來,裝作什么都沒有發生的樣子。
有一次,一個旅客推門而入,想上旅店的廁所,一家人正忙著吃飯,凱麗媽媽隨口回答說沒有廁所。旅客不高興了:“我昨晚就在你這里住,你怎么能告訴我沒有呢?”飯桌上的人哄堂大笑,凱麗媽媽自己也笑得合不攏嘴,擺了擺手說:“進去吧,進去吧。”
凱麗的媽媽會和凱麗拌嘴,會沒收拉莫的手機,會不讓我們吃辣條,會小氣地不讓陌生人來店里上廁所,卻也會怕小孩子凍著,溫柔地給陌生的小孩子整理翻上去的褲腳。
有一次有一個旅客房間訂錯了日期,來到旅店的時候已經滿房了,又不巧地趕上孩子不舒服。
凱麗媽媽給母子二人把床鋪鋪好,給孩子的媽媽倒了熱水,又把自家晚上的饅頭拿來給母子二人填肚子,嘴里不斷安慰著哭泣的孩子“沒事沒事啦”。晚上要睡覺的時候,凱麗的媽媽擔心孩子會冷,特地起來給灌了一個熱水瓶塞在了孩子的被子下。
那個晚上,我看著凱麗媽媽把孩子濕透的衣服洗好掛在母子倆的床頭,心里一陣暖暖。這樣溫柔細致的舉動一點也不像那個平時大大咧咧逗我們開心的凱麗媽媽,我想這個孩子長大后想起兒時的這段旅行中有這樣的一短溫暖的經歷也會覺得感動吧。
我很喜歡凱麗的媽媽,也許是因為剛一見面的那句問候,也許是因為她和大家拌嘴溫馨的場面,也許是因為她不自知的那種可以給人帶來歡樂的氣場。這些細碎的事情也許是微不足道的,卻絕對不是無關緊要的。
我覺得凱麗的媽媽特別像《我的前半生》里面的羅子君的媽媽薛甄珠,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設,會有這樣那樣的小缺點:性格咋咋呼呼,有點小氣,喜歡啰里啰嗦,也喜歡多管閑事,但是卻本性善良,為了自己要守護的人而對抗生活。我覺得她們更明白自己心里要的是什么,因為她們知道她們該愛誰。
我們總是會對這樣的人懷有好感,因為他們有著市井小民的煙火氣,卻難得的率真不偽善,活得動人自在,真實的不像話。
我看著凱麗的媽媽時常會想到我的姥姥,那個同樣可愛,同樣愛操閑心的的小老太太。
她常常說話顛三倒四,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她會不顧晾衣服的搖桿可以操控晾曬桿的高低,執意踩著小板凳晾衣服;也會一只腳踩在低矮的灶臺上,一腳踩在地上用鏟子炒菜;每個月總會騎著她的小三輪去隔壁的村子去看望自己的媽媽和兄弟姐妹。
每一次我去看她時,總會給我用一口小黑鍋熱上提前燉好的排骨,還會給我晾上一大鍋南瓜米湯,因為她覺得我喜歡。
她總是邊裝邊叨念:“學校的飯哪有自己家的好,他們有姥姥這么舍得下材料嗎?你看看有了這些火燒還能給你剩點晚飯錢呢......“
“還有做飯的時候,不要只曉得爆花椒,爆蔥姜蒜是一味,換成茴香又是一味,也可試試韭菜花。不曉得你晶晶姐老說姥姥的飯好吃,姥姥有訣竅哩......”
我在旁邊看著姥姥碎碎念每一次都想告訴她,其實不用這么費心給我帶這么多餅子的,因為餅子放涼了吃得并不舒服。但每一次看到我說餅子好吃時,小老太太得意的小神情便不忍說出口。
于是這么多年我緘口不言,享受著姥姥碎碎念和餅子帶來的溫暖。上大學后便不再聽到那樣的碎碎念了。
直到今年妹妹上初中馬上要住校時,姥姥叮囑妹妹,“星期六日沒事來姥姥家,姥姥給你燒十幾個火燒,再帶上一罐咸菜,學校的飯哪有自己家的好........”
哦,這似曾相識的話喲!
每個擁有這樣一個人的家庭都是幸福的,那些碎碎念,那些羅里吧嗦,那些大聲的吵嚷,那些香香熱熱的飯菜.....構成了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部分,身處其中的人可能并不自知,但那些卻是每個離家很遠的人回想起嘴角都忍不住上揚的記憶。
凱麗媽媽中午又做了香噴噴的牦牛火鍋,一家人吃得很熱鬧。而此時,我有點想念姥姥的南瓜米湯,咸菜,和酥油火燒。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