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GQ中國的一篇名為《咪蒙:網紅,病人,潮水的一種方向》的文章,向大眾展示了另一個不同的咪蒙。
這個“咪蒙”在生活中既不聲討“low逼”,也不大罵實習生,她只是安靜地坐枯做在凌亂的辦公桌前,慢慢打磨一篇文章。
這個“咪蒙”做所有事情都是有“套路”的,但“套路”更多還是集中在如何“做流量”上面,標準就是,文章的閱讀量能否達到100萬。
咪蒙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南方都市報》,她在那里待了12年。“你自己識字就覺得自己寫得很棒?可是大家看不進去沒有意義。”這是咪蒙對這12年的經驗總結。
作為公眾號所有者“咪蒙”,從數據上看她無疑是絕對成功的:800萬粉絲,總閱讀數7.4億,截至2017年3月,頭條廣告報價68萬元。
今天,我們不討論咪蒙的文章價值觀和文風,只想聊聊作為一個“創業者”,咪蒙是如何從0開始漲粉,一步步把微信公眾號做大,并將其變成廣告報價最高的自媒體。
我們根據GQ中國、新榜對咪蒙的采訪,梳理了咪蒙的微信公眾賬號從冷啟動、做爆款到從其他平臺導流的各個步驟,讓你清晰地了解這個擁有天價廣告費的微信公眾號,絕不僅僅是因為聳人聽聞的標題和極端的觀點才被800萬粉絲狂熱喜愛。
如何冷啟動
咪蒙在2015年9月15日才發布第一篇文章。
那時候,微信公眾大號已經山頭林立,很多大號都是因為開設時間很早,粉絲數量較大。想把一個公眾號做起來在此時已非一件易事,很多人勤勤懇懇寫了一年的公眾號只有幾千粉絲是極為常見的。
但咪蒙只花了兩個月就把粉絲做到了40萬。
讓我們看一下她的冷啟動路徑:
第一步:試水感情類文章
試水《女友對你作?你應該謝天謝地,因為她愛你》等感情類文章
——每篇閱讀量在四萬左右
第二步:另類角度寫影評
用另類角度寫了一篇影評《〈港囧〉:斗小三的正確方式是,你要有很多很多錢的》
——閱讀量在百萬左右
第三步:吐槽類影評
2015年10月發了五篇影評,猛烈吐槽的有《〈九層妖塔〉妖你媽啊》
——不僅傳播廣,還收到投資方的合作邀約
第五步:走進大眾視野
發布了《致賤人:我為什么要幫你》和《致low逼》這樣能引發大眾共鳴的文章
——三天內粉絲量從二十多萬漲到一百多萬
現在去查看咪蒙的公眾號,即使是最初發布的那幾篇文章,閱讀量也均達到10W+了。但作為一個新開的微信公眾號,在粉絲數量很少的情況下能夠做到四萬多的閱讀量,可見咪蒙自身的寫作功底也極為強大,僅靠內容就可以引起大量傳播。
用“內容”作為競爭壁壘是最牢固,但也是最難建立的。
最值得分析的是咪蒙選擇的領域和題材,情感類文章是女性群體最愛看的,而正在熱映的電影是大部分只要去影院貢獻票房的人想要發表評價的,選擇這兩個方向作為冷啟動領域,討巧又博眼球。而那些想對電影吐槽的人,被咪蒙用其犀利而尖銳的語言,暢快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因“感同身受”以及“引起共鳴”而轉發的人應該占大多數。
其次,咪蒙通過兩篇標題驚悚的“吐槽文”,牢牢地抓住了大家的眼球。
《致賤人:我為什么要幫你》和《致low逼》這兩篇文章,讓咪蒙產生了質變,完成了從二十萬到一百萬的瞬間質變,吸粉能力暴漲數個量級。
這兩篇文章表達了很多人生活中無處宣泄的憤怒情緒,他們在轉發文章的同時,也在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就像咪蒙在如何做10W+文章中提到的一樣:這是一種價值觀的輸出。
不論這個價值觀正確與否,咪蒙文章的首要作用是將生活中壓抑的情緒宣泄出來,讓讀者在看文章的時候感到很“爽”很“暢快”,這才是最重要的。
冷啟動路徑,如果選擇這類題材發揮,并表達你鑒定的情緒,一定能找到“感同身受”的人。
如何做爆款
冷啟動之后,如何打造一個接一個的爆款?
咪蒙自己給出了答案。在她公眾號發布的一篇名為《如何寫出閱讀量100萬+的微信爆款文章?》的文章中,咪蒙總結了12種方法:
1.選題要緊跟熱點
2.切入點要獨到
3.標題要能引發好奇
4.標題要簡單粗暴
5.觀點能顛覆常識
6.表達情感共鳴
7.輸出價值觀
8.文章跟“我”有關
9.文章對“我”有用
10.文風足夠有趣
11.大家一種不看就有損失的感覺
12.文章最好有點逼格
咪蒙還貼心地通過自己的發文經驗來舉例,什么樣的標題能夠吸引更多人。
顯然,咪蒙不僅在微信公眾號里教讀者如何手撕自己討厭的人,也會將自媒體運營心得教給那些心心念念著10W+的新媒體運營們,她的行為放在什么時候看,都是一種“樂于分享”的特質。
不論你是否認可,以及贊賞她的分享,咪蒙制作了爆款,把她的分享傳遞給了更多的人。
一切只為流量
“我可以影響到兩百萬人,但是我取了一個只有幾十萬人(會看的標題),我就只能影響這些人了,好可惜啊,我覺得可惜。”咪蒙說。這是一種傳播學寫作,她首先需要把自己的聲音傳達出來,“哪怕是錯的”。
咪蒙很后悔曾經聽完張小龍的演講后,給自己的文章起了“冷靜的標題”。顯然,冷靜的標題并不適合她的公眾號的粉絲們——當天,這篇文章的閱讀數很差。
閱讀數直接影響著微信公眾號的傳播,以及接下來頭條廣告的費用報價。
這么愛吃小龍蝦的咪蒙,怎么會做這樣的蠢事?
所有的公眾號標題、立意,都會根據流量來編排。
因此,咪蒙的公眾號更像一個“照妖鏡”,文章的閱讀數直接反應了當下網民們的閱讀品味和價值觀。
也許稱其為“女性網民”更為合適,因為咪蒙是微信女性用戶收藏文章最多的公眾號。
“熱點、金錢、性、暴力。”這些是咪蒙公眾號里面閱讀量最高的文章。在抓眼球的影響因素之外,更直接地折射了大部分人在移動端上消耗的時間,都已深深陷入了這七個字的巨大漩渦之中。
努力是咪蒙最強大的競爭壁壘
現在看起來,爆款的打造流程并非無跡可尋,但直到現在,咪蒙還是會親自操作每一篇文章。
月入千萬的她和其他寫作者并無二致。工作時,一個人、一臺電腦,以及長時間的枯坐,這就是咪蒙每天十小時以上的生活。
常常在凌晨2點后才走出辦公室的咪蒙,甚至在得知自己已經得了“宮頸癌前病變”時,仍然在不停地寫稿或者開會的路上。
新榜在對咪蒙的專訪中寫到:
她自己也在文章中數次提到熬夜寫稿的生活,據說一度靠意志和止痛藥在死撐,“比如昨天吧,上午10點開始,寫兩篇稿子,一動不動寫了整整12個小時,直到晚上10點。然后跟編劇們開會,開到凌晨3:30,今天又要爬起來寫稿,又是兩篇”。
這就是枯燥無味、極費腦力的公眾號寫作者的生活。
相比其他“大V”,或者稱其為內容創作者,他們將自己的公號交給自己的團隊或助理打理的方式和咪蒙相比,可以看到咪蒙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她真正努力的結果。
關于“努力”這碗雞湯,咪蒙也曾經在新榜采訪時提到過:
老實說,我從傳媒轉到影視,最開始我是很屌的,很有精英意識,老子是南方系嘛。影視感覺是我輕輕松松做一下就能完爆那些同行的。結果進來了,我有兩點發現。
第一這行的人真的太拼了。別說周末了,春節不放假都是正常的,放假才是賺到了。我們從來不加班……因為我們根本沒有下班的概念,只要醒著,你就得工作。
我感覺進了這個行業,每天都是高考前的狀態;其次這行才是拼專業的,我越做,反而對影視行業充滿了敬畏。感覺這一年多,就是不斷發現自己上個月是個傻逼的過程。所謂進步和成長,就是這樣吧。
“創業者”咪蒙是成功的,不論看客們有多不滿,抨擊有多熱烈,事實上,她已經遠遠脫離了追求10W+的隊伍,站于100W+“階級”的前列。
作者|鄭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