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聽著耳熟嗎?
最多就是從父母對孩子說的,還有所謂的朋友說的,還有老師們說的。
聽過這句話的,肯定會會心一笑,可能你被說過這句話,也可能你說過這句話。
之前A在談戀愛,發現有段時間不開心,問過原因才知道,原來是三觀不符,男朋友經常耍小性子,經常把自己搞的不開心,她的工作也不被認可,種種價值觀不符。我聽完之后第一句就是:“分手,三個月之內一定會分手,這種戀愛談得太沒有意思了,我是為你好,趕緊分了吧。”之后再問她的時候,他們還在一起,現在我想想,當初怎么會講出這樣的話呢?我哪里是為她好,我只不過覺得這樣的人這樣的愛情不應該繼續下去而已,完完全全是出于我個人的想法,把話說出來很輕松,只是為了貪圖自己的口舌之快,也并沒有認認真真地思考過她的感受。
這是所謂的“我是為你好”,是自私的,是讓人感到心寒的,因為這句話打著為別人好的旗號去宣泄了自己不滿的情緒,并沒有給當事人力量。
最多的是從父母嘴里說出來這句話。
剛好昨天看了《歡樂頌2》,關于關關父母與謝童見面那一集,表現尤為突出的是關關的媽媽,第一次見面就是打著為你們未來好,為關關未來好的旗號來的,問謝童在哪里做什么工作,收入怎么樣,房子有沒有著落,這些很現實的問題,但謝童是“桀驁不馴”的,哪有那么多條條框框,這些東西根本就不是人家的追求,后來,關關的母親,越說越過分,越說越激動,謝童招架不住,起身就離開了,關關也追出去了。
關關拉著謝童的手奔跑著,吶喊著,實在是受不了母親如此說法。關關對謝童說,無論你在哪里工作,無論你收入是否穩定,有各種所謂的現實的問題,我都不管,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和愛情在一起。謝童緊緊地抱住了關關,大概是是因為關關懂他吧。
如此的“我是為你好”,是最普遍的現像,覺得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孩子一定要聽父母的,no,正如關關所說,我是獨立的個體,不是我父母的私有財產。
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覺得關關母親是真的為了關關好嗎?
是的,她站在了母親的角度,覺得關關的未來一定是穩定的,對象一定要有正兒八經的工作、背景才能夠在一起,未來才不會那么累,才能放心地過一輩子。為人父母的,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穩穩當當的,有房子車子,有穩定的收入,不受任何的苦,大多數父母都希望這樣的,這是作為母性的本性。
不是的,因為關關媽媽只是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希望孩子怎么怎么樣,但并沒有嘗試站在關關的角度去思考,她只知道孩子應該聽我的,孩子應該是這樣做的。關關是怎么想的,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也沒有按照她畫的路線去走,當然會生氣。每一個人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后都會想法設法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可能這種生活是不穩定的,可能這種生活在父母眼里是不靠譜的,但沒有關系,我能靠自己的能力存活下來,我能開開心心的去追求我想要的,就已經夠了。
我也想起我爸媽最近跟我聊天的內容了,大概也是這些東西,什么在哪里買房,什么時候結婚,你要存多少錢等等,我爸說,你不這么走,我的棋就不好下了,我媽說,趁我還能干點事兒,你早點結婚,可以幫你帶小孩云云。
說是為我好,可以幫我減輕負擔,我聽了之后,立馬拒絕了他們的想法。我說這是我的生活,我會自己想辦法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你身上有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呢?應該免不了吧?
什么是真的為你好?
大概是這樣的,一開始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進來,因為即使你的想法很好,但也不一定適合。先嘗試了解對方的全部想法,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問題,再適當給些自己的建議,不要站在對立面,否則永遠不可能達成共識。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你要想一想,真的是為對方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