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庫伯(William Cowper)說得好:吵鬧的人總是理直氣壯
最大的兇手是擴音器,商店用來播音樂,小販用來沿街叫賣,廣告車用來流動宣傳,寺廟用來誦經唱偈,人家用來辦婚喪喜事,于是一切噪音都變本加厲,擴大了殺傷的戰果。
四年前某夜,我在臺北家中讀書,忽聞異聲大作,竟是辦喪事的嘔啞哭腔,經過擴音器的“現代化”,聲浪洶涌淹來,浸灌吞吐于天地之間,只憑其凄厲可怕,不覺其悲哀可憐。
早在兩百七十年前,散文家斯迪爾(Richard Steele)就說過:“要閉起耳朵,遠不如閉起眼睛那么容易,這件事我常感遺憾。”
更有一點差異:光,像棋中之車,只能直走;聲,卻像棋中之炮,可以飛越障礙而來。
意志薄弱的你,聽誰的說詞都覺得不無道理,尤其是正在侃侃的這位總似乎勝過了上面的一位。于是像一只小甲蟲落入了雄辯的蛛網,你放棄了掙扎,一路聽了下去。若是舌鋒相當,場面火爆而高潮迭起,效果必然提神。可惜討論往往陷于膠著,或失之瑣碎,為了一些垃圾問題可以爭議半小時。
慈說得好:“與他人爭辯,乃有修辭;與自我爭辯,乃有詩。”修辭是客套的對話,而詩,是靈魂的獨白。會場上流行的既然是修辭,當然就容不得詩。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后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海明威 永別了武器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海明威 老人與海
現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有的東西你能做什么。——海明威 老人與海
聰明地勤奮,合理地利用趨勢,是這個時代科學地改變命運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