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期間,杭州好友找我過節,順便相互分享最近的成長。我歡呼雀躍地告訴她自己最近在閱讀上有了質的突破,從曾經每天強迫自己讀一個小時且完不成到現在每天主動抽時間讀我感興趣的內容;從對著書發呆不知道思考什么到現在多本書一起看,把很多知識結合起來思考。朋友聽說后為我高興,還不忘補充道:這是因為你找到了閱讀的內在動力。很多事情,一旦找到了內在的動力,人就會主動去完成。
我試著回憶這段時間的經歷,到底是什么刺激并給予了這樣的改變呢?
1、開始吧:得意,忘形,覺察自我
某個周末下午,點開了好友何老師發在朋友圈《人是一輛欲望行駛的列車》的音頻鏈接,兩個小時,屏息凝神聽完。作為一個主播和朋友瞎聊天節目,聽完后印象深的少。那為什么還能聽的那么專注呢?我想,這主要來源于張瀟雨對自己一年真實而猛烈的自我解剖,那解剖仿佛發生在我自己身上。這也讓我不得不想起去年和他相似的自由職業者經歷。他比我敞亮多了,敢說自己懶,自己愛打游戲,我卻一直表現出“我要改變世界”的超(xu)人(wei)狀態。
連續兩周,每個上下班的公交車上、睡前,都會聽《得意忘形》,44期,約50小時時長,我大概花了100個小時才聽完。聽的過程中,能記住的不多,感興趣的內容很多,質疑的更多。從這斷斷續續的收聽過程中,我開始對“自我”、“快樂”、“語言的陷阱”、“認知世界”等詞語有了興趣,試圖在節目之外探究節目中嘉賓隨口講出的內容。
大概,那是一個新的世界,我未曾挖掘的有趣世界。
時常唏噓,同樣是數學系畢業,嘉賓何峰可以侃侃而談群論和群論發明者伽羅華背后的故事,我卻一直懊惱群論太難懂;每天都在追求快樂,嘉賓學霸貓老師可以結合東西方文化講快樂的本質;就連時裝文化,嘉賓唐霜老師可以講的那么深刻......(這段意思是這個節目之所以好,除了因為主播,還有過硬的嘉賓質量)。
總之,觸動很大。這種觸動不是和這些有內容的人之間強烈的對比,而是沒有任何功利地相信“這個世界上那么多前人的思想如果能挖掘和學習,活著也就值了”的信念。很希望身邊有個導師,他能告訴我該怎么辦,我要怎么去探究這些知識。想了一圈,找不到。
某個下班比較早的晚上,想去書店看看有沒有新發現。
2、承認吧:你為之孤注一擲拼盡全力努力獲得的東西并不是你想要的
我在書店走了一圈,翻了很多書都沒有興趣。正準備離開時,看到靠近門口書架上的《了不起的蓋茨比》。聽朋友說同名電影很好看,因為書很薄,索性拿來讀讀。捧起這本書,三小時看完,興奮又失落。
興奮不是因為我發現了一個成功的秘訣,而是我很欣賞書中傳遞給我一種我想表達卻一直懷疑的想法:你為之孤注一擲拼盡全力努力獲得的東西并不是你真心想要的。你時常以為生活中會有希望,努力就會成功,所以每天像蓋茨比一般守望著的家門口遠處“綠光”,期待“綠光”有一天能照耀自己。最終,那道“綠光”來到你身邊,告訴你曾經所有的期待都是幻想。
過去的這幾年,我都被一種很強烈地正能量包圍著:“我要努力,我要奮斗”。這種自我激勵,給了我無限能量的同時也給了我諸多不安。我很想找人傾訴這種體驗,又很難描述出來。
制定周密的計劃,改善自己的身份;努力樹立某個標簽,又在某個崩潰的夜晚訴說真實。
…...
看完這本書,熬夜看了同名電影,我很坦然接受了自己就是“普通人”的事實。這種普世的“普通人”其實和你出生、性格、后天習慣等都有關,陪你一起成長的,改不了。
如果認定自己是普通人,那生活的意義在哪里?
我想起了一直沒看明白卻莫名覺得很值得看的一本書——《社會動物》,重新讀。
3、思考吧:如何在普通生活中找到縫隙,讓光進來
《社會動物》這本書最巧妙之處在于,你可以跟著主人公哈羅德一起走完從孕育、出生到死亡的整個生命歷程。在一生的生命歷程中,了解人意識、潛意識如何相互作用。
曾讀這本書,糾結于晦澀難懂的哲學術語和很多科學家的名字,擱置了很多次。這次讀,對主人公每段生命歷程中做事、思考和人的潛能、動力都格外感興趣。比如,關于理性主義、人文主義的爭論科?政治變革的終極意義是什么?更深層次成長的退休后生活是什么樣?
不禁感慨,自我和世界都是深邃的奧秘,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探究,而這些問題本就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要不然,人們為什么說“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就是最好的教科書”。
被朝九晚五的工作磨平的我們,是不是已經失去了對生活問題探究的熱情?
以此書為中心,我找到了探究人文知識的熱情,也開始去探究關乎自身及人類(說的有點大,但真的是這樣)更深層次的問題。
還記得去年10月份,我著了魔一樣打卡健身,后來這段激情在100天后消失。最初健身的一個月,確實給了我無窮多的自信和激勵,但都是在教練的幫助下進行,學術上說法是外在動力的刺激。今年,這段經歷和去年有本質的區別,自發完成,沒有曬朋友圈,無人幫助和鼓勵,經過很多無人分享興奮和孤獨的時刻。一段無人問津的質變之旅,也恰恰說明:內在動力幫你找到真正喜歡的事,刺激你繼續堅持下去,在未來的生活中。
人的成長是個緩慢向前的過程,很多事情充滿了巧合和不期而遇,關鍵是你要在探索的路上。我回憶起來,還是比較感謝自己能一直迷茫著,思考著。盡管此刻大腦中有很多個未解的問題,從沒想過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