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一個人就像做春夢,醒來發現落葉滿地,不知不覺已是秋天。而嫁一個人就像對棋,入陣方知落子無悔,窮心窮力求個和局。
婚姻是人生最常見的結伴而行的方式,烈馬青蔥是一程,平湖泛舟也是一程。
沒有人會真心覺得婚姻有意義,或者非結婚不可。
中秋節跟朋友回家了,曾經一個人走的這條線路,變成了兩個人。戀愛談到一定階段,沒了當初愛的熾烈感,卻又稱不上不愛,能遇見的結果無非兩個:要么是順理成章的結婚,要么是猝不及防地分手。
每一種結果對我來說都懷有同等幸福的可能性。無法做出選擇,我開始思考,結婚到底是為了什么?
美國媒體稱,選擇結婚的中國人正在變少,與中國受教育女性群體的壯大有關。她們不再將婚姻作為獲得安全感的唯一途徑。“她們受教育程度比較高,又有不錯的收入,就失去了結婚的經濟動力,一定要等遇到合適的人再說。”
如果結婚是為了一間房子,一個孩子,一輛車子,一些票子,那結婚就毫無意義可言。
一個連自我物質滿足都不能的人,又怎么能真切體會到兩個人共同努力的心酸與小確幸呢?又怎么能以一顆寬大的心包容婚姻里的瑣碎家常呢?
是為了安全感嗎?
如果你能自食其力、又知安身立命,一心一意構建自己的生活,買喜歡的東西,交可愛的朋友,每天過得充實安心,安全感又何須一紙婚書來保障?我們通常都是帶著期待步入婚姻的,在構建親密關系過程,試圖通過婚姻,來彌合我們對于安全感的渴望,對于自我價值的穩固確認。如果婚姻中只有單方面索取的心理需求,即使做了種種努力,也不會得到內心滿足。
是為了找一個依靠嗎?
這是所有結婚理由里我最想得到的一個。我所說的依靠,是有時候加班到很晚,抹黑開門時的那份失落可以變成,當我加完班走在清冽的風中,看著萬家燈火,知道有一盞為我而亮的那份暖心。
婚姻是給漫長的余生找個合伙人。
當意氣風發、英俊倜儻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突然遭受脊髓灰質炎的打擊時,周圍的人都預料這個家世顯赫的紈绔子弟富二代,從此能頤養天年就算幸運。沒想到,妻子埃莉諾的悉心照顧讓他積極康復,并鼓勵他重新走上政壇。
丈夫風流軼事的傳聞,也曾深深傷害了她好強的心;他忙碌的政治生涯,也難以細心照顧到家庭生活;甚至很多時刻,還需要她全方位協助和支持。和很多安享尊寵的上流社會婦女不同的是,埃莉諾以自己一生的踐行,彰顯著一個獨立女性對于婚姻使命的深刻詮釋。
年少時隔壁班的男人對你笑一下,露出麻將牌一樣整齊的牙齒。你想,哇,要是以后能嫁給他多好。長大了旁邊格子間的男人又對你笑了一下,你想,唉,牙白有什么用,人好有什么用,真誠有什么用……其實你也不知道什么有用。
婚姻就是這么難,要喜歡,還要有用。
只找喜歡的或只找有用的,都不難。
可你既希望他翻手為金覆手為銀,又期待他微微一笑很傾城;你既想找書里的人,兩個人一起笑,笑完好好過日子,又不想柴米油鹽里打滾,熏壞了滿身仙氣。
在贏和愛之間挑選和被挑選之間找到平衡,就是婚姻。
回他家見他父母時,作為老師的爸爸對我們說:書上說了很多關于幸福的形式,但誰也說不出幸福的形式到底是什么?看你媽跟著我,一輩子沒有享過一天福。
說著,轉頭看著坐在旁邊一生風雨同舟的妻子,被一道道溝壑填滿的黝黑的臉忽而就堆滿了笑,看著妻子的眼睛閃著光。
“是啊,撫養三個孩子長大,每個都是大學生。”媽媽回饋一樣的笑容。
我想,這就是幸福的其中一種形式,也是結婚最有意義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