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自公眾號“醉解紅樓”,如需轉(zhuǎn)載請先聯(lián)系并注明出處,感恩
探春的命運,在書中早有明確的提示,只是具體怎么展開,卻是一個難題。探春確實是遠嫁了,但這是誰的意思呢?是如高鄂的續(xù)書中,是賈政做主將其遠嫁了,還是另有其他權(quán)貴人士決定的呢?
01
在前八十回里,有一個情節(jié)不容忽視,那就是在第七十一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鴛鴦女無意遇鴛鴦中給賈母慶祝生日的時候,南安太妃也來拜壽,同時也看了府上幾個女孩子。彼時來拜見南安太妃的有,薛寶釵,林黛玉,探春和史湘云。史湘云原本就和南安太妃認識,而且她是史府里的人,林黛玉是林家的,薛寶釵是薛府的,而只有探春是賈府的千金,所以如果南安太妃當時本來就是懷有探看的目的,那么探春基本上算是唯一符合其要求的人選了。
02
如我們之前分析的,虎兔相逢的時刻,南安王繼位,南安太妃如愿以償,不負在馬道婆處點了每天四十八斤燈油許下的愿心。南安王繼位之后,為了剪除異己,以殉葬為名,將無所出的元妃賜死,北靜王也因為爭儲失敗,被邊緣化,從此賈府失勢。這個時候,賈府諸艷的命運就開始各有所歸了。
在繼位之初,南安王最擔心的就是邊疆戰(zhàn)亂,因為朝代更替的時候內(nèi)部統(tǒng)治最薄弱,最容易給敵人鉆空子。這個時候和親就能起到穩(wěn)定邊疆局勢的作用。可是,送誰去和親呢?南安太妃自己的公主肯定是不愿意送去的,于是南安太妃想到了探春?,F(xiàn)在賈府已經(jīng)失勢,還有大筆的虧空,賈府無非剩下一個空架子,這個時候,哪里還有他們挑肥揀瘦的余地?而作為補償,南安太妃可以送一筆厚禮作為認親的禮物給賈府,賈府的虧空也就能獲得緩解,這也是日后賈府得以歸還虧空的原因。于是,盡管賈府萬般不舍,南安太妃還是認探春做干女兒,將其嫁到了南部海疆,于是,有了在三月三放風箏的季節(jié),探春作為南安太妃的干女兒嫁到了南部海疆,成為賈府第二位王妃。
03
不過,和第一位王妃不同,探春這個王妃是無法幫到賈府的,除了一次性的出賣費用,探春給賈府換來了短暫的安寧日子,使得賈府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nèi)歸還虧空,不至于被朝廷治重罪。只是,因為虧空之巨,賈政賈赦賈珍等的官位都被削去,世襲的福利也沒有了,從此只能以平民的身份活著,于是只出不進的生活,導致他們只能不斷變賣財產(chǎn)或者出售丫鬟來度日,于是有了眾位丫鬟的悲慘命運,于是當寶玉和寶釵準備成親的時候,只能把襲人等姿色女紅俱佳的丫鬟賣掉以幫助解決經(jīng)濟上的困難。襲人被賣給了蔣玉菡,自然襲人是上等人才,所以賣了有上千兩的銀子,解決了燃眉之急。于是襲人臨走的時候悲苦異常,苦求“好歹留著麝月”。
04
在高鄂的續(xù)書中,探春是由賈政遠嫁到海疆的,其實這個是違背人倫道德。作為父母,就算是不喜歡的子女,一般也不會加以坑害,更不用說喜歡的子女,這是做父母的人之常情。同樣在書中第七十一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鴛鴦女無意遇鴛鴦,開篇也有一段講述賈政心態(tài)的話,書中說,話說賈政回京之后﹐諸事完畢,賜假一月,在家歇息。因年景漸老,事重身衰,又近因在外幾年,骨肉離分,今得晏然復聚于庭室,自覺喜幸不盡。一應(yīng)大小事務(wù),一概益發(fā)付于度外,只是看書,悶了便與清客們下棋吃酒,或日間在里面,母子夫妻共敘天倫庭闈之樂。由此可見,賈政本身是很珍惜骨肉團聚的,并不希望日后再遭受骨肉分離之苦。探春的判詞和曲牌是分骨肉,這是非常凄慘的,并不是人所情愿的,要不也就不叫分骨肉了。骨肉離分,焉能不痛?這怎么會是賈政自己愿意做的安排呢?探春算是賈政唯一的女兒,也是賈寶玉唯一的親姐妹,再怎么說,賈政也不會如此糊涂,非要將其遠嫁到畢生看不到難以團聚的地方,這不是刮骨之痛么?所以探春的命運應(yīng)該是被迫遠嫁。
05
我們來一起看看探春的判詞,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關(guān)于探春的判詞和圖畫是
后面又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
也有四句寫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在圖畫中,探春是哭著出嫁的,這能是心甘情愿的標志嗎?雖然說女子出嫁總有悲傷,可是這種標志各人命運的圖畫中,每一個細節(jié)都昭示著一些不能明說但是很關(guān)鍵的信息。這里很明顯是說探春之遠嫁是情非得已,也絕對不是賈府的安排。
判詞中,說探春是生于末世運偏消??梢灾捞酱旱拿\絕不是一件好事。雖然她嫁做王妃,是富貴的出路,按理說應(yīng)該是好事,可是說她運偏消,是因為這次遠嫁并不是好事。這個王妃,意味著畢生難再回漢地,將與親人終生分離,誰能說這是一種運氣呢?探春雖得貴婿,可惜代價太大,對于這個立志出人頭地干一番大事業(yè)的女孩子來說,實在是一種悲劇。
06
遠嫁的時間在清明時節(jié),可知是和元春出事同一年。元春是在元宵節(jié)前后被賜死的,之后三月十五日賈府虧空被查出,如《紅樓夢》一開始講到甄士隱家在元宵節(jié)丟失愛女甄英蓮之后,全家陷入悲痛和災(zāi)難,緊跟著三月十五日緊鄰葫蘆廟著火殃及全街,甄士隱家就在隔壁,所以受害最重,想必也是因為四大家族的牽連關(guān)系,一旦薛家的葫蘆廟案被重審,賈府勢必受到牽連,可能就被查出了巨額虧空。從三月十五虧空事發(fā)之后,如果南安太妃提出認探春為干女兒,賈府是絕對不敢不答應(yīng)的。所以就有了清明節(jié)將探春遠嫁海疆,充當和親角色的事情。探春雖然走了,但是賈府因此躲過一劫,至少虧空之事因為探春認了南安太妃為干媽,得到不少錢財補償,才能得以順利解決。
07
所以,探春的一生命運就成為賈府命運的轉(zhuǎn)機,可惜從此骨肉分隔千里之遙,畢生再無見面機會。這是一場《紅樓夢》,也是一場《南柯夢》。讓人不禁想起寶琴借那個外國美人之口吟出的五言絕句,這首詩,可能是探春后半生命運的寫照。第五十二回俏平兒情掩蝦須鐲勇晴雯病補雀金裘中,當時在座的美女有林黛玉,薛寶釵,薛寶琴,邢岫煙,后來又叫來了史湘云和香菱,單單缺少探春。寶琴說起八歲時跟隨父親在南國海疆見過一個真真國的女孩子,彼時年齡十五歲,長相美麗而打扮英武,還配著倭刀,據(jù)說她她通中國的詩書,會講"五經(jīng)",能作詩填詞,并背了一首這個真真國女孩子所做的詩,“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島云蒸大海,嵐氣接叢林。月本無今古,情緣自淺深。漢南春歷歷,焉得不關(guān)心?!?/p>
你看這首詩,朱樓夢,不就是紅樓夢嗎?水國吟,不就是探春遠嫁的南疆水國嗎?想必探親將來和親遠嫁的就是這個真真國,所謂真真國,恐怕就是與我們一水之隔的日本,或者是指彼時被荷蘭殖民的臺灣,因為這個女孩子配著倭刀。所以,有可能探春就是做了與真真國和親的犧牲品。
08
關(guān)于探春的曲牌是
〔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挚迵p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這首曲子多么凄涼,很明顯,是迫不得已和父母分離,一去三千里,誰會愿意?。【退闶亲鐾蹂衷趺礃?。所以探春的命運之悲,其薄命確實也不下于黛玉等。
南安太妃將探春遠嫁還有一個原因,因為探春太能干了,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這一點在南安太妃第一次在賈府看到探春的時候就能看出來的。探春的個性,才華,是寫在臉上的。你看林黛玉第一次來到賈府,第一次看到探春,在林妹妹眼中的探春是個什么樣子?在第三回金陵城起復賈雨村榮國府收養(yǎng)林黛玉中,林黛玉看到的探春是“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北藭r探春和黛玉均是小孩子,可是探春的顧盼神飛已經(jīng)是不能遮掩,無法忽視的了。
09
可見南安太妃初見探春也必定有類似的判斷。如果探春因為賈府和北靜王的和諧關(guān)系而嫁給北靜王,成為北靜王勢力的一支,將會成為心腹之患。因為探春的個性才華和見識應(yīng)該說是集中了寶釵和王熙鳳的優(yōu)點,是不可小覷的對手。如果探春嫁了北靜王,那樣賈府和北靜王就能形成新的勢力,成為南安王的新對手,這和當時南安王努力剪除異己的努力相矛盾,是絕對不容其發(fā)生的。所以探春雖然得到了貴婿,可惜對賈府并無好處,相反還削弱了賈府的實力,因為探春的才華,實在是嫁給誰都能旺夫,都能增強賈府勢力的。所以探春即除,賈府之敗也算是無法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