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ok
【日期】:2023.12.11
【題目】:人生日常 人生不如常
【用時】:40分鐘
【正文】:
一陣咳嗽聲,又一陣咳嗽聲…
今日愛人出差,且咳嗽的程度比昨天猛烈;
倒好了溫水,在家吃的藥和出差吃的藥都準備好了;
去陽臺上輕聲告訴他下;
他也溫和回應:好的;外面冷,進去多睡一會兒。
看看時間,5:55;差5分鐘鬧鐘;
發卡個日簽和彩虹卡,便是今日啟程。
坐下來,我的咳嗽不止;
喝了幾口水,不見得緩和;
寧靜、寧靜、寧靜、寧靜;
就在這個當下,心中默念了四遍后,不咳了,只是有些喉嚨癢。
還是心里著急了,身體會因為緊張收縮而咳嗽局促。
他吃了藥,帶了各一板,可以的,比不帶好且選擇了便利的方式。
尊重,不代表他要接受我的表達和方式;看見,選取對自己有利可行的即可。
亦既:
尊重是聽見并感謝,但不一定滿足。
聽見是有回應,一個默首、一個含笑、一個展顏、一聲收到…
感謝也同樣有回應,也許不一定有外在行為表現,但用心來看在互動中會有細微變化。
例如:
說話聲溫和、臉上的笑意漸豐、出門惦記著帶點啥回…
出門時,說了句:口罩要帶哈;
其實是關心,
但關心的表達方式不太合適時,就會是壓力和變相說著:你有點蠢??,或者你沒做好,亦或者是我是對的,你需要聽我的
這句話多余??
出門時,他頓了一下??
在這個冬天,他哪里不知道需要戴口罩??
只需,看著背影就好啦??
為什么不上去抱一下呢??
算了,一大早的
我倆都咳,且他需要愛的方式是自由和自我決定
用他喜歡的方式,而不是我喜歡的方式,這樣他更容易接受和舒服
無論是孩子、愛人還是父母,愛他們如他們所是,而不是如我所愿。
我們在這一年的相處中,逐漸走到了現在的相對融洽和彼此自在,少不了他的觀察、理解、換位和包容。
說過傷人的話都在,發生的爭執與沖突覆水不可收;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一次次不再退讓的激烈,表達了各自的觀點和和而不同。
他不再害怕我毛了一聲不吭就離家出走,因為有娃,有牽掛;
他也不再害怕我不說話把臉陰沉下來;
也不再擔心我陷入到學習模式無法自拔??
我也不必惴惴不安于他的指責和“挑剔”
也不必小心翼翼于小事件引起的暴怒
我們都在成長,成長的速度遠不及我們老去的速度和孩子長大的速度。
但沒什么可擔心和焦慮的,因為與其焦慮內耗,不如一步接一步,收藏和沉淀過程中的好。
我不知我何時老去,
不必醫美,不必拉皮啥…
自然而然地老去,
在這個不知何時中,
保有最樸質,去每一天的自己去相遇。
一年365/366天,
看似重復,其實從來都不重復。
簡單的事情,可以斷舍離、可以遞進、可以回味。
當我還年輕的時候,
我沒有想過我會老;
當我還年輕的時候,
我沒有意識到我會老;
當我年輕的時候,
我沒有意識到年歲會如此快速的帶來身體的變化;
當我年輕的時候,
我沒有意識到時光越來越短暫;
當我年輕的時候,
我沒有意識到他和我的關系走向;
當我年輕的時候,
我沒有意識到我需要有不得不被人照顧的時候;
當我年輕的時候,
我沒有意識到父母的嘮叨;
當我年輕的時候,
我沒有意識到父母叨叨背后的擔心和恐懼;
當我年輕的時候,
我沒有意識到讓父母不擔心也是一種無禮與傲慢;
當我年輕的時候,
我從來都沒有覺得很多事情突如其來;
當我年輕的時候,
年輕…多好~
雖已不再小年輕,
但多了一份份責任、一份份懂得、一份份不易、一份份盡力而為與全力以赴;
雖已不再小年輕,
但多了一份放下和選擇。
我,好像不再年輕;
但卻從未后悔;
上學時,很自大地說過:無論錯的、對的,我都是對的。
現在也一樣,未曾改變;
然而在我是對的之外,也能去品嘗對方的對。
很多對錯,并沒有絕對;
角度、立場、需求和表達不同;
很多對錯,有嚴格的絕對;
尊老愛幼。
時光是個很好的朋友,
重重走過的路,淺淺地說;
躊躇走過的路,堅定地說;
迷茫走過的路,清澈地說;
時快時慢的路,含笑地說。
新的一天出發咯,
雖然慢如蝸牛,卻有著在陽光下反光的蝸牛蛋白肽??
20分的小文,順著心和手到了快7點了;
穿衣、整理,出門買早點;
今日復校,久違了。
【覺察】:
走過的路,心記得;
愛他如他所是,不是如我所愿;
對于父母,尊重大于要證明被尊重;
對錯好壞以尊重為前提。
【行動】:
1、掃地
2、整理內務
3、開始在《清醒的活》分享稿中找感覺;太久沒用PPT了,不知道感覺是否還在,太未知了。
4、一字一步一頁(今天下雨,也可去公園走走)
5、如心姐分享的,特別棒:
傾心細聽
嘗試追溯過去
重新檢視你的動機
把煩惱寫在沙上
這個可以換種形式來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