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很受挫,因為公益咨詢已經按要求達到了咨詢量的上限,收費咨詢啟動了,然而,開展地并不順利!我也有掉入谷底的感覺!
做公益咨詢時,朋友圈發了兩次,20個名額一天內約滿!雖然不收來訪者的錢,但得到來訪者的信任就是我無限的動力,所以每個咨詢我都充分準備,全身心地投入和付出!當然,我收獲了每個人的感謝和好評,甚至有來訪者對我說:幸虧遇到了你,否則我不知道還要迷茫多久,甚至我都可能抑郁了!我看到她們發自內心的在朋友圈幫我宣傳或轉發,甚至發給我紅包打賞以表感激!更欣喜地是看到他們走出迷茫和困惑,一步一步朝著探索的方向努力前進!所有的這些都完全超出我的預想,也讓我成就感和自信心爆棚!
然而,公益是有限的!第一,我還沒有完全只做公益的條件,我不是官二代更不是富二代,我也是要養家糊口!第二,如果我永遠不收費,我對自己的業務能力要求就會降低!“反正我又沒收你一分錢,我能幫到你多少就幫到多少,我不虧欠你,也沒有對不起自己!” 如果是做收費咨詢案例,心理就完全不同了,“我收了人家的錢,那一定要人家感覺物有所值,最好是物超所值!否則我的口碑就會越來越差,更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和來訪者的信任”,基于這樣的心理,我對自己的業務能力的要求一定不會縮水,反而會逼著自己不斷去提升和成長,長遠來看,這對我和來訪者是雙贏!第三,且不說我學習生涯咨詢投入了多少時間和精力的成本,單就每次咨詢和來回路上的時間以及為咨詢前做的準備、咨詢后的總結、督導老師的專業督導,這些時間加起來也是個不短的長度!我記得上學時老師就告訴我們: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那么我付出的時間是不是也該收到相應的價值和回報呢?
總之,收費是合情合理的,用PD的話說就是:既尊重了咨詢師自己,又尊重了來訪者!
可是,現實并不是這樣的!很多人關注了我的朋友圈很久,可以長篇大論發一堆自己的困惑,最后不忘記說期待你的回復和解決,可是一聽說要收費,再也沒有音信!
我懷疑是我咨詢能力不過關,別人覺得不值得這個價,可是導師說你可以收費了,而且標準不要太低!我以為是我人品不好,總遇奇葩,后來和同行聊了一下,發現我們全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就是被人拉過來當治病救人而且不收費的活雷鋒。我們被當成他們解救他們生涯困惑的圣母。圣母怎么能談錢呢!?
可是,這個世界上真的有解決我們的圣母嗎?圣母在哪里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你請醫生看病,需要付費買單;請老師上課,需要付費買單;請師傅修理家電,需要付費買單;請搬家公司搬家,需要付費買單;請個小時工搞衛生,需要付費買單;現在,還聽說一種新興的職業,專門給人收拾整理家里的衣柜……
其實,這些都是一種交換,一方付出知識、技能、服務,另一方收獲自己的需求!實際上就是這樣的,你不拿出些什么來和別人交換,別人是不會提供你想要的東西的。甚至有時候為了問路或換零錢,要去超市買瓶水,因為有了這樣的交換覺得心安理得,互不相欠!
那生涯咨詢是不是也是一種付出呢?咨詢師和來訪者是不是也是一種交換呢?如果你連這點都想不通的話,我只能認為你是個貪占小便宜、只想著自己從不考慮他人的人!
我想起了之前看到過的一個故事:螺絲釘的故事!
富翁的妻子斷了一根肋骨,請醫生為他妻子手術。醫生用一根鏍絲釘將病人骨頭接好了收5000美元。富翁不高興并寫了一封信給醫生,要求列出收費明細。
醫生在賬單寫到:1根鏍絲釘1美元 。怎樣放進去就4999美元的過程 。
富翁看了再沒有說什么。
現在很多人老較真你的什么成本價,從不考慮別人的勞動過程與專業價值!正如有的咨詢者會想:你不就動動嘴皮子嗎?我們不就聊聊天嗎?還要收費?
我想說:隨隨便便地聊天誰都會,但是不是誰都有時間和精力能和你聊天的!更何況專業的生涯咨詢不是聊天,更不是只是動動嘴皮子!
專業的生涯咨詢是以解決客戶困惑、達成客戶期待為目標,是需要投入專業的工具、方法和思考的!
我們的成本是什么?是經驗、時間、專業、渠道、 勞動力、 腦力、后期的跟蹤等等……
誰的青春不迷茫?!人生處處是焦灼!
有的人愿意選擇:內心的糾結和痛苦折磨,意志力的消減和內耗,無頭蒼蠅般地瞎撞亂碰,任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青春漸漸流逝……
有的人愿意選擇:花點時間花點精力花點金錢,找專業的人咨詢,認清自己,找準定位和方向,直面成長,長成自己的樣子……
你的人生值多少錢?
你會做何選擇?
只是這個世界永遠都是公平的,付出的和得到的永遠是平衡的,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