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都講究「智能」的今天,互聯網服務日新月異的變化可能會使你眼花繚亂。社交網絡、云服務、網絡媒體、電子商務,這些都無不穿插著你的生活。在現在更友好的 Open API 時代,雙贏變成了多贏,一個用戶每天都需要面對著多種社交媒體,他們在各種媒介上都有著不同的目的。而在后 Web 2.0 時代,人們更為渴望碎片化的網絡信息得到疏導與整合,能夠集中處理每天信息的組織與收發,于是,一個更被看好且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服務更好的完成了人們的夙愿,它就是 IFTTT。
一、認識IFTTT

IFTTT是什么?
IFTTT 是 "If This Then That" 的縮寫,它是一個新生的網絡服務平臺。通俗的來講,IFTTT 的作用就是如果觸發了一件事,則執行設定好的另一件事。所謂的「事」,指的是各種應用、服務之間可以進行有趣的連鎖反應。IFTTT 的宗旨是 "Put the internet to work for you" (讓互聯網為你服務)。用戶可以在 IFTTT 里設定任何一個你需要的條件,當條件達到時,便會觸發下一個指定好的動作。它就像是一座橋梁,來連接我們日常所用的各種網絡服務。
舉個例子:在你每天訂閱的RSS(Feedly)里,如果你覺得一篇文章很好,你會給它加上星標(Favorite)以便下次查詢或者瀏覽,但如果你想把每一次加過星標的文章自動存入你的 Evernote (印象筆記)里呢?使用 IFTTT ,通過簡單的設定,就能很好的完成這個流程,即:RSS feed - Favorite - IFTTT - Evernote。一次設定后就會一勞永逸,當然,這只是 IFTTT 中一點微不足道的功能。
IFTTT 的 iOS 版上線也有了一些時間,在 iOS 端 也可以輕松管理自己的 Recipes 等功能。
IFTTT的一些概念
IFTTT 有幾個主要的概念需要我們了解,它們是: Channels(頻道)、Triggers(觸發器)、Actions(動作)、Ingredients(組成要素)、Recipes(流程)。在 IFTTT( "If This Then That" )中,"this" 這里所要進行的操作被稱為 "Trigger"(觸發器),也就是你在某個網絡服務的操作行為;而 "that" 則意味著連鎖反應所帶來的另外一個網絡服務行為 "actions"(動作)。Triggers 與 Actions 都需要依托一定的網絡服務(例如我們日常用的 Evernote、Dropbox、Github,還有主流的社交網絡),這些都存在于 "Channels"(頻道)里。用戶所要完成的整個 "If This Then That" 的舉措則被定義為 "Recipes"(流程)
在我們日常使用 IFTTT 的過程中,需要將自己的各項網絡服務一一登陸,例如 Facebook、Twitter、Gmail、Flickr、LinkedIN、YouTube、Instagram、Dropbox 等等。其次則是創建 Triggers,設定你的 Actions 等。
二、如何使用IFTTT?
1、Channels

在 IFTTT 中的 Channels(頻道)里,有很多應用服務,它們基本覆蓋了我們日常能用到的服務,所以 Channels 里的內容是一切的載體,不論是 Triggers 還是 Actions ,它們的使用離不開每一個 Channels 中的應用服務。

現在以 Evernote 為例,點開 Channels 中你需要添加的服務,創建(Activate)并登錄到 IFTTT 中,你所連接好的應用服務圖標就會被點亮,重復已上步驟,將 Channels 中所有需要關聯的服務全部關聯完畢。現在你可以對關聯好的服務進行相關設定。
2、Triggers 與 Actions
上文介紹到,在 IFTTT 中,"this" 的操作被稱為觸發器,也就是 Triggers,而 "that" 則作為觸發后的反應,也就是動作 "Actions"。
現在,以場景「當我在 Instagram 上為一張照片點贊后,這張照片自動存入我的 Dropbox(一種網盤服務) 中」為例,來看一下創建一個 Recipes (流程)的詳細過程。
我們可以在 IFTTT 網站的上方點擊 Create(創建),即 Create a Recipe (創建一個流程)

點擊 "this" 后,可以在 Channel 里選擇需要創建的應用服務。現在選擇 Instagram 作為例子,點擊 Instagram 后創建一個你需要的 Trigger,例如有一個叫 "You like a photo" (你為一張照片點贊) 的觸發點。

點擊后選擇 Create,就創建好了我們需要的觸發條件:當你在 instagram 為一張照片點贊,那么有了這個觸發條件,我們可以繼續創建觸發后的流程,也就是 "that" 這個 Actions (動作)。

與上面的步驟類似,選擇 Dropbox 中的 add file from URL 作為整個流程的 Actions。
3、Ingredients
接下來,我們繼續完成這個 Recipe,現在你看到的三個設置選項框,即是 Ingredients (組成要素)的設置,一般情況下,默認的設置會很好的為你表明來源文件名等詳細信息,如果你需要特殊設定,可以選擇旁邊的加號進行設置。選擇 Create Action,這個 Recipe 就創建完畢了。

勾選框的意思則是當這個流程進行時,以推送的方式告知你。

創建完畢,這個 Recipe 就大功告成了,當你在瀏覽 Instagram 時,遇到喜歡的照片,官方 app 是無法進行保存的,有了這個 Recipe ,你可以將點贊后的照片進行保存進 Dropbox 中,隨時的瀏覽以及下載喜歡過的照片。
三、Browse Recipes
在 IFTTT 的主頁上方,有一個 Browse (瀏覽)功能,這就是 IFTTT 的強大之處,不僅僅可以自己創建想要的 Recipes ,還可以看看大家都在用什么 Recipes ,若果碰上稱心如意的,亦可以直接拿來使用。在搜索框中輸入你需要的應用服務名稱,這次還是以 Instagram 為例。

搜索你想要創建 Triggers 或者 Actions 的應用服務名稱,可以看到很多用戶創立的 Recipe,你會看見很多有意思的 Recipe,而且他們按照 Trending、New、All Time 的方式分類,稍微瀏覽幾頁,不禁感嘆 IFTTT 利用各類軟件服務開放的 API 接口,所做出的驚人功能。
四、分享與總結
通過已上的介紹,我們認識并且知道了怎么樣在 IFTTT 中創建一個 Recipes(流程),使之為你服務,由于在 IFTTT 上的 Channels 基本包含了我們日常能用到的應用服務,這些三方服務都可以利用各自開放的 API 接口互相進行串聯使用,IFTTT會為你自動完成你的需求,這是一個很酷且具有高自由度的服務。用戶在這里可以創建很多有意思且實用的內容。同時,在iOS端你可以下載 IFTTT 的官方客戶端,來管理你日常的 Recipes 流程,甚至可以達到網頁上同樣的創建目的,首頁以 TimeLine 時間線的方式來告知你每天的 Recipes 完成情況。
IFTTT 這樣的模式建立在的是國外互聯網良好的基礎設施之上(各大平臺的開放,標準的服務接口等等),所以如果國內需要復制的話,將會有較高的門檻,因為眾所周知的是國內的各大平臺的開放程度都很差,而且標準不一,所以 IFTTT 很難在國內山寨成功。

一些推友有趣的使用心得:
If 某女談論「失戀」、「男友+討厭」、「傷心」、「難過」,then 發送一條短信。泡妞必備…
@Beichen
IFTTT 是什么,就是某一天的某一時刻,你朋友喝醉了,在youtube上罵你是sb,然后你就會收到一條推,一條短信,一封郵件,告訴你你是sb,四方會告訴你罵你是sb的人在哪里,calendar會記錄這一重要時刻,stocks會告訴你你變成sb后世界股市有什么變化~
@guangzhui
真實ifttt應用舉例:if 在Flickr上,有大家fav的新圖,then 立刻把圖片下載到我的dropbox里面去。
@mranti
If 某男A和某女B同時check in同一個地方,then 短信我的手機:“A和B有奸情,而且正在進行”。八卦利器啊!
@mranti
理想狀態下的ifttt應用場景:一旦老婆的推上出現“加班”字樣,立即激活一條手機短信通知。同時,自動檢測谷歌日歷,找出幾個今晚沒有事情的老友。隨后,在FB上新建一個活動“今晚喝大酒”,一旦超過3人同意,觸發一條訂餐消息給餐廳。餐廳查詢Evernote,找到這群人最喜歡的菜和酒。
@hecaitou
沒人寫個短篇小說?假設ifttt成功了,這個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if 有女網友在自曝 and 好看度>1 and 沒男友 then 京東360下單買玫瑰送給她 and 短信她“你老漂亮了”。
@mranti
If 三十天未發推,then啟動一系列任務:1.發郵件告訴殯儀館來收尸(親,你可以看我的google location);2.自動轉賬;3.發表遺書告訴親友可于30天后到某處悼念;4.分享生前錄好的視頻
@佚名
值得分享的文章:
- 哪些 IFTTT Recipe 大大提高了你的工作效率?
- 又一波IFTTT物聯網觸發,智能家居和穿戴設備還可以做更多
- 你在 IFTTT 上都創建了哪些有意思的 Recipes ?
- IFTTT:讓整個互聯網成為每個人的自動服務機器
- 當微信遇到 IFTTT,你會做什么?
- 知名互聯網服務IFTTT發布Androi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