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影檔期到底有多重要?有電影人跪求檔期;有電影人嗆聲某院排片不公。從某種程度說明電影檔期重要性。一個好檔期,是觀眾有強烈觀看意愿的空閑時段,中國以往最重要的檔期是暑期檔和國慶檔。慢慢的,還有了賀歲春節檔,還有小長假等因素催生的4月“青春檔”。
? ? 理論上說,電影檔期對所有電影開放,不存在任何門檻,片方可以自由選擇上映時間。片方通知院線上映期,院線反饋:比如多少拷貝、排映多少場次、排期建議;若片方要求在某個時間上映,院線也不拒絕。但是:影片最終得到的場次和排映時間段的決定權,掌握在院線和每個基層影院的排片經理手上。
? ? 檔期不同,宣發成本不同,面對的同檔競品也不同。片方定檔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還需要根據電影的制作成本、宣發預算、影片特點、受眾特點、競品特征、同期歷史數據做出綜合考量。比如制作成本非常高的電影,一般只有春節檔和國慶檔可以撐起來。
? ? 通常來說,一部電影上映,首周末票房占電影全部票房的30%以上,春節長假則相當于將首周末的時間拉長到7天,更易形成短時間的票房爆發。但在春節檔排片,要避免成為檔期炮灰,對發行方來說意味著更高的宣發費用。一般情況下,一部電影的宣發成本是制作費用的30%-50%,而春節檔的宣發費用則達到100%,這里更多的成本體現在片方和票務公司投入的票補。當票價成為春節檔選擇電影的主要因素,一部電影投入增加,其他同檔競品也會跟上,不然就是炮灰。
? ? 雖然春節檔的觀眾處于盲目消費狀態,影片的質量沒那么重要,只要找準觀眾娛樂需求,宣傳到位就會大賣。但并非所有電影都適合放在春節檔。比如在2017年春節檔上映的《健忘村》,取得1500萬元的票房,春節檔各電影的總票房達到33億元,荒誕喜劇放在熱鬧的春節檔放映,悲劇了,并沒有那么多人選擇。而同一家投資的另一部荒誕喜劇《驢得水》在16年11月上映,檔期很冷清,可是好口碑慢慢拉起了票房,最終達到1.3億元。
? ? 國慶檔則越來越看重電影質量,國慶檔是個更為健康、也更符合市場規律的檔期。比如光線影業傾向于將一年最看重的電影放在國慶檔上映,比如《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開拍時就宣布定檔國慶,而另一部《擺渡人》則在賀歲檔上映。所以,選擇檔期還參考同題材、同卡司是否沖撞,打聽其他電影公司的定檔情況,并分析近年來的檔期及票房走勢。
? ? 每部電影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任何共同作用的結果。影行天下CEO安玉剛說,“如果非要總結經驗,可能是恰巧對當下的競爭環節分析對了。”所以,他現在更偏愛在工作之余看一些心理學、統計學、傳播學、行為組織學方面的書。
? ? 我們也更多的認識到,排片有技巧,片子質量更重要,“沒有爛檔期,只有爛電影”。
PS:以上文字是閱讀《哪些因素決定一部電影的檔期》文章所做讀書筆記,僅用于個人學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