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 ? ?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 ? 寫在前面的話:
?為每一首古詩詞配一個故事,是我一直以來的愿望。《詩經》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過程。我與古詩詞的緣分……未完待續。
《詩經》里的愛情,總是那么的動人,純粹。《君子于役》里那個思念征夫的少婦,總能撩撥起離人淡淡的愁絲。愛人何時歸,不知其期。殊不知,你所思之人也同樣在思念你。
每一首詩里都蘊藏著一個或長或短,或深或淺,或歡快或憂傷的故事。希望通過我的筆,為每一首詩配一個或喜或悲的故事。
? ? ? ? ? ? ? ? ? ? ? 歸期,會有期
?小役本姓王,名思之,字君瑞,人稱“王生”。家住十里村。自吾祖父以來家道中落,人丁單薄,三代皆為貧農。家中老小全依仗著三畝薄田過活,妻與母沒日沒夜的織布來補貼家用。豐年還能勉強過活,可一到荒年,一家老小難免要受饑。更何況如今是戰爭年代,戰亂頻發,賦稅、徭役繁重。小生本想通過科舉謀得一官半職,重振家業,為國效力。也使吾父、吾母、吾妻、勉于饑荒。奈何天公不作美,戰事吃緊,國家的命運也未可知,何談科舉?何談立身揚名?
?吾父,吾母皆死于災病。只剩吾與妻相依為命。正所謂,患難見真情。吾與妻自成親以來,已三載有余。感情甚篤,從未紅過臉。吾思來,所謂“舉案齊眉”也不過如此吧。
?“王兄,在這沉思什么呢?”
? ? 一語驚醒“夢”中人,遙遠的沉思可以醒,可那無邊的思念該如何醒過來呢?即便是再心痛,再思念也終究要回到現實,國家動蕩,戰事緊急,吾有義務為了國家的安定,百姓的安穩而戰斗呀!吾深念的妻呀!不是吾不想與你重逢,也不是吾被什么人絆住手腳不想歸去。只是因為國家尚且處于危難,只是百姓仍處在水深火熱中,只是……只是……
?來人正是我在軍中最好的兄弟,馬生。此人年方二十,尚未娶親。我們曾多次一起出生入死,好在我們都還活著,為軍隊立下了汗馬功勞。
?“沒沉思什么,將軍說了什么時候出戰了嗎?”
?“說了。明日五更,趁天還未亮,兵分兩路,突圍敵軍大營。”
? “好!好!好!這將是國家生死存亡的最后一戰,我們一定竭盡全力,消滅敵軍,恢復中華。”
? “王兄說的極是,相信我們一定會取得最后的勝利。”
? ? 為了鼓舞士氣,將軍設宴犒賞士兵。因為想到這是最后一次戰役,勝利后就可以回到家鄉與妻團聚,吾大興便多喝了幾杯。宴罷,已過二更天。營外下起了小雨,梧桐遍地飄落。醉的感覺,讓人沉醉,又讓人昏昏欲睡。此時吾竟沒那么懷念家鄉,思念吾妻。吾的腦海里閃現過無數斬敵于馬下的畫面。正所謂“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 黃昏的微光輕輕映在小窗上,雞進了塒,牛羊回到了它們安樂的小屋。妻為我端上淡盞清粥,吾把為妻新折的荷花插入花瓶。我與妻對坐,享受著平淡卻不會褪色的相守。微風緩緩吹進我們的小屋,有些許涼意,而荷花的香味卻更加沁人心脾。
? 美好的時光總是留不住,突然不見了妻的蹤影。我拼命的找尋,卻來到了十里村村口的小路上。我聽見了女人哭喊的聲音,那聲音里有我從未聽過的悲愴,讓人心碎,讓人惆悵。我下意識的回頭,在人群中我看到了妻那憂傷卻堅定的眼神。再看我自己,已經站在征戍的隊伍里,踏上征戍的旅程。
? 一滴眼淚,落在眼瞼。原來,是夢……
?鼓聲響起,已近五更。此時,我異常的振奮。罪惡的戰爭終于要結束了,國家就要重新煥發光彩了,百姓終于不用再受戰爭的摧殘與離別的苦痛了。吾終于要與妻團聚了。
? 五更已至,將士們整軍待發。鑼鼓軒昂,旌旗飄蕩。將士們,把手中的酒碗摔得粉碎。戰馬馳騁,將士們所向披靡,器宇軒昂。風檣陣馬,吾軍將士所到之處敵軍盡俘。止戈散馬,把酒慶功……
?君問歸期,會有期。國定邦興,吾事中郎。思念總無涯,何懼。山高水長,你我曾誓共華發。
?勝利的喜悅縈繞心間,重逢的畫面在腦海浮現。吾妻呀,你我從此再不怕受相思之苦,再不會忍饑挨餓。可是呀,回鄉的路為什么那么漫長。騎著最快的戰馬呀,愿今夜的你不再獨身一人,空對庭前的冷月,歲月的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