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清單人生》的時候,被書里主人公撫著地圖上標識著“你在這里”的紅點的動作觸動了,作者借著主人公的口說:“有些時候,繼續生活下去還是比較容易的,你甚至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誰。只要你明白自己究竟在哪里,根本不用知道自己是誰。”我說不清楚“你在哪里”跟“你是誰”究竟哪個更重要,但“你在哪里”確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四個月前,我在南昌;兩個月前,我在周浦;現在,我在長寧;在到達以上所說的這些地方之前,我在家。在每一個待過的地方,我都扮演著某個角色,孩子、學生、老師、經理助理。我的身份也即我是誰取決于我在哪里,至少在我沒有成為卓越超群的人物之前,我的身份無法擺脫外部環境的局限。
作為一個總愛胡思亂想的小女生,自己所處的位置及背后的原因也是經常會思考的各種各樣想也想不清楚的事情之一。是什么促成了我來到這里并留在了這里,是命運嗎?命中注定我會遇見這樣一些人經歷這樣一些事嗎?命運是怎樣一回事我也說不清楚。去往南昌、來到上海都不是我做出的決定,恰好被南昌的學校錄取、恰好被上海的公司錄用而已。如果被其他地方的學校錄取,被其他的公司錄用,現在的我也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很多事情都會影響人生的走向,比如說,離開家鄉去往的第一個地方、離開學校接受的第一份工作。
在我還很年少的時候,我非常相信人生可以通過更換所處的位置而發生變化。那個時候還很年輕,在落后的家鄉憧憬著外面的廣大世界,憤青式的憧憬,落后的家鄉給不了自己想要的,便滿懷期待地外面廣大的世界可以給予我想要的一切。后來長大了一些,離開家鄉去往一個不發達但也不能說落后的城市,一個跟家鄉完全不同的城市,在那里生活了四年,說不上開心也說不上不開心,但不滿意卻是切切實實的——這個地方依舊給不了我想要的。在痛苦和不滿中,開始思考所謂的人生意義,開始逐漸明白并接受一些淺顯的道理,比如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比如說,想要的東西需要努力去爭取而不能期待別人給你送上門。但那個時候,對天上掉餡餅那種事依舊心存幻想,說到底,誰不想要唾手可得的成功果實呢。再后來,又長大了一點點,來到了大城市,實實在在的大城市,錢多人也多的大地方。在這里,心存的不勞而獲的幻想被打碎,滿地都是碎渣渣的那種破裂,這座城市容不下懶惰也容不下弱者。改變開始一點點發生,開始要求自己努力一點再努力一點。
說不清是自己所處的位置促使自己變成了現在的自己,還是經歷過許多次幻想的破滅開始認真生活的態度促使自己變成了現在的自己。很多東西會影響人生的走向,比如說渴望、比如說為實現夢想而付出努力、比如說你所處的位置。究竟哪一個才是決定性因素,我不清楚。能夠擺脫環境的約束,憑借某種渴望而孜孜不倦促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并最終實現人生理想的人,大約才能稱得上優秀吧。
一位流浪詩人說:“人世間總是拼搏 分離 偶田川 這就是人生”。大約人們總是在不停的離開、去往、到達某個地方的過程中變得勇敢而優秀起來的。不管怎樣,先找到自己的位置,想明白自己的渴望,確定好人生理想,然后上路。拼搏、分離、再次拼博、再次分離,如此循環直至抵達理想彼岸,人生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不管怎樣,請勇往直前,人生容不得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