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接到一個多年沒有聯(lián)系的人的電話,距離上一次聯(lián)系,整整十年時間。
他劈頭蓋臉的就問,上一次聯(lián)系問過的問題:嫁的人混得怎樣了?你現(xiàn)在有哪一些人脈?你有多少資產(chǎn)?你事業(yè)該豐收了吧?
十年前,我很誠實,一一如實回答了所有問題,他火速拉黑了我,這回,拐了好幾道彎,才弄到了我的聯(lián)系方式。
十年后,我擇友很謹(jǐn)慎,當(dāng)覺察對方探知我實力再決定是否與我交往,無論對方是什么身份,一概低調(diào)出場,顯示出既沒積累,也無志向。
他從未關(guān)注過我的思想動態(tài),自然不知,我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哪種思想,會伴隨我一生,走向終點。
連續(xù)盤問了一周以后,我的回答,沒有任何改變。他提出的合作共贏方案,不過比十年以前有“誠意”,不再是他拿九分,我拿一分,再加上我賠上所有時間。
更新后的“人性化”的合作方案,對我的價值重新做了評估,想必他咬牙做了很大讓步,分我三,他七,外加我投資全部家當(dāng)。
我很討厭跟這種很low的人談合作,擺上利益,拿出自戀,以為誰被他看上就是榮耀。即使我日后暴富,也不會貪利益,投資他的項目。
如果說,三十歲以前,交際看利,那么,三十歲以后,交際看品質(zhì)。
有了積累的人生可以自己做主,可以重新選擇配偶、朋友、事業(yè)、合作伙伴。
不是所有的人為利益神魂顛倒,總有屌絲,一定等到真正的緣份,才肯不屌,無論你用什么誘惑,都無法打動他。
二十多歲的時候,見面問收入,混得如何,再決定是否存對方號碼,那是幼稚無知;三十多歲了,還這樣,只能說沒深度,沒眼光,洞察力太差。
初識一個人,他在五分鐘內(nèi)的談吐、反應(yīng)能力,已經(jīng)暴露出他未來三到五年的發(fā)展,如果抱著功利的目的去交往,大可訓(xùn)練觀人識人的能力,不必等別人斬露頭角,再去“勾搭”,晚了。
十年以前,我給他的錯覺,是會成為大咖人物,那時候,我不懂,有人陪護在我身邊,只是為了等待獲益。當(dāng)這個過程太漫長以后,就會失去耐性。
他離去是對的。無論我混得如何,不會選擇跟他合作。我從心底,對他有排斥與抵觸情緒。盡管當(dāng)年,我很享受他隔三差五給我打電話噓寒問暖,定期請我吃飯,共敘志向,可是這樣的回憶,在真實的目的面前,想想都覺得臟。
有人可能費解,你們走得那么近,為什么沒有成為一對?
一個習(xí)慣索取,步步試探,誰能為他付出更多,另一個小心提防,害怕淪為免費棋子。
人與人交往根本沒那么多套路,只要夠真誠,媳婦一毛不花可以弄到手,朋友無需救其于患難才能建立真情,合作者不是有利才結(jié)交,這個更深的道理如果不懂,就只能怪世態(tài)炎涼,女人無情。
你在和什么樣的人交往?當(dāng)你覺得別人好假的時候,你也真不到哪里去;當(dāng)你覺得別人摳門的時候,你也大方不到哪里去;當(dāng)你覺得別人對你的愛,不過是耍耍玩的時候,你對別人也未拋出真心。
不必惱羞成怒。
我什么也沒有,就敢與人交往,看上我的,才是真正認(rèn)可我,而不是我身外之物的人。
藏在我身體里的精神,不會虧待我,她呼喚來的,必定是精品,我不必惋惜“垃圾”已經(jīng)離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