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
世界頂級商業教練 —— 哈維·艾克(T.Harv Eker)的《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我聽了三遍,由于沒找到電子書,我又買了紙書,并且
從頭到尾、從尾到頭各看了一遍。讀到有感觸的地方也寫了下來,目前已經寫了《菩薩畏因》、《金錢藍圖》、《錢重要嗎?》、《順便賺錢》、《年年難過年年過》、《敢不敢賭10后一定是有錢人?》、《舒適區=財富區》、《窮人看見的是問題》、《設想的往外借錢方案》共10篇文章。
這本書對我幫助太大了,為了更好的學習,我又摘抄了書中很多觀點。說是摘抄,其實摘抄了兩萬多字,全書一共14.4萬字,也就是說我摘抄了將近七分之一,今天我把摘抄的內容分享出來,分成兩篇:《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摘錄的是書中第二篇,17個財富檔案中的內容。另一篇是財富藍圖,摘錄書中的序言、第一篇你的財富藍圖和全書的結束語,這部分相當于全書的概述,17個財富檔案更偏向于具體內容。
說明下,我用的是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另外為了讓摘錄的內容有較強的可讀性,沒有完全按照書中的順序,而是進行了部分重組,同時有些我覺得翻譯的過于生硬,我改了些表述。(下文一共12322字,分為17小節)
一、財富檔案1 有錢人相信:“我創造了我的人生”,窮人相信:“人生發生在我身上”
1、你必須相信,只有你能造就自己的成功,也只有你能造成你的平庸,只有你能造成自己為錢辛苦工作或是暗淡的前途,不管是出于自覺還是不自覺的原因,你的人生狀態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2、窮人不為自己生命中的一切負責,卻選擇了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一個受害者最主要的想法通常是:“我好可憐”,所以根據意念法則,受害者就會得到這個:他們會真的變得很“可憐”。受害者有三大特征:
第一是責怪,他們非常善于玩“怪罪游戲”,他們怪所有的人和事,反正,錯的永遠是別人,一定不是他們。
第二是合理化,他們會找一切借口,或者想辦法證明他們是合理的。
第三是抱怨,抱怨是對健康或財富所做事里面最糟糕的一件,因為它會吸引更多的“爛事”進入生活。
責怪、合理化、抱怨,就像是藥丸,頂多只能紓解一時的壓力,減輕失敗的焦慮。想想看,如果一個人不是在某方面,某種形態上或某種方式上很失敗,他會需要怨天尤人、經常找理由證明自己是合理的,活著一天到晚抱怨嗎?當然不用。
3、任何一個說錢不重要的人,都是沒有錢的人!有錢的人了解金錢的重要性,了解金錢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但是,窮人會用毫無關聯的對比來證明自己的窘境是合理的,他們會說:“嗯,錢并沒有愛那么重要。”這個比喻真是很蠢吧!你要不要問你的手臂和你的腿哪個比較重要?也許它們兩個都很重要吧!
4、錢,在它能發揮效用的地方實在是太重要了,而在它不能發揮作用的地方,他就完全不重要了。
5、天下沒有所謂的“有錢的受害者”這回事。
6、當受害者有什么好處嗎?當然有,好處就是得到別人的注意。那被別人注意很重要嗎?當然是,從某方面來說,人活著的最重要憑據就是得到了別人的注意。而人們變成為了得到別人的注意而活,實在是個錯誤。我們大概都曾經錯把“注意”解讀成“愛”。
7、假如你一直渴望被別人注意,你根本不可能真的覺得快樂或成功。因為,如果你只是想得到注意,那么你就是活在別人的恩惠底下。你通常會變成經常在討好別人,祈求別人的贊同。尋求他人注意的人,是麻煩人物,因為他們會做出愚蠢的事情來引起注意。
8、你現在就應該找回你的力量,認識到你生命中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你要知道,你的財富是你創造的,你的貧窮也是你創造的,介于貧窮與富有之間的所有狀態,也都是你自己創造的。
二、財富檔案2? 有錢人玩金錢游戲是為了贏,窮人玩金錢游戲是為了不輸。
1、窮人玩金錢游戲采取的是守勢而非攻勢,如果你玩任何一種運動競賽或游戲時只守不攻,請問你贏得比賽的概率是多少?是不是幾乎為零。可是大部分人玩金錢游戲采取的就是只守不攻,他們最在乎的是求生存和保住安全感,而不是創造財富和豐裕。
真正有錢人,他們想追求的是擁有大量的財富和富裕,不是一點點錢,而是很多很多的錢。那么,窮人的目標是什么?是擁有足夠的錢可以準時付賬單……能做到這樣已經是奇跡了!因為意念的力量是驚人的。當你的意念是要擁有足夠付賬單的錢,那么你就會得到那些錢,一美元都不會多。
2、只達到舒服層次的人,通常會把菜單上的價格當作要吃什么的依據,你不會把視線往下移到價格較高的那一區,因為你會看到“時價”,而就算你很好奇,你也絕對不會問那個價格到底是多少。第一、因為你知道自己吃不起。第二、當你知道價格后,你會說:“我今天很想吃雞肉!”這時,內心根本不相信自己說的話。
有錢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再也不需要看菜單上的標價。吃想吃的東西,不管它多少錢。
3、如果你的目標是過得舒服就好,你很可能永遠也不會有錢。但是如果你的目標是賺大錢,那么你最后很有可能會舒服的不得了。
4、你會得到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如果你想要有錢,你的目標就必須是變成有錢人,而不是有足夠的錢付賬單,也不是只夠過的舒服的生活,有錢的意思就是有錢。
三、財富檔3? 有錢人努力讓自己有錢,窮人一直想著要變得有錢。
1、如果問大部分人想不想變成有錢人,他們會看著你,當你是瘋子,然后說:“我當然想要有錢啊!”然而事實上大部分人并不是真的想變得有錢,為什么?因為他們的潛意識里有太多負面的財富檔案一直對他們說:有錢是不對的。比如:我永遠不會知道別人是喜歡我的人還是我的錢?責任太大了,太麻煩了,我必須管理那么多錢,還得弄懂投資的事,要想辦法節稅,保護資產,還要請很昂貴的會計師和律師。我可能會在過程中賠上健康,我可能會被搶劫,我的小孩可能會被綁架。
也就是說,窮人對于財富的認識是混亂的,他們心中的一部分很高興:“有更多錢可以讓生活更有趣!”但另外一部分又在大叫:“那是沒錯,但我就必須累的像狗一樣,那又有什么樂趣呢?”這些認識看起來都沒有問題,可是這些觀念卻導致大部分人沒辦法變得有錢。
2、大部分人沒有辦法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最大的原因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錢人就完全清楚,他們想要的是財富,他們的雄心不會隨便動搖,所以全心全意投入創造財富的活動。只要是合法的、合乎道德倫理的,他們就會不顧一切取得財富。有錢人不會把混亂的信息傳遞到宇宙中,但窮人會。
3、你永遠會得到你潛意識里想要的東西,而不是你嘴上說想要的東西。如果你沒有達到你嘴巴上說的很渴望達到的財富成就,那么很可能是因為,第一、你潛意識里并不真的想變得有錢;或者第二、你并不想付出應有的代價去創造財富。
4、大部分人永遠不可能全心全意致力于讓自己變得富有,你問他們:“你愿不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打賭,十年后你會變成有錢人?”大部分人會說:“不愿意!”正是因為他們不想全心致力于變成有錢人,所以他們不會有錢,而且可能一輩子都不會。
6、如果你不是全心全意、真心真意想創造財富,那么你很可能創造不出多少財富。
四、財富檔案4? 有錢人想得很大,窮人想得很小。
1、大部分人會選擇小玩一下,為什么?第一、因為害怕所以只想小玩。他們怕失敗怕得要死,甚至他們更害怕成功。第二、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很渺小,沒有價值。他們不覺得自己夠好或夠重要,足以為別人的生活帶來真正的影響。
2、如果你想活出“富裕”一詞的真正含義,它就不會只跟你自己有關,而必須為別人的生活增加價值。
3、你知道所謂“企業家”的定義嗎?一個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同時可以賺大錢的人。
4、瑪麗安·威廉姆森(Marianne? Williamson )在她的《發現真愛》(A Return to Love )里寫到:你是上帝的孩子,你的小心翼翼幫不了這個世界,縮小自己,好讓周圍的人在你身邊不會感到不自在,這樣做并沒有意義。我們都必須閃亮,像孩童那樣發亮。我們生下來就是為了彰顯我們內在的上帝榮光;它不是只存在于一些人里面,他就在每一個人里面。當我們讓自己的光芒閃閃發亮,我們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允許了別人散發光芒。一旦我們從自我的恐懼中解放出來,那么自然而然地,我們的存在就會讓別人得到解放。
5、小小的想法和小小的行動只會導致貧窮和缺乏成就感。想大的,做大的,你將會擁有金錢和生命意義。
五、財富檔案5? 有錢人專注于機會,窮人專注于障礙。
1、有錢人看見機會,窮人看見障礙,有錢人看到成長的潛力,窮人看到賠錢的潛力。有錢人專注于可以得到多少報酬,窮人專注于要承擔的風險有多高。窮人基于恐懼而做出選擇,他們的心靈永遠在搜尋每種情況下出錯或可能出錯的地方。他們最主要的想法是:“如果不成功怎么辦?”而更常出現的是:“這樣做行不通。”至于有錢人,他們為自己生活中的結果負責,而他們的行動是基于這個想法:“行得通,因為我會讓它行的通。”
2、有錢人期待成功,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和創意有信心,他們相信萬一不小心撞了墻,他們可以找到其他方式來達到成功。如果事情變糟了,他們永遠可以把錢賺回來。
3、有錢人會專注于他們想要的東西,而窮人專注于他們不要的東西上,你所專注的事情會擴大,有錢人既然在一切事上都專注于機會,對他們來說當然處處是機會。他們最的問題是要處理好多他們看見的賺錢機會。至于窮人,則看到什么事都專注于障礙,所以人生處處是障礙,他們最大的麻煩是要處理他們看到的好多超大的障礙。
這個道理很簡單。你所專注的區域就決定了你會在生活中發現什么?專注于機會,你就會找到機會。專注于障礙,你也會找到障礙。
4、練習樂觀,在今天一整天,不管誰踢了什么問題或障礙,都把它改造成一個機會。你會把那些習慣于負面思考的人逼瘋,不過,管他呢?反正他們一直在把自己逼瘋!
5、有錢人一看見機會就撲上去,所以越來越有錢。至于窮人,他們還在“準備”呢!
六、財富檔案6? 有錢人欣賞其他的有錢人和成功人士,窮人討厭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1、不管別人賺那么多錢的原因,問題都不在于別人,而在于我們。我們對這件事的意見根本不會對別人的幸福或財富造成任何影響,但是會影響到我們的幸福和快樂。
2、在美國,一百個有錢人(包括女性)當中,有九十八個都是誠實的,而這也說明了為什他們能夠有錢,為什么別人要把錢交托到他們手上,為什么他們能經營大事業,并且找到很多人替他們工作。
3、金錢乃是力量,而你必須有合理的野心才能擁有它!有錢能做的好事比沒有錢能做的好事多太多了。
4、事實上,憎恨有錢人是最能讓你繼續保持貧窮的方法。
七、財富檔案7? 有錢人與積極的成功人士交往,窮人與消極或不成功的人交往。
1、有錢人會感謝在他們之前就已經成功的人,因為他們提供了模范供人追隨,讓別人比較容易獲得成功。假如已經證實了有效的方法可以達到成功,幾乎任何人采用它都能奏效。
2、創造財富最快速,也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去學習那些堪稱理財大師的有錢人如何玩這個致富的游戲。你的目標是模仿他們內在和外在的策略。這非常合理:如果你采取同樣的行動,也擁有同樣的思考方式,那么很有可能會得到相同的結果。
3、窮人和有錢人相反,當他們聽到別人成功了,通常會加以評斷、批評、嘲諷,而且想把他們拉到與自己相同的層次。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家里有沒有這樣的人?要知道,你怎么可能跟一個被你揶揄、嘲諷的對象那學到什么東西呢?怎么可能從他身上得到激勵呢?
4、不要努力改變那些思想負面且消極的人,或者勸他們來上課,那不是你的事。你的責任是,運用你所學到的東西,使自己變好,把你的人生過好。你要當模范,要成功,要快樂,這樣之后也許別人會看見(你內在的)光亮,然后也想要你一點光亮。
5、你的工作只有一件:活出最棒的自己,如果他們來向你請教秘訣了,你這時候再告訴他們。
6、有錢人會去找贏家相處,窮人則會跟失敗者攪在一起,為什么?全都是因為舒服的感覺,有錢人跟其他成功人士在一起覺得舒坦,覺得跟他們相處非常值得。窮人跟非常成功的人在一起時很不舒服。他們不是害怕自己被拒絕,就是覺得沒有歸屬感。為了保護自尊,他們的自我就開始論斷和批評。
7、如果你想變成有錢人,就必須改變自己的內在藍圖,打從心底相信你自己跟那些大富翁一樣好。
8、不要嘲諷有錢人,要把他們當作模范,不要從有錢人面前逃開,要上前認識他們。
八、財富檔案8? 有錢人樂意宣傳自己的和自己的價值,窮人把推銷和宣傳看成不好的事情。
1、厭惡推銷,是成功的最大障礙之一。對銷售和宣傳覺得有困難的人,通常都很窮。原因很簡單,如果你不愿意讓別人認識你、你的產品或你提供的服務,那么你如何為自己的事業或你所代表的事業創造可觀的收入呢?
2、如果你相信自己有價值,你怎么可以把它藏起來,不讓其他有需要的人知道呢?假如你有治療關節炎的藥方,而且遇到了為這個癥狀所苦的人,你會把這個藥方藏起來嗎?你會等那個人有讀心術或是猜中了你剛好有治病的藥方嗎?有人因為太害羞、太害怕或是太酷而不愿意推銷,因此沒有提供給受苦的人一個改變的契機,你對于這種人的觀感是什么?
3、不愿意推銷的人,通常并不是真心相信自己的產品,不真正相信自己。所以他們很難想象會有人如此深信自己的價值,而想碰到的每一個人推銷,用盡一切可行的方法。
4、如果你相信你所能提供的服務真的可以幫助別人,你就有責任讓更多人知道它。如此一來,你不僅可以幫助別人,還可以賺大錢!
九、財富檔案9? 有錢人大于他們的問題,窮人小于他們的問題。
1、前面說過,變成有錢人可不是像去公園散步那樣容易的事,而是一場充滿曲折、轉彎和障礙的旅程。通往財富的道路充滿了陷阱和危險,所以大部分人不愿意走上這條路,因為他們不想惹來那些讓人頭痛的事和責任。總而言之,他們不想要麻煩。
這就產生了有錢人跟窮人最大的分別之一。有錢人和成功人士,大于他們的問題;但是窮人和不成功的人,小于他們的問題。
窮人會想辦法避免麻煩。他們看到一個挑戰就拔腿逃走。諷刺的是,就在他們辛苦追求不要有任何問題的同時,他們給自己制造了最大的問題:貧窮和悲慘的人生。朋友們,成功的秘訣,就是不要逃避問題,不要在問題面前退縮;成功的秘訣就在于你要成長,讓自己大于一切問題。
反過來,富人關注于自己的成長和想要的東西,他們會主動挑戰問題,他們會說太好了,當我克服完這個問題,我就離目標又近了一步。當我們大于一切困難、問題時,那些所謂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2、說到底,如果你能變成一個處理問題和克服障礙的大師,那么還有什么東西能夠阻礙你成功呢?沒有!如果什么都不擋住你,你就所向無敵了!如果你變得所向無敵,那么你在人生中能擁有哪些選擇呢?你可以擁有全部的選擇。因為你所向無敵,所以一切都隨你取用,你只需要作出選擇,他就是你的!這樣的自由可真棒!
3、有錢人比他們的問題大,原因之一已經在前面談過了。因為有錢人不會專注于問題,而會專注于目標。其次,你的心靈通常一次只能關注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你若不是在抱怨問題,就是在找解決方法。有錢人和成功的人通常都是習慣性的去解決問題;他們面對了挑戰,就會把時間和精力用來思考對策與尋找答案,并且找出方法不讓問題再出現。
十、財富檔案10? 有錢人是很棒的接受者,窮人是差勁的接受者。
1、如果我必須指出多數人無法徹底發揮財務潛力的頭號原因,它是這個:大部分人都是很差的“接受者”,他們也許善于付出,也許不善于付出,但是,他們一定不懂得接受。而就是因為他們很不懂得接受,所以他們接受不到!
人們為什么會不善于接受?有幾個原因。第一、很多人覺得自己不值得或不配,這個癥狀在我們社會上十分普遍,我猜大概有百分之九十的人,身上流著的血液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夠好。
2、如果你說你有價值,你就有價值;如果你說你沒有價值,那么你就沒有,然后你就會依照你的故事版本而活。
3、金錢只會讓你現有的自己更加擴大。
十一、財富檔案11?有錢人選擇根據結果拿酬勞,窮人選擇根據時間拿酬勞。
1、擁有穩定的薪水沒什么不對,除非它阻礙了你用自己的能力賺取你所值得的金錢--問題是:“穩定的薪水”概念往往會阻礙你賺更多的錢。
2、基于安全感而活,就是基于恐懼而活。你其實真正在說的是:“我很怕,根據我的表現,我可能會賺的不夠,所以我只要賺足生活所需或過得舒服就夠了。”
3、窮人用自己的時間換取金錢,這種做法有一個很大問題,因為你的時間是有限的。換句話說:你必然會違反致富法則的第一條:“永遠不為你的收入設定上限。”如果你選擇要根據你所付出的時間拿酬勞,那么你無疑是在抹殺自己獲得財富的機會。
十二、財富檔案12? 有錢人想著:“如何兩個都要?”窮人想著:“如何二選一?”
1、有錢人居住在富足的世界,窮人則住在處處受限的世界。這兩種人當然都存在于同一個物理世界,不同之處在于他們的觀點。窮人和大部分的中產階級從“匱乏”的角度看世界。他們依循“可供分配的資源有限,永遠都不夠,你不可能擁有一切”等等說法過活。雖然你無法擁有全世界的所有東西,但是我真的認為,你可以擁有“你真正想要的一切”。
你想事業成功,還是親密的家庭關系?兩個都要!你要專注于事業,還是開心玩樂?兩個都要!你在生命中要的是財富,還是意義?兩個都要!你想要賺一大筆錢,還是做你喜愛的工作?兩個都要!窮人只會選擇其中之一,然而有錢人想兩者通吃。
有錢人知道,只要一點創意,就可以想辦法擁有兩個世界里最好的部分。所以,從現在開始,每當你面臨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時,就問自己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如何兩個都得到?”這個問題會改變你的人生,會把你帶離匱乏和限制的模式,進入一個充滿機會的豐裕世界。
2、談到金錢,沒有什么比“兩個都要”的想法更重要了,窮人和許多小康階層的人相信,在金錢和人生的其他方面之間,只能選擇其中一個,因此把這一立場合理化,口口聲聲說金錢不比其他事情重要。
讓我們厘清一個觀念吧!錢太重要了!說它并沒有像生活中其他方面的事物一樣重要,簡直是胡說八道。
錢是潤滑劑,它讓你可以“滑順”過生活而不是“緊繃”過生活。錢帶給你自由:想買什么就買什么,用自己的時間做想做的事情。金錢可以讓你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也給你機會幫助別人滿足生活所需。最重要的是,有錢可以讓你不必浪費精力擔憂自己沒有錢。
快樂也很重要--再指出一次窮人和小康階層與有錢人的思維差別。很多人相信錢和快樂是相互排斥的,有錢就不會快樂,想快樂就不能有錢,這種想法只是“貧窮”的制約。
3、錢包里有沒有錢,跟是不是善良、慷慨、有愛心沒有關系;這些特質取決于你心里裝了什么東西,這些特質取決于你的靈魂有哪些內容。
十三、財富檔案13? 有錢人專注于自己的凈值,窮人專注于自己的工作收入。
1、決定凈值高低的四項因素:收入、存款、投資、簡化。
2、如果你把標準定的很高,你就需要更長時間獲得快樂,相反的,如果你不需要很多“玩具”就可以開心,那么你達成財務目標的時間會快很多。
3、追逐你的凈值,你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它上面,而由于你所專注的事情會擴大,所以你的凈值就會擴大。順帶提一句,這個定律適用于生活中的每一個層面。
十四、財富檔案14? 有錢人很會管理他們的錢,窮人很會搞丟他們的錢。
1、有錢人并不比窮人聰明,只不過有錢人管理金錢的習慣和窮人不一樣,而且比較有效。
2、財務成功和財務失敗的最大區別在于你管理金錢的能力,很簡單,想要駕馭金錢,首先必須管理金錢。
3、窮人要么不會管理金錢,要么就干脆逃避錢這些事。很多人不喜歡管理自己的錢,因為首先,他們說這會限制他們的自由,再者,他們說他們沒有足夠的錢可以管理。
針對第一個問題,我要說,管理金錢不會限制你的自由,反而會增加你的自由。管理你的錢,這最終會讓你實現財務自由,讓你再也不需要工作。對我來說,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至于那些說他們沒有足夠多的錢可以管理的人,其實是用錯誤的望遠鏡在看事情。他們說“等我有了很多錢,我就會開始管理錢”,而事實是:“等我開始管理錢以后,我就會有很多的錢。”
說:“等我有錢了,我就會開始管理我的錢”,就好像一個體重超重的人說:“等我瘦下十公斤我就開始運動和節食。”
4、除非你能管理你現有的一切,否則你不會再得到更多!
5、你管理金錢的習慣,比你擁有的錢財數目更重要。
6、重點不在于你賺了多少錢,而是你如何處理你所賺來的錢。總歸一句話,不是你控制錢,就是錢控制你。想控制金錢,你就必須管理金錢。
十五、財富檔案15?有錢人讓錢幫他們辛苦工作,窮人辛苦工作賺錢。
1、努力工作無疑很重要,但光靠努力工作絕對不會使你致富。我怎么知道?看看現實世界里幾百萬--不對,幾十億的人每天被工作奴役,累的跟狗一樣,但是他們都富有嗎?不!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有錢嗎?不!他們之中很多人有錢嗎?不!大部分人都很窮。但是反過來,你看世界各地的俱樂部里,是誰在享受悠閑呢?是誰把下午的時光拿來打高爾夫球、網球或揚帆出海呢?是誰整天購物,一度假就是幾個星期呢?答案是有錢人,就是他們!所以我們要搞清楚:誰說必須努力工作才能有錢的?簡直就是胡扯。
2、有錢人可以成天玩耍休息,因為他們都能用聰明的方法工作。他們都了解并使用杠桿原理來讓自己省力,他們雇傭其他人為他們工作,也讓自己的錢為自己工作。
確實,你真的必須努力工作賺錢,但對有錢人來說,這只是暫時的狀況。對于窮人來說,這卻是永恒的。有錢人知道,“你”必須努力工作,直到你的“錢”工作的夠努力,能取代你。他們知道,你的錢所做的工作越多,你所需要的工作就越少。
3、有錢人想的很遠,他們把今天的玩樂花費與對明天的投資兩相平衡。窮人只想眼前,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基于立即享受。窮人會使用譬如“我今天都快過不下去了,怎么可能去想明天的事?”之類的借口。問題是,明天會變成今天,如果你不處理好今天的問題,明天你還是會講同樣的話。
4、我告訴你一個令人不愉快的事實,為了立即滿足購物,只是因為想要彌補我們對于生活的不滿,可是這種方式根本無效。而你把你所不擁有的錢“花掉”,是因為你想“花掉”你所有的情緒。這個癥狀通常叫做消費治療。超支,以及渴望立即得到滿足,這兩種行為跟你實際上買了什么東西是無關的,而跟你在生活缺乏滿足感有關。如果你的超支并不是出于一時情緒,那么就是來自你的財富藍圖。
5、要把心里的“物質滿足”檔案換成“財務自由”檔案。
6、有錢人的錢很多,但是花得很少,窮人的錢很少,卻花得很多。這是目光長遠或短淺的問題:窮人工作賺錢,是為了今天,有錢人工作賺錢之后,用錢投資,是為了未來。有錢人買不動產和可能會增值的東西,窮人買消耗品,那些東西一定會貶值。有錢人收集土地,窮人收集賬單。
7、窮人把一美元當一美元,用錢換取他們眼前想要的東西,有錢人把一美元都視為“種子”,把它種下了之后可以多賺一百美元,再把這些賺到的錢種下,又多回收一千美元。想想看,你今天花的每一美元,其實是花掉了未來的好幾百美元。我個人把我的每一美元都看成投資“尖兵”,而它們的任務是“獲得自由”,我不會輕易讓它們離開。
8、窮人努力工作,而且把所有錢都花光,造成他們必須永遠努力工作。有錢人努力工作,儲蓄,然后把錢拿來投資,好讓他們以后永遠不必工作。
9、把你的焦點從“主動”收入轉向“被動”收入,列出至少三種你可以不工作就創造收入的方式。開始去研究,然后采取行動,實施這些策略。
十六、財富檔案16? 有錢人就算恐懼也會采取行動,窮人卻會讓恐懼擋住他們行動。
1、行動是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間的“橋梁”
2、恐懼、懷疑和憂慮,是阻礙了成功和快樂的幾項重大因素。因此,有錢人和窮人之間的最大分別就是:有錢人在恐懼之中還會行動,窮人卻因為恐懼而裹足不前。
蘇珊?杰菲斯(Susan Jeffers)在《戰勝內心的恐懼》(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中寫到:大多數人所犯下的大錯,都是要等待恐懼感漸漸消退或完全消失之后才愿意采取行動,這些人,通常會等一輩子。
3、成為有錢人不是那么方便、那么容易的事,可能是相當困難的事。但那又如何?如果你只愿意做輕松的事,人生就會困難重重。但如果你愿意做困難的事,那么人生就會變得輕松。有錢人不會以簡單便利作為行動或不行動的一句,那種簡單便利的生活,是保留給窮人和大部分的中產階級的人去做的。
4、談過不方便之后,關于不舒服又該怎么說呢?為什么就算覺得不舒服還是要行動呢?因為“舒服”就是你現在所在的位置。如果你想要移動到新的生命層次,就必須突破你的舒服區域,嘗試一些你覺得不太舒服的事。(感悟:舒服=束縛)
你第一次嘗試新事物的時候,感覺舒服還是不舒服?通常是不舒服吧,但是后來呢?你嘗試過多次之后,你就覺得他越來越舒服了,對不對?就是這樣。一切事物在剛開始時都不舒服的,但如果你堅持下去,最后就會穿越不舒服的區域,達到成功。然后你就會擁有一個新的更擴大的舒服區域,也就是說,你會變成一個“更大”的人。你只在一種狀態下才真正在成長的,那就是你覺得不舒服的時候。
5、從現在開始,每當你感覺不舒服了,不要退回你原來的舒服區,反而要為自己加油,說:“我現在一定是在成長。”然后繼續前進。
6、如果你想變得有錢,得到成功,你最好要習慣“感覺不舒服”這件事。帶著自覺,練習走進你的不舒服區域,做一些令你自己感覺害怕的事。一下這個等式,希望你在往后的人生中一定要記住:
CZ=WZ。(Comfort? Zone =Wealth Zone)
你的“舒服區”等于你的“財富區”
假如你能擴大你的舒服區,你就會擴大你的收入和財富區。
7、絕對不會有人因為不舒服而死去,但是會以舒服之名而活著,舒服是一個殺手!如果你的人生以舒服為目標,那么我向你保證兩件事:第一,你永遠不會成為有錢人;第二,你永遠不會快樂。活在半冷不熱的狀況里,幻想一切有所不同,這樣是不可能快樂的。快樂,來自我們讓自己順其自然去追求成長,并且充分發揮自我潛能。
8、不舒服只是一種感覺罷了,而它沒有能力阻擋你。如果你不顧不舒服的感覺硬著頭皮繼續前進,你最后一定能達成目標。不必管不舒服的感覺會不會消失,就算它真的消失了,也要把它當作訊號,表示你應該把目標再擴大一些,因為你一旦感覺舒服了,你就停止成長了,然后,為了讓自己達到最大幅度的成長,你必須永遠活在你的“容器”邊緣。
9、你的心,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連續劇編劇。它會編造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根據戲劇和災難原則,編織出從來沒有發生過、可能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作家馬克?吐溫說的最好:“我這輩子有過幾千個問題,其中大部分從來沒有真正發生。”
10、你務必了解一件事:你不等于你的心靈。你比你的心靈更大,也更強。你的心靈只是你的一部分,就像你的手只是你的一部分。
11、暢銷書作家羅伯特?艾倫說過一句話:”你腦子里沒有一個想法是不必負房租的。“
這話的意思是說,你要為負面的想法付出代價。你會付出金錢、精力、時間、健康和你所在層次的快樂程度。如果你想要及早晉升到新的生命層次,你就要開始把你的想法分成兩種:一種是可以增加你力量的,一種是會減弱你力量的。觀察你的想法,判斷它對于你的快樂和成功有沒有益處?然后只注意那些會增加你力量的想法,不再專注于那些會減弱你力量的想法。每當你腦子里出現一個不具支持力量的想法,就說”取消它“,或者”謝謝你讓我知道這件事,但我不需要“,然后就換成其他更具鼓勵作用的思考方式。
12、請把你的手放在心上,說:“我就算恐懼、懷疑、不方便、不舒服、沒有心情也要采取行動!”
13、運用“強力思考法”,觀察你自己和你的思考模式,只接受那些會支持你的快樂或成功的念頭。挑戰你腦子里那個老是說:“我不行”或“我不要”或“我不喜歡”的聲音。不要讓這種源自恐懼、一心想要舒服的聲音得勝。與自己約定,不管何時,只要那個聲音試圖阻撓你去做某件可以幫助你成功的事,你就偏要去做,要讓你的心靈知道,主人是你,不是它。這樣一來,你可以大幅增強自信,這個聲音會變得越來越安靜,最后,對你絲毫不起作用。
十七、財富檔案17?有錢人持續學習成長,窮人認為他們已經知道一切。
1、如果你不像你想要的那么成功,那么就是有些事情你還不知道。
2、窮人常常試圖證明他們是對的,他們戴上一副什么都懂的面具,就說什么他們的貧窮或奮斗只是因為運氣太壞,老天哪里出了錯。
4、我的名言有這么一句:“你可以是對的,你也可以很有錢的,但你不會兩者都是。”所謂“對的”,意思是你非要堅持過去的思考和生活方式不可;可是很不幸,正是那些東西造成你目前的處境。
5、作家吉米?羅恩(Jim? Rohn)說過一句話非常有道理:“如果你繼續做你從以前到現在一直在做的事,你就會繼續得到你一直以來所得到的東西。”你已經知道了“你的”方式,所以你現在需要知道新的方式。所以我要寫這本書,目的就是在你原有的認識之外,為你增加一些新的心靈檔案。新的檔案、新的思考和新的行動,他們會帶來新的結果。
這就是為什么,持續學習和成長是如此重要的事。
6、如果你沒有時間做你想做的或者需要做的事,你很可能就是現代版的奴隸;如果你沒有錢學習成功之道,那么你可能比任何人都需要學它。很抱歉,“我沒有錢”實在不成理由。請問你什么時候才會有錢?一年后,兩年后,或是五年后,你會跟現在有什么不同嗎?不會!幾年后你還是會說同樣的話。
你只有一個方法能讓自己獲得想要的金錢,那就是你要從內心到外在都學習如何玩金錢游戲。你必須學習各種增加收入、管理金錢和有效投資的技巧和策略。
7、什么叫神經病呢?就是你不斷的做同一件事,卻期待能有不同的結果。聽好,如果你一直在做的事是有效的,那么你早就又有錢又快樂了。你腦子里那些反應只不過是你的借口或強詞奪理的說法。
8、變成有錢人這件事,跟金錢上的實際收獲沒有那么大的關系,跟你為了致富而在性格上和想法上變成什么樣的人比較有關。我想讓你知道一個只有很少人知道的秘密:可以最快讓你變得有錢而且守住錢的方式,就是努力發展你自己!這個概念是讓你成長為一個“成功”的人。況且,你的外在世界是你內在世界的反映。你是根源,你所得到的是果實。
9、我很喜歡的一句話:“不管你到哪里,你都帶著自己。”如果你認為自己成長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擁有強健的性格和心智,你自然就會在你所做的任何事情上都得到成功。你會有力量做出清楚的決定;你會有能力選擇你要的工作、事業或投資領域,而且知道自己一定會成功。--這段話是本書的精華所在。當你位于第五級,你就會得到第五級的結果;但是等你成長到第十級之后,你就會得到第十級的結果。
但是,請留心一個警告:如果你沒有做內在的功課,但是賺了一大筆錢,這很可能只是你一時幸運,而你很可能會失去它。可是,如果你成長為一個真正成功的“人”,那么你不但能得到財富,還可以保有它,使它增長,而且,你會真心覺得快樂。
有錢人了解,成功的順序是:成為??去做??擁有。
窮人和小康人士卻認為,成功的順序是:擁有??去做??成為。
窮人和大部分小康人士以為:“如果我有了一大筆錢,我就能做我想做的事,然后我才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然而有錢人卻認為:“如果我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我就能夠做我想要做的事,得到我想要的一切,包括財富。”
這里要說一件有錢人才知道的事:創造財富的目標,主要不在于擁有一大筆錢;創造財富,是為了幫助你成長為你所能成為最佳的自己。事實上,這是目標中的目標,讓自己成為一個“人”。
簡言之,成功問的不是“什么”,而是“誰”。往好處想,你是“誰”,是完全可以訓練和學習的。
10、有錢人和窮人、小康階層之間還有另一個很關鍵的差別:有錢人是他們那個領域的專家,小康階層在所處領域里的表現平庸,窮人在他們那個領域里表現很糟。
11、談到學習,值得注意的是,有錢人不但能持續學習,他們還一定要找那些曾經走過他們要走的路的人,向其學習。對我來說,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我的學習對象。我一向堅持向各領域中真正的大師學習,我不會去找那些宣稱自己是專家的人,而是去找那些可以用實際成果證明他們能力的人。
有錢人會向比自己更有錢的人請教,窮人則向朋友尋求建議,但朋友跟他一樣窮。如果你向很窮的人學習,就算他們是顧問、教練或規劃師,他們能教你的也只有一件事,如何變窮!
12、就像攀登喜馬拉雅山有幾條路徑,世上也有一些經過證明的路徑和策略,可以讓你創造高收入、快速達到財務自由、獲得財富,而你必須愿意學習并使用這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