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生活中是否有過這樣的煩惱呢?不喜歡做的工作總是到截止時間的前一刻才完成,但從接到任務開始就郁郁寡歡。感覺目前的生活和工作狀態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想要改變卻無從下手。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這本書開篇說過“不管是處于自覺或者是不自覺的原因,你的人生狀態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怎樣讓改變自己的人生狀態呢?可以從培養你的習慣開始。
《65種微習慣這本書》是由日本年輕人的習慣導師古川武士先生寫的,這本書從人的行為、思維、情緒、環境四個方面為我們介紹了65種調整習慣的方法。我們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適合自己的方法,開始行動起來。下面我介紹六種對我很有幫助的習慣。
一、掌握行為的三種微習慣
在行為方面,我是有拖延癥的人。遇到不喜歡的工作任務,我會產生嚴重的情緒內耗,但是實際上什么都沒開始做。我非常希望可以改變自己的拖延癥。在作者介紹的方法中,我決定嘗試的有三個:
(1)[以15分鐘為一個單位;
(2)把工作細分;
(3)停止情緒內耗,干就完了;
在接到我不喜歡的工作內容后,我會先進行工作細化,把工作拆分為三到五個工作細節,每個工作細節標注預計需要用幾個15分鐘。然后停止情緒內耗,直接開始做。
例如:我自己特別怕寫書評,原因是我的“完美主義”思想讓我擔心寫出來的文章不夠好。因此我會產生情緒內耗,遲遲不敢動手寫。我可以從這件事來改變自己拖延的習慣。先確認要寫的書籍,讀完簡介和大綱后,細分寫這本書的書評我需要做哪些細分工作,預計花費時長是多少,然后就開始動筆寫起。
過于完美主義反而會影響自己行動的積極性。
二、掌握思維的三種微習慣
都說思維改變命運。換一種思維習慣也會改變我們的人生狀態。
這本書中作者提到的三個思維習慣對我都很有幫助
(1)不是超越別人,而是超過自己;
(2)最大化思維:發揮自己的優勢;
(3)成長思維:你可以換個說法;
生活中的一些煩惱并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好,而是因為我們喜歡和別人比較。前段時間看到個新聞特別火,一個五歲的小男孩獲得了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看到這條新聞的媽媽們開始不淡定了,開始給孩子報輔導班。可是查一下這個孩子的背景,你會發現小孩的家里有幾位家庭成員都是音樂家,無論是環境還是財力方面都會對孩子的成就產生直接的影響。
我們不應該盲目的和別人進行比較,讓自己產生自卑心理。而是要和過去的自己比,不斷的克服自身的弱點,增強自信心。
我也知道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可是我沒有優勢啊?我之所以普通平庸,所以不開心。最近我在讀《慢慢變富》作者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小時候輟學了。當他掃地獲得了同事的夸獎,他默默地記下來原來會打掃是自己的優勢。后面在賣舊書的時候他幫助客戶找到客戶需要的舊書,客戶夸贊了他,他把能幫他人找到書作為自己的優勢。
優勢不是獨一無二的,只要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就要記錄下來,堅持下去。
學習型思維其實就是換被動為主動。窮人看障礙,富人找方法。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要勇于發現改善的機遇,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不滿意的結果。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一切都會不一樣。
這本書還介紹了許多的好習慣,不一定都適合自己,但是可以選擇幾個嘗試培養起來。說不定就改變了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