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碗番茄炒蛋:兒女是世上最大的負(fù)心人
即刻讀書2017-11-03 20:40
「即刻讀書」每晚推送
文 /美亞
- 01 -
臨睡前被一組H5廣告刷屏了:
故事很簡單:一個留學(xué)美國第八天的男孩,第一次融入美國氛圍,大家約在他家來一場全球美食饕餮。
歪果仁朋友們都表示正在趕來的路上,并攜帶了本國殺手锏代表美食。
男孩這才慌了,覺得自己不能為泱泱美食大國丟臉,又苦于在家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只能向國內(nèi)的媽媽求助一道最簡單的菜:媽,我問你,番茄炒蛋是先放番茄還是先放雞蛋?
媽媽語音遠(yuǎn)程教程并不順利,蛋液橫飛,鹽成噸放。
男孩很生氣:媽,你這是說的什么?你這不行?。?/p>
一邊怪媽媽,一邊還得繼續(xù)做個演員哄騙歪果仁朋友。
在男孩一籌莫展之際,媽媽發(fā)來了視頻教程。男孩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果然,番茄炒蛋倍受歡迎,大中華美食簡簡單單贏翻。
在歪果仁朋友問到時差時,男孩才想到,中國和美國的時差是,12小時。
鏡頭切到深夜的中國4:20分:
因為兒子留學(xué)而每晚睡不踏實的媽媽,一收到微信就醒了,打開手機收到兒子的求助,和老公七嘴八舌,都想幫到兒子。
兒子說:媽,你這發(fā)的什么東西啊?
媽媽沒有半點猶豫,就起床親自教學(xué)。
系上圍裙,柴米油鹽,媽媽教學(xué),爸爸直播。
兒子這才意識到父母是徹夜不眠,教他遠(yuǎn)程烹制了這道西紅柿炒雞蛋。
拿起手機,發(fā)現(xiàn)一長溜的未讀微信,他這廂沉浸在完成任務(wù),以食會友的喜悅中,那廂老夫妻還在苦苦等待他的回應(yīng)。
得到兒子的認(rèn)可后,媽媽回復(fù):好的。配上笑臉表情包。
沒有怨言,他們很開心,天涯咫尺幫地到了兒子。
最后兩句戳心文案:想留你在身邊,更想你擁有全世界。但,你的世界,大于全世界。
亞姐再加一句:如果你不在身邊,我在你的全世界待命。
- 02 -
嗯,亞姐哭了,因為這樣的事,剛剛發(fā)生在亞姐身上:
我新書上市,爸媽買了10本,回家反復(fù)摩挲,來回復(fù)讀。
我可以想象我媽戴著老花鏡,一字一句一絲不茍的模樣。
離家多年,遠(yuǎn)嫁香港,一本新書,已經(jīng)無關(guān)榮光,這是他們今日接近我靈魂溫度的最近距離。
我媽發(fā)現(xiàn)我書里有一個疑似錯別字,馬上找我來求證。
我是她的全世界,所以在她眼里,這是件天大的事兒。
我真的在忙,那是我日常更新之前最緊張的修改時段。我還是手忙腳亂回了一句:嗯不知道,我還沒看到書。
我媽得到了鼓勵,發(fā)來圖片邀功。
我的煩躁終于占了上風(fēng),冷冷地說:知道啦,在忙。
第三天同一時段,她又來找我視頻,我正在電話會議,無暇顧及。
一直到深夜忙完手頭所有的事,我才反應(yīng)過來:我媽第二天要來香港,她定是問我下了飛機怎么坐車。
這才心急火燎問老李:我沒接我媽的視頻,她找你了嗎?
翌日,我媽來了,兩個大箱子,里面都是我愛吃的:鯧鳊魚、大閘蟹、海蜇、連我幼時愛吃的炒米糕,她都硬是裝了一大袋。
我翻翻里面還有毛豆和扁豆,嗔怒道:這些你也一千公里拖過來,香港都有賣?。?/p>
我媽笑了:家里的味道怎么能比!
晚餐我照例沒有吃米飯,我媽時不時瞥我一眼,小心翼翼地說:你不吃飯,多吃點菜,這些東西怎么都吃不胖的啊。
我的眼淚頃刻就要掉下來,她知道我怕胖,常年keep fit,瘦成她眼里的一把骨頭。
但也不敢在兒女的審美價值觀上「造次」。
只能把那些我愛吃的千里傾囊相送,指望我多吃點,能多點營養(yǎng)就多一點營養(yǎng)。
世上父母,有誰又會記得兒女的冷漠怠慢,他們是我們的來時路,卻漸漸被遺忘在某個岔路口,然后他們搓著手排著隊,耐心等候隨時召喚。
- 03 -
我們對親情,總有著一種無法光明磊落的畏羞。
世界和你,我選擇了世界。愛情和你,我選擇了愛情。事業(yè)和你,我選擇了事業(yè),朋友和你,我選擇了朋友。
只有在這深夜臨睡,萬般皆休,癱在枕上做最后的刷屏。
配著這一道西紅柿炒蛋,才想起媽媽溫柔的菜,爸爸故作無謂的開心,還有自己半年沒回家的恍然。
潸然淚下,捶胸頓足,再想起那句「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發(fā)誓明天就要對父母再多關(guān)懷一點。
其實這世上最大的負(fù)心人,就叫兒女。
兒女都是如此,電影文字廣告音樂,每一次戳心都能喚醒歉疚和柔情。
可塵世紛擾、諸事纏身,又日漸淡漠,回復(fù)自我生活。
我無法想象、無法代入,當(dāng)這世上百年孤獨,再沒有父母,我又將如何自處?
如何面對那些寧愿浪擲都不愿陪伴的時光,面對那些對男友和顏悅色,轉(zhuǎn)身就對父母出言不遜的刻薄。
可在這10年間,和父母因生活方式該吵的架一頓沒少吵;
因未來發(fā)展該離家的距離一寸沒少逃,因遠(yuǎn)香近臭該嫌棄的狠話一句沒少說。
我們在父母面前,好像永遠(yuǎn)是那個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 04 -
我們到底可以為父母做什么?
我們在相愛相殺中,此一時彼一時,冷一陣熱一陣,遠(yuǎn)一點又近一些。
陪伴成了最奢侈的反哺,好好說話是最艱難的孝順。
這世間做父母、做夫妻、做兒女,都是漫長的修行,而留給我們做兒女的時間想來是最短暫的。
我沒什么好勸誡。
只愿當(dāng)下,當(dāng)你看到的每一次戳心,都能變成對父母一兩句寬慰,一兩天的溫柔,這也算是一種及時行孝。
因為他們,本來想要的也不多。
若你在大世界里過得如魚得水,如果還能有只字片語的問候與惦記,就是最大份額的快樂了。
作者簡介
美亞,作家,心理咨詢師,定居香港。《南都周刊》特約撰稿人,《時尚COSMO》專欄作者,「單身力」理念創(chuàng)始人。一個放心老去的已婚育少女。新書《再野一點》熱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