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今天,國慶長假就要say bye bye了,沒有了歸鄉閨蜜的外出邀請,也沒有了朋友的盛情邀約,7天,終于因為雨天的原因,在家飽飽的睡到了自然醒。
我的父母和中國絕大多數的爸爸媽媽一樣,他們對我有期待,或許是因為爸爸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或許是因為每次出門吃酒都會被詢問,談對象、結婚是今年他們和我聊天的永恒話題:誰誰誰家姑娘今天出嫁,哎,你什么時候能嫁出呢?吃飯就好好吃,以后嫁人了這樣會被說的……
今天也不例外,爸爸問我:長假七天,就沒有相親的小伙子約你出去玩。我回答他沒有,他狐疑的看了我一樣,帶著一臉疑惑離開了。
超想大聲的沖他大吼一聲:真的沒有!!!可是那又能怎樣呢?
父母眼中的女兒是最棒的,怎么會沒有人約呢?自我評價也是超好的,怎么會沒人約呢?
就在國慶之前,我接受過密集的相親安排,有的是安排見面,有的是互換了聯系方式,但就是這樣國慶的約會依舊是和姐妹們在一起.
回想2015年的相親之旅,也不是沒有遇到過合適,見了之后感覺還不錯的男生,但是怎么就都無疾而終了呢?
A男,對門家媳婦的弟弟.爸爸媽媽、對門的鄰居都贊不絕口,可前前后后滿打滿算見過5次面,恰逢過年,就要求回家見父母。
這速度,不是我等小女子能接受的,言辭委婉的拒絕后,竟然在車里哭起了鼻子…
如今細想,他在我面前一共哭過三回,不愿回家一次,在餐廳吃飯聽歌想起前任一次,還有一次在火鍋店,為啥我記不清了…這樣的男人,我不想要!
三個月后,一天晚上碰見對門喜氣洋洋的出門,打聽一番原來是去吃他家媳婦的弟弟娶媳婦的喜酒。第一次懷疑是不是我的三觀有問題。
B男,先從微信聊起,殷勤的晨早安夜晚安,堅持不懈的找話題聊天,早就了見面時彼此對對方的態度應該都不錯。本姑娘一直堅信:旅行是檢驗兩個人是否合適的真理。所以即便才認識兩個月,b男相約出發外地,也欣然應允了。
可是他的工作時間覺得了如果我們周末兩日游的話,周六的早晨就是白白浪費的,因為下午才能出發。勸說要不就一日游吧,不愿,只能妥協。
好朋友說:孤男寡女單獨外出,要做些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說實話,絕對的沒有做好準備.所以選擇了閨蜜所在的城市。
下午閨蜜作陪,晚上他睡酒店,第二天我們單獨行動。
整個行程,全程無計劃,游玩過程中還把飲料瓶放到我的背包里,如此男友,要了做甚呢?
但想著之前的聊天,還是想給彼此機會,回來后在考察考察。誰知旅游歸來,短信全無,杳無音訊,聯系不到。
幾個月后的一個晚上,微信突然收到一條消息,來自他的,大意是我知道你現在想結婚,但是我現在窮,沒有錢,接不了婚,要不我們先談著,你要是到時候覺得我不行,我們再分手。
閨蜜看后評價說,從s回來的時候說這些,還能考慮考慮,事隔這么久發這個過來是想告訴你,他沒錢,他家窮,要結婚,請你倒貼…
C男,伯父介紹的對象,結結實實的小伙子,個子挺高,人也看著老實。第一次見面,請我吃的自助餐,俺心想:這個靠譜!
剛找到位子安頓好,他起身時我說:你去拿吃的吧!不知是我說話的語氣還是什么惹他誤解為我讓他自己拿食物了,冷冷的留下一句“要吃什么你自己去拿”,心瞬間涼了半截。無論我是不是要你拿東西,這樣的答復扣分很多。
等他滿載而歸,將包包拜托他照看后我去拿吃的,一回頭他在我后面拿吃的,頓時心里就已經把他負分OUT了。
其實,到了現在的這個年紀,不像校園里的男男女女,要為愛癡狂才是真愛;也沒到30多歲,只想找個順眼的完成任務。
27、28的女孩子,對于愛情或者婚姻還有那么一點浪漫的幻想。
他可能不是深夜在你家樓下唱歌,卻是他能記住你的喜好;
他可能不是為你飽受冷言冷語,但絕對是你無聊時候的最佳解悶對象。
打敗相親的不是所謂的愛情,而是彼此不走心的對待和毫無顧忌的放縱本心,讓那些小細節擊潰了僅存于第一印象里的好感。
很多時候,情侶鴨們,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不是朋友圈里的照片秀恩愛,不是任何其他
僅僅可能那個她無聊時隨手打出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