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天與小朋友一起賞讀古詩詞。
? ? ? ? 這些古詩詞選自《古詩詞背誦80首》。希望友友們能一如既往地支持。
? ? ? ? 今天賞讀的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古詩詞賞讀53
? ? ? ? ? ? ? ? ? ?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唐]杜甫
? ? ? ?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 ? ? ?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 ? ? ?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 ? ? ?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譯文:
? ? ? ? 劍門外忽傳收復薊北的消息,初聞此事分外歡喜淚灑衣衫。
? ? ? ? 回頭看妻兒的愁云頓時消散,隨便地收拾起詩書欣喜若狂。
? ? ? ? 日頭照耀放聲高歌痛飲美酒,明媚春光陪伴著我返回故鄉。
? ? ? ? 快快動身起程巴峽穿過巫峽,穿過了襄陽后又直奔洛陽。
作者:
? ? ? ? 杜甫(712~770),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
? ? ? ? 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
? ? ? ? 在藝術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創作背景:
? ?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春天。寶應元年(762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衡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今河南鄭州)、汴(今河南開封)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其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等相繼投降,至此,持續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
? ? ? ? 杜甫是一個熱愛祖國而又飽經喪亂的詩人,當時正流落在四川,聽聞這個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名作。?
作品賞析:
? ? ? ? 這首詩,除第一句敘事點題外,其余各句,都是抒發忽聞勝利消息之后的驚喜之情。當詩人聽聞到收復的消息,他長期壓抑在胸中的郁結之情,一下子得到了釋放,詩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感情奔涌而出。 萬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瀉。 而詩人情感的高潮就是聽聞捷報后,對“回歸之旅”的強烈渴盼。
? ? ? ? 全詩首聯、頜聯、頸聯、尾聯,四聯環環相生,詩意層層遞進,情感層層升華。尤其是后六句對偶,語言明白通俗,寫實性很強,是詩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宣泄,沒有一點矯揉的痕跡,讀來給人一氣呵成的感覺。
? ? ? ? 這首詩,語言樸素通俗,但對仗極其工整細致,詩作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和生活細節的抓取很成功。這首詩作于唐王朝軍隊收復失地的大的歷史背景之下,也可以說是一首史詩。
? ? ? ? 仇兆鰲在《杜少陵集詳注》中引王嗣奭的話說:“此詩句句有喜躍意,一氣流注,而曲折盡情,絕無妝點,愈樸愈真,他人決不能道。”后代詩論家都極為推崇此詩,贊其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詩也”。
擴展學習:
?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標準的七律,古韻平仄對比如下:
? ? ? ?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 ? ?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裳【下平七陽】
? ? ? ?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 ? ? ?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狂【下平七陽】
? ? ? ?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 ? ?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鄉【下平七陽】
? ? ? ?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 ? ?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陽【下平七陽】
? ? ? 注:古韻與今韻有諸多不同之處。如“看”“白”,古韻今韻則相反。? ? ? ? ? ?
仿寫:
? ? ? ? ? ? ? ? ? ? ? 高考賦(下平七陽)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唐姥爺
? ? ? ? 綿綿細雨灑寒窗,奮筆學子戰考場。
? ? ? ? 笑踏三天大考日,抬頭處處是陽光。
? ? ? ?
? ? ? ? 學習過程中,可能有不準確的地方,請友友拔冗斧正,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