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換季之時,不少家長就開始提心吊膽,因為寶寶很容易在這個階段生病。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寶寶 “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身體各項機能尚未發育完善,尤其是肺、脾、腎三臟較為薄弱,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換季時,氣溫、濕度等環境因素波動較大,寶寶稚嫩的身體難以快速適應,從而給疾病可乘之機。不過,家長們也不必過于焦慮,借助中醫育兒的智慧,能幫助寶寶安然度過換季。
飲食調理
1.健脾養胃: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強健了,寶寶的抵抗力自然會增強。在換季時節,可適當給寶寶食用一些健脾養胃的食物,如山藥、芡實、小米、南瓜等。像山藥芡實粥就很適合寶寶,將山藥去皮切塊,芡實洗凈,與大米一同熬煮成粥。山藥具有健脾益胃、滋腎益精的功效,芡實能補脾止瀉、益腎固精,二者搭配,對寶寶的脾胃大有裨益。
2.滋陰潤燥:換季時氣候往往較為干燥,易傷津液,寶寶可能出現口唇干燥、咽干口渴、便秘等癥狀。此時,應注重滋陰潤燥的飲食調理。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梨湯,把梨切塊后加水煮 15 - 20 分鐘即可。梨有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作用。此外,百合、銀耳等食物也有滋陰功效,可做成百合銀耳羹給寶寶食用。
3.避免生冷油膩:寶寶脾胃薄弱,生冷食物易損傷脾胃陽氣,油膩食物則難以消化,都可能導致脾胃功能失常,影響寶寶健康。在換季期間,要避免給寶寶吃冰淇淋、冷飲、油炸食品等。像炸雞、薯條這類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寶寶吃多了不僅容易積食,還可能引發上火等問題。
日常護理
1.適時增減衣物:換季時氣溫變化無常,家長要根據天氣變化及時為寶寶增減衣物。早晚氣溫較低時,要注意給寶寶保暖,可適當多穿一件外套;中午氣溫升高后,再及時減少衣物,避免寶寶出汗過多。“春捂秋凍” 有一定道理,但寶寶體質特殊,“春捂” 要適度,不能捂得太過,以免寶寶出汗后吹風著涼。
2.保證充足睡眠:睡眠對寶寶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良好的睡眠能促進寶寶身體各器官的修復和生長,增強免疫力。在換季期間,更要保證寶寶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一般來說,0 - 1 歲的寶寶每天需要睡眠 12 - 16 小時,1 - 3 歲的寶寶需要 11 - 14 小時,3 - 6 歲的寶寶需要 10 - 13 小時。要為寶寶創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幫助寶寶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
3.適當戶外活動:天氣晴好時,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體質。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寶寶氣血循環,提高身體的抵抗力。不過,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活動場所和時間,避免在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地方長時間停留,活動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寶寶過于疲勞。
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理、科學的小兒推拿以及細致的日常護理等中醫育兒妙招,能幫助寶寶增強體質,更好地適應換季時的環境變化,減少生病的幾率,讓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