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不是一次性拉開的,
它總是在你不經意間逐漸疊加,
直至成為一條鴻溝。
-楊子翔
今天看手機的時候發現高中老師發了這樣的一條朋友圈,內容很長,描繪的很形象,像極了我們的學生時代,更能映射到我們的現在很多人的職場生活,甚至是人生。
—1—
這種現象也許你我都有見過,甚至就是我們自己
我最近在刻意觀察一些現象,那就是一個所謂的差學生能差到什么程度~
具體來說,按時間段分成以下幾類:
自習課大部分處在睡覺或者似睡非睡的大神兒狀,下課被同學吵醒,也是軟塌塌的起來上個廁所。
上課時間也會羨慕地看別人認真聽課,自己完全游離在世界之外,老師不讓睡覺,那就左右晃晃,趴下,起來,又趴下,心里的無聊煩躁全在臉上~體育運動的時間,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慢吞吞的下樓,嘴里還罵罵咧咧,不能完成的體育活動絕對不嘗試,能完成的活動也會打折到底。
同學關系出乎我的意料,我本來以為這些孩子會有很鐵的朋友,同類的玩兒伴,在一起聊聊游戲,談談如何收拾老師之類~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這類孩子幾乎沒有朋友,完全如獨行獸,他的空氣里彌漫著孤獨,走到別的同學身邊也只是蜻蜓點水的碰一下,而別人也并不表現出熱情。
而和班里同類的孩子接觸,兩人竟然互相看不順眼,甚至下課對罵。
和老師的關系有兩種情況,要么阿諛逢迎,說盡好話讓老師過關的時候放他一馬,要么視如水火,井水不犯河水,稍有摩擦,點火就著。還有很多情況,比如作業情況,參加活動情況,自主發言情況,合作學習情況等等。
每當看到這樣的孩子,我心里都是滿滿的心疼,這些孩子長的都很好看,個頭看上去很舒服,穿著得體,皮膚干凈,如果不是有所了解,很難想象以上種種行為為之有關,但是很遺憾。
我嘗試過疏導輔導這些孩子,跟他們聊聊,也慢慢嘗試給他們一起做一些改變的計劃,小目標,對他們一點點的努力和小成績及時認可。
有些孩子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大多數非常感激有人愿意聽他說話,也愿意嘗試打開英語這本天書,但是看著他讀英語我真的不忍心,心里時不時涌出想讓他們放棄的想法。
看著他或她難為的快哭出來,一個單詞一個單詞標上漢語拼音,然后背了兩天,背了一個小對話,我仍然摁住心中的著急,假裝平靜而激動的說:你做到了,開個好頭,你就知道自己是可以的,以后會越來越好。
學生轉身,我在心里輕輕嘆了口氣,畢竟積重難返,不知道我還能堅持多久,他能否堅持到可以看到學習生命中出現的光亮。
—2—
學習學不好,不代表步入職場也如此
盡管我們都相信,學習成績不代表什么,尤其是小學,初中,但是從小在我們心中那些陰影或許會伴隨我們一生。
接觸過一些朋友自己困惑然后來咨詢,當跟他交流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發現一種現象,他說,"我真的知道這些道理,但是一些回憶和小時候的一些經歷總是在不斷的刺痛我,我不知道該如何走出來。"
「我們經常聽到很多人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好像這輩子總是被注定的,但是我想說的是,除非你有先天性疾病,否則所謂的天注定全是鬼扯。」
我靜下來想想,這些“困難戶”孩子多像人到中年的我們自己。等我們發現自己深陷泥潭,卻發現自己如此的無助又無力把自己拖出來,卻越掙扎陷的越深。
我們周圍的問題,像掃把頭上的長頭發永遠拽不干凈,每次都拽,可一直都有,甚是煩擾。孩子不乖,作業拖拉,老公喝酒,半夜不歸,父母年老,脾氣不穩,自己的事情更是一團糟。
工作窩心,安于現狀不甘心,尋求變化又無門,身體狀態越來越差,皮膚越來越糟,情緒越來越暴躁,想睡個好覺沒時間,想鍛煉身體迫于各種原因沒行動,是不是像極了這些老師眼中的差學生。
學生中學成績各種差,大人中年生活亂如麻,其實統統由于之前“落課”太多,學生的落課直觀又容易理解,大人的“落課”多半不太容易意識到。
比如我們其實并不了解該如何帶好孩子,如何恰當處理和培養與另一半的關系,不知如何和父母融洽相處,不知該如何讓自己的火團情緒安全著陸,友好自己,如何權衡利弊,做出選擇。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當初落下的課,說到底,我們大多數的糾結和困頓可能都源于自己的無知自卑或自大。
走在高速公路上,眼睜睜的看著一輛一輛的汽車從自己身邊飛馳而過,坐在自己沒能啟動的車里焦灼煩躁憤怒困頓都于事無補,自己唯一能做的安靜下來檢查車子,想辦法給油慢慢啟動。
反躬自省,求助于己,一點點,一點點的改變,從心理狀態到外在行為,我知道這一點都不容易,正如我昨天引用海靈格的那句話:「受苦比解決問題來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來得簡單,但是我們活著就是為了好好活著,解決問題,get幸福,不是嗎?」
—3—
剛剛擺脫“壞學生”,卻又成了社會的“基石”
你可以把它當作是基石,甚至還聽到很多人說,你說當老板,人人都想當老板,誰來做員工啊,人人都在畫餅,誰來具體實施啊?
一般遇到這類人我就是直接咔嚓掉了,因為他總是把自己無知、愚鈍當做為社會做貢獻,之所以你一直在山底看不到外面的風景,不是因為他人都在你前面擋住了視線,而是你明明可以自己看見的卻非要聽別人告訴你風景如何如何。
你問登山者為什么登山?他告訴你,因為山就在那里!
你問我為什么要去做思考力的社群,我會告訴你,因為十年后的我在那里。不論你是職場還是自由職業者,哪怕是個做小生意自己當老板的人,如果你想做出色,出彩,考慮最多的問題是什么?
很顯然是布局,切入點,模式這些問題。社群新版的玩法正在籌劃中,相信很快就會跟大家見面。就像我高中老師Miss Wei 說的那樣,生活中的種種困擾其實就是因為我們前期的課程“落下”的太多了。
年輕時犯下的錯誤,生活必然會在未來的日子里向你討回來。如果你還很年輕,請不要在這個時候犯錯誤。歲月不曾饒過我,請你也不要饒過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