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手機一陣亂扒。直到同事傳來一張視覺沖擊滿分的宣傳圖。
喜慶的頁面讓我恍惚是不是快過年了。
銀行理財產品不是普遍收益率都在3%-4%之間嗎,這款“爽得寶”是何方高能(是不是我腦洞太大,總覺得像爽身粉的名字),近六個月的年化收益率能在5.1%-5.8%之間?
單看海報,爽得寶實際是一款P2P活期產品。只是對接的資產不是常見的信用貸、車貸,是政府信用類資產、銀行信貸類資產、高信用等級債券三類,由貴陽銀行發行。
由于是活期產品,只沖著銀行面子去買是不夠的。
爽得寶的風險是什么?
1、是定向委托而不是P2P,貴陽銀行僅是中介,實際是陸金所子公司借貴陽銀行品牌發行的產品
投資者購買爽得寶實際是與深圳聚昇公司簽署定向委托協議(嚴格來說,不是P2P項目),將資金定向投資于某資管計劃,貴陽銀行僅受托為項目提供資金代收付、信息發布等服務,不承諾保本、保收益。
(深圳聚昇資產是陸金所全資子公司,陸金所的零活寶也是類似設計)。
2、爽得寶的資產風險
爽得寶自身公布的三類資產中,政府信用類資產排名靠前(懷疑占絕大多數)存在較大風險。目前經濟下行,各地政府地方債同樣傷痕累累。前不久的東北特鋼,有地方性國企和國開行承銷的加持,最終還是雷了。
債市的風險底線,又刷新了。
萬一這類資產出現問題,投資者不可能像普通的P2P信用貸、抵押貸、擔保貸一樣去找借款人甚至是法院解決,但在政府信用類資產中,如借款人有意不還,投資者很難找政府解決。
3、爽得寶的流動性風險
爽得寶目前余額已達150億,這對一個城商行來說已經是一個驚人數字。由于是長期債權匹配短期資金,存在期限錯配,一旦出現大量投資者申請提現,就會非??简炈脤毜某袃赌芰?。
按目前P2P行業監管形勢看來,行業是不提倡這類活期項目的,但貴陽銀行牽頭上線此類項目,無疑是跟監管唱對臺戲。
到底爽得寶能不能投?
這取決于你的風險偏好,無論如何,由于有銀行的名聲在,總是比一般的P2P公司的活期更愛護聲譽一些,投資者至少可以相信不會出現道德風險跑路事件。
但是由于實際是與陸金所子公司簽署定向委托協議,規避掉了P2P監管,跟貴陽銀行沒多少關系,不能排除政策上會否叫停這種插邊球行為,以至于給投資者造成損失。
另外,貴陽銀行APP體驗超爛,充值經常失敗,有意體會的小伙伴先做好心理準備。
P.S~如果大家認識什么貴陽銀行的小伙伴,有更多關于“爽得寶”的訊息,也透露給小編一點吧!有錢大家賺唄~
更多投資者服務,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P2PCN-----和投資者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