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的國產電影越來越商業化,越來越沒有內涵和令人難忘的表現。這種現象一度讓我懷疑,現在的市場究竟還有沒有救。無意中,我看到一部網絡大電影,盡管也有瑕疵,但它的出現,卻讓我眼前一亮,雖沒有華服包裝,卻擁有一身正氣凜然的筋骨。
大電影名字叫《洗人》,是一個成都青年導演汪瀾所拍。之前說《洗人》驚艷,是因為它的概念頗有意思,整個電影充滿神秘色彩,又凝聚著中華文化的思想精髓,關于天道關于人性關于愛情進行了一些探討和自我理解的表達。這已經不能單獨理解為它是一個怎樣的電影,或許正如電影簡介里所說,這是一部泛概念電影。
電影圍繞洗人這個話題,通過幾個角色的不同際遇呈現給觀眾一些理念。天道循環,輪回不止,以為獲得新生,卻不知脫胎換骨后的命運是否還在自己手里。這世上多一人,便少一人,因果循環,各有受業,遵循自然,各有安排,是對是錯,終是無為。
然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洗人的概念,每個人的解讀也是不同的,正如同電影里,每一個參與洗人的人,洗人的初衷都各不相同。思遍整個電影圈里,像洗人這樣的電影難有同類,因為這樣肯思考的電影如到達一定高度,就鮮有敵手。
生活總是會給人驚喜,人與人的相遇交集,往往卻呈現相反的方向,以為不久會相遇,結果一直不能遇到,從未期待緣分,卻沒想到簽了機緣,繞了一個圈,最后發現,自己追求的,在決定的那個當初或許就已擦身而過,就像電影里的每一次洗人,無不是懷著憧憬懷著追求懷著欲望,他們最終是否能如愿以償呢?
這個問題,電影留給了我們,讓我們去尋找自己的答案。一半是一覽無遺的人性貪婪自私貪好色,一半是赤裸展現的人心惶恐局促弱小,這種黑色滑稽,在平常的生活里也時時出現,似乎每一個人都能在洗人這部片子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因為每一個人都想逃離,每一個人都有欲望,每一個人都遵從于本能,無論是誰,無論是什么身份和地位。
也正是因為這樣,洗人電影在引發我們深思的時候,也在提醒著我們,世事無常,又事在人為,勇敢面對,才是正確的方向,而不是一味想逃。
這部電影惟一讓我遺憾的是,制作差了點精良,場景、道具等,隨處可見劇組資金的捉襟見肘,畢竟只是一部網絡大電影,如果能有更高的制作成本,表現力或許會提升不少。
盡管如此,洗人還是讓我相信中國電影的力量,不是每一個導演都為謀求利益而忘記了電影的本身,如果一個導演有思想又剛好才華橫溢,那他就永遠不會拍爛片,即使有缺點,也無法掩蓋其亮點。
這也許就是洗人這部大電影最精彩的地方,不為商業只為初心,表達就是最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