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2
活動背景:
永澄老師在“一元信息管理法”群里講了《改變的本質》直播課,作業是找出一個小問題,在5-7天內發生改變,行動和體驗之后寫成一篇文章《我是這樣創造新體驗的》(6.12前)。
我的情況:
- ??落課了:
上周連日上專業課來著,對我這每日需要睡11小時的孕婦來說已經是很大的精力挑戰,整天聽課下來,連寫一元筆記的力氣都所剩無幾,永澄老師的直播課和群消息更是沒能去跟。 - ??幸好有機會硬跟:
昨天終于緩過來一些,實在不愿掉隊,起床就優先看了群信息,發現作業已經很人性化地調整為“6.12前先確定自己的小問題”。真是慶幸啊~ - ??先完成再優化:
中午去吃飯路上,補聽了直播課的錄音,又看了一點群里的交流,對“提出一個小問題”略微有點概念,琢磨了一下午,列了N個有點大的問題并嘗試縮小,最后晚上在群里提交了其中一個我覺得還算5-7天能解決的小問題。
也不知道是否合格,先完成再優化吧。做完這一輪,無論什么結果,都是我的體驗嘛,總好過顧慮“未經學習就交作業”而放棄嘗試。
我提交到群里的小問題:(也就是我本次要做什么改變,要創造什么新體驗、新經驗)
??醫生囑咐要多休息,但我最近任務很多,本來已排不過來。如何在未來5天內,每天多休息1小時?且能平衡照顧到這幾天里,“必須要做的事”和“想做的事”?
(“必須要做的事”比如去醫院、與媽媽商定機票,“想做的事”比如整理上周的學習筆記、看XX書)
學到一個新公式“UDH”:(也就是我提煉新經驗的方法)
??在《改變的本質》直播課里,永澄老師強調“想要改變,就要給自己創造新的經驗,替換掉舊的經驗?!辈⒂肬DH的公式,將體驗提煉成經驗,用一句話去表述。
- UDH,是指 U-use(用了什么工具、技巧、方法、思路、資源),D-do(做了哪些事),H-haveUSE(取得了哪些效果)。
- UDH記錄時,可以用這個模版:
- 圍繞我想要的目標,今天我想挑戰的是?
- 今天什么新體驗?
- 新體驗給我帶來了哪些好的結果?
- 對于上述好結果,我形成了哪些好的經驗?
- 如何讓這個新經驗在未來依然發揮作用?
我的改變記錄:
Day1(2019-06-12)
- 今日目標挑戰:
1小時的休息時間從哪里挪?嘗試直接“占用”吧,下午優先休息,其余時間再做別的。 - 新體驗+好的結果:
游泳45min(而且是懷孕后第一次運動)。下水后沉重了幾個月的身體突然像進入太空般輕松。嘗試慢慢讓身體發力,游動起來,一點不吃力,甚至感覺不到大肚子的存在了,水溫柔地像按摩。沒幾分鐘,疼痛了幾個月的恥骨聯合處也不疼了,就像在很短時間內身體舒適度和控制力好了無數倍,實在太舒服了。 - 好的經驗:
5月中泳池就開放了,一直惦記著但沒去游,累啊、忙啊、下大雨啊各種狀況。今天游泳嘗到了這么大的甜頭,接下來的日子要刻意留出時間來多去幾次了。 - 該經驗如何在未來復用:
?以后盡量先去體驗一下,體驗帶來的動力遠遠大于“知道”和“想象”。
??尤其是對于有些“未開始就拖延的事情”,因為沒有體驗過,于是降低了優先級或者莫名先頭大去了。
Day2(2019-06-13)
今日目標挑戰:
1小時的休息時間從哪里挪?嘗試從“Someday Maybe”清單中,拿出“想做+不緊急”的事情,挑其中相對重要也目前有興趣做的來做,也算是一種休息了。新體驗+好的結果:
好的經驗:
該經驗如何在未來復用:
Day3(2019-06-14)
今日目標挑戰:
1小時的休息時間從哪里挪?嘗試將自己想做但不那么緊急的事情新體驗+好的結果:
好的經驗:
該經驗如何在未來復用:
感受和總結:
雖然【知道】懷孕期間游泳如何如何好,但【親身體驗】后才真實地體會到。讓我想起永澄老師在《改變的本質》中強調的“信念要建立在體驗之上”,否則很難帶來改變。